“現在你去做體檢時,如果做個腸鏡、胃鏡檢查,是不納入醫保支付的,但實際上,體檢早篩對于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預防、早診、早治非常重要”,在今年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南方醫院消化病專家劉思德建議,將健康體檢中的胃腸鏡檢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劉思德是南方醫院消化病專家,他接診的胃癌、腸癌患者中,有80%至85%已進入晚期,他感受到,提高消化道惡性腫瘤的早診率,讓更多腫瘤病人在疾病早期就被發現、治療,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內容圖片
在我國,醫保支付是促進居民積極檢查、治療的一種辦法,在臨床中,當病人不適看診時,醫生根據相關指征開出腸胃鏡檢查后,醫保可以支付檢查費用,但在健康體檢中進行的腸胃鏡檢查,醫保目前并不覆蓋。
“目前,能在早期發現的胃腸癌,有大約三分之二來自體檢中發現的異常”,劉思德認為,醫保支付能夠提高風險人群進行胃腸鏡檢查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早診早治的目的。
他介紹,目前消化道腫瘤的危害非常嚴重,每年因胃腸、腸癌、食管癌導致的死亡人數接近60萬,“而且,很多是在40至60歲這種年富力強的年齡段”。
“40歲是胃腸道腫瘤風險爆發的臨界點,”他提醒,40歲以上人群都應關注自己的腸胃道健康,提前做好腫瘤防范措施,他也希望國家能進一步提升胃腸鏡檢查的醫保覆蓋度,用醫保基金支付的方式提升居民進行腸鏡、胃鏡檢查的主動性。
目前,《“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一個目標是,到2030年我國惡性腫瘤的整體5年生存率要提升15%,劉思德認為,這個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能否在早期階段發現惡性腫瘤,而早診篩查是降低惡性腫瘤危害的最重要手段。
采寫:南都記者 李文 通訊員 屈理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