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兩個比較亮眼的數字,一個,是南向通大幅凈買入港股296億,創港股通開通10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另一個,是國壽保險資管通過媒體出來發聲,表示去年和新華成立的500億大基金,在3月初正式“滿倉”了,而這個模式的合計批復規模已經超過了1600億。 先聊第一個。 日間的時候,恒生指數最深的時候跌了2.5%左右,而恒科最深跌了3.5%左右,再看南向通創歷史記錄地買買買,很容易讓人得出一個結論——今天是外資不停地甩賣,南向不停買入,做接盤俠。
港股下跌的最大原因,當然還是因為之前漲太多了,到了調整一下的時候了。 而港股通標的今天的定期調整,則進一步擾亂了市場的節奏,加大了波動。 大概解釋一下。 港股通標的,也就是大家能夠通過港股通,向南買入的港股股票池,會根據恒生綜合指數的調倉而調整,恒生綜合指數每季度調整一次,調整結果在季末后的8周內公布并生效。 那么,這輪剛好是恒生綜合指數針對12月末的數據,進行調倉,然后3月10日,也就是今天,港股通的標的相應做調整。 這回,一共調入27只,調出28只——調入的這些股票,今天開始就可以買入了,而調出的這些票,理論上應該盡快賣出,因為過一段時間,就沒法通過港股通買賣了。 我舉兩個例子。調入的票里,有一只叫毛戈平的美妝股,今天漲了7.9%,成交額是13億多,而上周五,成交只有1.3億,南向的加入使得交易量翻了10倍;調出的票里,有大家熟悉的奈雪的茶,今天暴跌20%,成交1億出頭,上周五成交是3億多,這說明調出的票,接盤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跌的更多。
這里的邏輯在于,恒生綜合指數的調倉,要看市值大小,連續12個月低于40億港幣,自動踢出,所以奈雪的茶被踢,屬于意料之中,大家在前幾個交易日,已經開始賣了;
而想買毛戈平的人,只能今天買入,一來一去,這就導致在一次調倉的過程中,南向買入新調入的股票的資金,要大于賣出調出股票的資金,這就形成了資金整體的凈買入,但又由于調出的票跌得更多,對市場整體是負向影響。
另外,要注意到的一點是。
港股是可以T+0的,如果我今天想買毛戈平的票,那么理論上要么用賬戶上的閑置資金,要么也可以賣出一只股票,雖然資金是T+2結算的,但當天就可以買入毛戈平。
所以,這里就有一種可能,對于想買毛戈平,但賬上上沒有多余錢的,他可能就會賣出持倉中的,流動性好的大盤股,然后買入這些小盤股,進一步增加指數權重股的拋壓。
最后,我們發現,下圖,看今天凈買入的300億資金,下午是存在一波沖鋒的,整個上午凈買入在100億出頭,而在中午指數跌到低位后,加速凈買入了接近200億,也是有史以來買入量最大的半個交易日。
所以,總結一下:
1、港股之前漲多了,本來就有回調的“需要”;
2、因為今天港股通標的調整,調入標的被大幅買入,而調出的標的被集中甩賣,南向資金凈流入港股,但調倉對指數和市場的價格,是負向貢獻;
3、由于港股的T+0機制,買入新調入港股通個股的投資者,可能需要當日賣出港股的大盤權重股獲得流動性,這也加重了大盤指數的拋壓,加大了市場的混亂;
4、上午調倉導致的波動,導致指數下跌,而發現指數跌出機會的其他資金,加大了抄底的力度,下午大幅買入200億,創歷史新高。
大概給大家科普一下,說得也不一定是全貌,大家就當故事聽吧。
多聊幾句市場的熱點哈,險資的1600億子彈、債市有了正carry,以及跟投的建議。
1、A股,煤炭領漲,險資子彈合計到了1600億。
今天A股縮量下跌,成交量到了1.5萬億,縮量3000億,而且一定程度上有點高低切的跡象——紅利相對領漲,特別是年內表現最差的煤炭,已經三連陽了,連續兩天表現領跑大盤——煤炭的基本面來看,產地煤價周末全線上漲,有煤礦一上午兩次漲價,煤礦報復性調價,塊煤價格最狠的一次性漲40元/噸,煤價一夜從ICU進入KTV。
對于紅利來說,今天有個很重要的消息。
國壽資管借媒體發聲,表示去年和新華合作的500億大基金,鴻鵠一期,“全部投資入市”,相當于滿倉了。
對于這個事,大家要知道幾個點。
第一,除了國壽和新華的這500億以外,今年年初監管批了520億,上周監管又批了600億,加起來,三筆資金合計就是1600億了;
第二,買入的方向,是很明確的——高股息方向,具體的邏輯在這里,《》,不展開解釋了;
第三,要注意的是,這個模式將是可持續的,因為郎有情,妾有意——
(1)從監管的角度,希望險資加大入市力度;
(2)從保險的角度,通過該模式投資,不僅和表內的OCI賬戶一樣,實現“用攤余成本法買股票”的模式,股價波動不計入利潤表,只需要考慮股票的分紅,對保險的業績穩定非常友好,而且監管還給與償付能力打7折、豁免權益類資產占比的政策優惠。啥意思呢,就是假設監管指標固定的情況下,如果在表內能投100億股票的話,那么通過表外的這個大基金投資,可以投140億的股票(140*0.7=98億,小于100億)。
第四,同步要注意到,2月以來,寬基ETF凈賣出超過1000億——對于保險資金而言,不管是通過大基金買個股、還是用OCI賬戶買個股,性價比都超過投資ETF,這是近期寬基ETF持續凈流出的原因之一。
要注意到是,險資的這塊動作,和最開始提到的港股通凈流入是同步的。
綜上,我們堅持此前的判斷,從港股的資金流向看,繼續相對看好港股的大科技板塊;從險資的資金流向看,繼續中長期看好紅利板塊。
堅持科技+紅利的啞鈴型結構。
2、債券,長債跌到理性位置了。
今天下午,債市繼續上行,10年國債摸到了1.8%,30年國債摸到了2%。
一方面,可以看到,股債相關性非常高,日內股指和10年國債的走勢幾乎是完全同步的,下圖;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資金利率在1.8%,大行存單收益率在2%,保險預定利率在2%,這導致10年國債和30年國債,從票息角度而言,已經實現了正carry——和機構負債端的倒掛結束了。
也就是說,債市目前的收益率,更加合理了,過于慌張,沒有必要。
至于,下步債券的點位判斷,我們的星球嘉賓@X.H在星球里做出了解釋,有興趣的,去星球看吧,不太方便公開出來了。
3、跟投建議。
表韭量化,A股結構性依然高溫,等待高低切的機會。
表韭純純的債、表韭全球,本周繼續觀察,等待比較好的介入時點。
就聊這么多。
求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