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 周嵐
民以居為安。住房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備受社會關切。“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今年全國兩會,“好房子”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周嵐指出,這不僅是推動房地產市場新模式構建的重要動力,也是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關鍵舉措。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關注住房適老化問題。老年人希望在家中獨立、有尊嚴地生活,年輕人則希望父母能在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中安享晚年。“目前,大多數住宅尚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的需求,適老化‘好房子’的供應明顯不足,許多家庭雖有現實需要,但難以找到合適的匹配住房。”周嵐建議,積極推動建設適老化“好房子”,完善住宅適老化標準規范,將住房適老化作為衡量“好房子”的關鍵內容。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住房適老化建設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于2023年6月頒布;住房城鄉建設部也先后出臺了多部適老化的建筑標準和規范,包括《無障礙設計規范》《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等。雖然法規制度日益完善,但總體來看,針對適老化的建設標準分布較零散,未形成系統、統一、清晰的技術體系。“特別是針對社會需求面廣量大的住宅建設,適老化設計要求不夠全面系統,還有不少條款為‘推薦性’內容,強制性不夠。”周嵐說,“建議將住房適老化作為衡量‘好房子’的關鍵內容,系統推動設計優化、建設實施和管理運營,同時汲取老齡化社會先發國家的應對經驗和教訓,不斷健全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適老化建筑體系。”
“應該將相關標準內關鍵的適老內容明確為‘強制性要求’。”周嵐建議通過修訂《住宅設計規范》或專門制定《適老化住宅設計規范》,系統響應老齡化社會需求。除室內外無障礙環境的無縫銜接外,還應該補充完善對建筑和環境的易識別性、社區養老設施、適老交往空間等相關要求,考慮技術變革帶來的變化,積極推廣簡單易用的智能技術和產品在住宅上的綜合運用。
“可以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讓開發商根據不同人群的多元適老化需求,提供不同標準和等級的適老化住房產品,供消費者選擇。”周嵐舉例說,有的國家將適老化住宅分5個等級,其中第Ⅰ級是普通住宅的基本標準,面向生活自理的健康老人;Ⅱ–1、Ⅱ–2、Ⅲ、Ⅳ級分別對應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的老年人。隨著等級的提高,適老化產品和技術應用以及老年人使用的便利性逐步提升。
聯動住房政策也可以成為推動住房適老化建設的有效動力。“系統謀劃‘一老一小’聯動住房政策,支持建設‘老少共居’多代親情住宅,在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同時,可以弘揚中華孝親文化。”周嵐認為,可以借鑒新加坡多代共居住宅的戶型設計,一部分設計為相對獨立的空間,滿足老人、子女和小輩不完全相同的生活習慣;另一部分設計為公共空間,便于老少共享、代際交流。
周嵐同時指出,應該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推動建設讓人“可安享一生的好房子”,以建筑通用設計思路提高住宅的“可改造適變性”和“易改造靈活性”,使之能夠適應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各種需求,滿足人在家宅安老、“擇一宅終老”的愿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