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最后一天,泡椒雪梨曾統計過個人全年郵票使用量,共消耗郵票698枚,面值1862.6元。
很多人認為郵票退出歷史舞臺是因為信件業務的消失,其實郵票除了寄信時可以使用外,普通包裹也支持貼用。
用郵票寄包裹的好處共有兩個:一是便宜,新發行的郵票大多處于面值打折狀態,按照第三方網購平臺的售價,實付郵費可以不到面值的一半,也就是說如果需要8元郵費,通過打折郵票就可以將郵費降到4元。二是可以幫助集郵者消耗手里賠錢的郵票,尤其是常年按照面值預訂的集郵者,如果不想賠錢賣出,那么使用郵票寄包裹是最好的“變現”方式。
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說,五折郵費就是最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寄往外國的信件和包裹,用打折郵票能夠節省很多開支。
不過隨著我個人快遞量的增加,泡椒雪梨也發現一些私營快遞在不同平臺上放出的各類優惠政策,層層疊加之下竟讓郵票僅剩的優勢也在逐漸消失。
以最常見的某鳥為例,標準寄上門取件的價格為8元起,如果使用各類平臺贈送的優惠券,上門取件的價格直接可以降到2元以下,外加支付時的抵扣,實際郵費將遠低于五折郵票。
雖然優惠券不是天天都給,但普通家庭也不是天天都寄包裹,按照優惠券贈送的周期計算,每月三張4元的優惠券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足夠了。
尤其在一些服務類平臺,更是充滿了2元就能上門取件還能寄送全國的代寄服務,如此對比之下郵票的優勢確實黯淡了許多。
除了折扣這一個優勢外,郵票在使用中還有不少劣勢。
首先與絕大多數可以上門取件的快遞業務不同,想要使用郵票寄包裹,必須將物品連同打包紙箱一起帶到郵政的綜合柜臺,對于距離郵局較遠的顧客來說,路費是筆不容忽視的開支。
其次,郵政寄往國內各地區的首重郵費為5元、6元、7元這樣的整數,而如今大部分郵票的面值為1.2元,所以想要恰到好處符合郵資,不但要有能在家里稱重的設備,還要提前搭配好多種郵票面值。
三是郵票需要粘貼使用,幾枚郵票涂些膠水再蓋郵戳算不上什么問題,但對于幾十甚至上百枚郵票來說,這樣費時費力的工程遠沒有直接掃碼支付來的方便。
而最大的優勢,郵費折扣,也在私營快遞的圍追堵截下逐漸失去光彩,如果郵票不打折,對于沒有郵票情懷的消費者來說,還能有什么競爭力?
先將錢換成郵票,再將郵票貼在包裹上拿去郵局,可能包括郵政在內,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郵票被發明的目的是方便用戶使用的郵資憑證,方便沒了,價格優勢也沒了,郵票還有什么可以吸引普通消費者使用,這可是郵票使用中僅剩的一條出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