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韓國票房前十的熱門電影中,有6部通過了性別平等測試“貝克德爾測試”(Bechdel Test)。與此同時,女性導演的活躍表現尤為突出,韓國電影市場的工作環境也較過去有所改善,長期存在的性別失衡現象出現了積極變化。
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對2024年上映的182部韓國電影進行的分析中,其中女性核心創作人員的比例如下:導演48人(24.0%)、制片人90人(25.6%)、監制85人(35.0%)、主演91人(48.1%)、編劇75人(34.7%)、攝影導演20人(8.9%)。與前一年相比,所有職業類別的女性從業者比例均有所上升,除導演外的所有職位中女性從業者的參與頻率也有所增加。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表示:“在對制作成本超過30億韓元的37部商業電影進行分析后,導演、制片人、編劇等職位的女性比例和參與頻率也呈上升趨勢。”
《市民德熙》導演樸永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制作成本超過30億韓元的商業電影中,有5部作品由女性導演執導,這一現象被認為是非常積極的信號。除了動畫電影《柔美的細胞小將》外,金涵潔導演的《飛行員》(票房排名第4)、樸永珠導演的《市民德熙》(第10)、金世輝導演的《她死了》(第13)、李彥禧導演的《大都市的愛情法》(第17)均進入韓國電影票房排名前30,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評價稱:“女性導演執導的中等成本韓國商業電影在2024年創造了新的成功案例,這顯示出女性創作者在商業電影領域的影響力正在擴大。”
2024年,在性別意識和多樣性視角下,電影角色的表現形式也有所進步。2024年票房前30的電影中,有16部通過了貝克德爾測試,占調查對象27部電影的59.3%。這是自2017年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開始發布性別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比例,表明在韓國商業電影中,女性主演和配角的數量有所增加。然而,在衡量女性角色復雜性的刻板印象測試(Stereotype Test)中,調查對象中有44.4%的電影仍然塑造了刻板化的女性角色。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指出,盡管女性角色的數量有所增加,但其刻畫仍存在單一化的傾向。
另一方面,在在線視頻平臺(OTT)原創電影中,女性從業者的參與度整體下降,與院線電影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本次調查分析的6部OTT原創電影中,僅有金熙振導演的《路基完》由女性導演執導,而沒有任何一部電影的主演由女性擔任。貝克德爾測試的通過率為50%(6部電影中有3部通過),相比2022-2023年平均84.6%的通過率,出現了明顯下降。2024年OTT原創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塑造相較前一年顯得更加扁平化。
《路基完》導演金熙振
盡管2024年韓國院線電影在性別平衡方面呈現出一定的改善趨勢,但仍然存在諸多限制。從核心創作人員的各職業類別(導演、制片人、監制、主演、編劇、攝影導演)整體來看,在實際上映的電影中,除了主演外的所有職業類別,以及商業電影中的所有職業類別,女性參與比例均未能突破30%。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特別指出:“在攝影導演職業類別中,商業電影和OTT原創電影已連續3年未出現女性攝影導演,顯示出這一職位的女性從業者幾乎處于缺失狀態。為改善行業內的性別失衡問題、推動多樣性發展,仍需要持續努力。”
消息來源: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