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以嶺藥業董事長吳相君就中醫藥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提出了重要建議。他指出,中醫藥數字化、智能化不僅是實現中醫藥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的關鍵舉措。
全國人大代表、以嶺藥業董事長吳相君
吳相君表示,國家對中醫藥與數智技術的融合給予了高度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其發展。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正逐步融入中醫藥各領域各環節。舌象儀、脈象儀等數字化輔助診斷設備得到了推廣應用,智能中藥房、區域智慧共享中藥房不斷涌現,中醫藥信息化質量追溯體系也日益完善。這些進展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
盡管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中醫藥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仍面臨一些問題。吳相君指出,中醫藥數據平臺尚需進一步完善,不同區域、領域、機構在數據格式、采集規范、術語表達等方面存在差異,需要推進中醫藥多源數據融合和標準規范制定。同時,數智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應用尚待深化,部分基層醫療機構智能診療設備配備率較低,數據采集困難,診療效率不高。在產業化方面,數智技術與中藥研發流程尚未深度適配,全鏈條數智化平臺建設相對薄弱。此外,中醫藥數智化人才隊伍建設也亟待加強,對復合型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
針對上述問題,吳相君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首先,要進一步加強中醫藥數據平臺建設,建立健全中醫藥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流通、使用的標準和規范,對中醫藥全產業鏈的數據進行整合,建立和完善國家級和區域中醫藥數據平臺。
其次,要推動數智技術與中醫藥服務深度融合,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和整合古籍文獻、古代經典名方和名老中醫經驗方劑,加快建設智能化中藥房、區域智慧共享中藥房,提升新藥研發效率,推動中藥材種植全生命周期數據的互聯互通,加快數字工廠、數字車間建設應用。
最后,要培育壯大中醫藥數智化人才隊伍,在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開設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類專業,加強在職中醫藥從業人員繼續教育,鼓勵中醫醫療機構和中醫藥企業引進數智化人才。
吳相君的建議為推動中醫藥數字化、智能化進程指明了方向,也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隨著數智技術與中醫藥的深度融合,相信中醫藥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