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格斯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的研究證實,母親孕前、孕期及兒童早期接觸綠色空間與神經發育障礙風險降低顯著相關。這項覆蓋180萬母嬰對的大型研究發現,綠色空間暴露可降低兒童自閉癥、多動癥和學習困難風險,尤其對城市和少數族裔兒童保護作用最強。
"我們的研究表明,增加城市環境中的綠色空間通道可能支持兒童早期神經發育,幫助減少神經發育延遲的負擔,"羅格斯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資深作者斯特凡尼亞指出。此前,社會經濟弱勢群體的綠色空間暴露對神經發育的影響研究不足,這項研究填補了這一空白。
研究團隊分析了2001至2014年醫療補助數據分析提取中的人口統計學和神經發育診斷數據,通過衛星成像測量母親居住ZIP code附近的植被水平,評估孕前、孕期和兒童早期三個關鍵窗口期的綠色空間暴露。結果發現,較高水平的綠色空間暴露與兒童神經發育障礙風險降低相關,且這種關聯在調整個體和區域混雜因素后仍然存在,多項敏感性分析證實結果穩健。
"我們觀察到住宅綠色空間與多個神經發育結果之間的保護關聯存在于不同暴露窗口——孕前、產前和幼兒期,表明涉及不同的潛在生物學機制,"。具體而言,產前暴露與自閉癥譜系障礙風險降低相關,孕前暴露與智力障礙呈負相關,兒童早期暴露對學習困難有保護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保護關聯在城市兒童和黑人、西班牙裔兒童中最為顯著。"城市地區兒童的關聯更明顯,表明在綠色空間有限的地方,其潛在益處可能更大,"補充道。這一發現對減少神經發育結果的健康差距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少數族裔和城市兒童往往面臨更高的神經發育障礙風險。
研究結果為公共衛生政策提供了明確方向:應優先在弱勢地區擴大綠色空間通道。"增加綠色空間通道可能是一種潛在的可改變環境策略,以降低兒童神經發育障礙風險,特別是在脆弱的低收入人群中,這也表明,增強住宅綠化的城市規劃策略可能對兒童產生長期發育益處。"
目前,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探索綠色空間影響神經發育的生物學和環境機制,包括空氣質量改善、壓力減輕和體育活動增加等途徑。他們還將研究不同類型綠色空間(如公園、步行道和休閑場)對神經發育的差異化影響。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這項研究提醒城市規劃者,綠色空間不僅是美化環境的奢侈品,更是保障兒童大腦健康的必要基礎設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