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氣溫突破42℃!
堪比吐魯番?
今年以來我國北方地區
最強高溫天氣過程正持續影響山東,
全省大部地區氣溫飆升,
網友戲稱山東開啟
“蒸煮模式”連軸轉。
7月5日,記者從山東省氣象臺了解到,3日至5日我省內陸大部地區出現37—39℃的高溫天氣,5日最高氣溫達42.4℃,出現在臨沂劉店子氣象監測站。
- 山東省氣象臺于
- 7月6日06時00分繼續發布
- 高溫橙色預警
-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3—5日我省內陸大部地區出現37~39℃的高溫天氣,預計6—8日我省內陸大部地區將持續出現37℃以上高溫天氣。其中,6日最高氣溫:魯中、魯南和半島內陸地區37~39℃,局部可達40℃以上,沿海地區30~32℃,其他地區33~36℃。
為什么這么熱?
這種熱正常么?
還要熱多久?
哪些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防范?
記者采訪山東省氣象臺相關專家。
“本輪高溫天氣對我省的影響自3日開始,3日、4日內陸大部地區都出現37℃以上高溫,5日高溫范圍已經擴展到半島部分地區,除威海外,其他市均出現了37℃以上高溫。”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侯淑梅認為,本次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范圍廣、體感悶熱,是比較少見的。
為什么這么熱?
侯淑梅介紹,此次高溫天氣主要是受副熱帶高壓北抬影響,目前整個副熱帶高壓控制著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進而引導著夏季風北推,將季風攜帶的水汽和熱量輸送到北方地區。
對山東來說,每年夏天,在雨季到來之前主要以干熱為準,雨季到來之后尤其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則以濕熱為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桑拿天”。“但與往年相比,今年副熱帶高壓的北抬偏北偏強,導致7月初就出現了這種持續的‘桑拿天’。”侯淑梅說。
本輪高溫天氣還將持續多久?
侯淑梅認為,從目前天氣條件分析來看,預計8日之前我省將一直持續高溫悶熱狀態,尤其內陸地區將持續37℃以上,局部可達40℃以上。
山東8地進入全國最熱榜前10名
詳細預報來看,5日夜間到6日白天,魯西北、魯中和半島地區天氣多云間陰局部有雷雨或陣雨,其他地區天氣晴轉多云。最低氣溫:淄博、濰坊和青島29℃左右,其他地區27℃左右。最高氣溫:魯中、魯南和半島內陸地區37—39℃,局部可達40℃以上,沿海地區30—32℃,其他地區33—36℃。
6日夜間到7日白天,魯西北、魯中和魯南地區天氣多云轉陰有雷雨或陣雨,其他地區天氣晴間多云。最低氣溫:菏澤、濟寧和棗莊29℃左右,魯西北和半島地區25℃左右,其他地區27℃左右。最高氣溫:濱州、東營、魯中和魯南地區37—39℃,局部可達40℃以上,南部沿海地區29—32℃,其他地區33—36℃。
7日夜間到8日白天,魯西北地區天氣多云間陰局部有雷雨或陣雨,魯南地區天氣多云,其他地區天氣晴間多云。最低氣溫:煙臺和威海24℃左右,其他地區27℃左右。最高氣溫:菏澤、濟寧、濱州、東營和魯中地區37—39℃,局部可達40℃以上,南部沿海地區27—31℃,其他地區32—35℃。
7月5日, 省防減救災辦、 省安委辦下發通知! 做好持續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
為切實做好本輪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全力確保防災減災和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山東省防減救災委辦公室、省政府安委會辦公室7月5日發布關于做好持續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高度重視持續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
本輪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涉及領域多,對生產生活秩序影響大,特別是持續高溫容易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各級、各部門要清醒認識高溫天氣造成的風險危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本輪持續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各項工作。
要做到工作到位、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守住守牢高質量發展安全底線,堅決避免高溫天氣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通知要求切實做好監測預警和防暑宣傳。各級氣象部門要跟蹤關注本輪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加密預報預警頻次,及時更新天氣預報和提示信息,提前發布預警信號,為科學開展防范工作提供支撐。
各級應急、自然資源、住建、交通、水利、農業農村、文旅、衛生健康、能源、電力等部門要密切關注氣象預報預警信息,進一步強化分析研判和協同聯動,結合高溫天氣特點,找準抓實本行業領域風險隱患,細化實化防范措施,提高防范應對工作的針對性,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等方式,及時發布高溫天氣預警信息和防暑降溫宣傳知識,引導公眾妥善安排出行活動、備齊用好解暑藥品、做好個人安全防護。
通知要求突出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防控。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清高溫天氣對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戶外作業、高處作業和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行業領域的影響,把防范高溫天氣引發的生產安全事故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強化日常安全監管,督促各生產經營單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防高溫措施,嚴防火災、爆炸、泄露、中毒等各類事故發生,確保生產經營安全。
危化品領域要督促企業做好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的防高溫、防雷電、防靜電、防汛等安全措施,妥善保存遇高溫、潮濕、雷電等易發生事故或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加強儲罐、倉庫、壓力管道等重點部位安全檢查。
道路交通領域要強化運輸車輛狀況檢查,加大重點車輛特別是“兩客一危”和城市公交車輛的檢查力度,嚴格落實車輛自燃防范措施和高溫時段運輸危險化學品相關規定。
消防領域要緊盯大型商業綜合體、醫院、養老機構、托幼和培訓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高層建筑、石油化工、物流倉儲、“九小場所”、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易燃易爆場所等重點場所,深入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及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整治火災隱患。
建筑施工領域要督促企業合理調整作業時間,避開高溫時段施工,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時,要停止露天室外作業。
教育領域要加強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堅決避免溺水亡人事件。
文化旅游領域要指導督促A級景區、旅行社強化安全管控,完善物資配備,優化服務設施與環境,加強客流疏導,強化安全提示提醒。
高溫天氣,有毒有害氣體容易聚集,要認真組織實施進一步強化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整治嚴防中毒窒息事故專項行動,嚴格落實“先通風、后檢測、再作業”等安全技術規程或作業要求。特種設備、電力、燃氣、工貿、民政、農業農村、民爆等其他行業領域要結合實際,嚴格執行高溫條件下安全生產各項規定,落實落細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通知要求強化值班值守和應急處置。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隨時關注高溫天氣變化情況,密切跟蹤災害過程,加強調度抽查,及時了解掌握相關情況,快速、準確、規范報送天氣、工作和災情信息,堅決杜絕漏報、遲報和瞞報。
各級各類應急救援隊伍要全面進入應急狀態,針對高溫天氣下可能發生的災害事故靠前部署,充分做好隊伍調撥、物資調運、裝備啟用等各項應急準備,確保一旦發生災情險情,第一時間到場、第一時間處置,切實做到反應靈敏、行動迅速、處置有力。
高溫天氣下該注意什么?
專家提醒,高溫高濕天氣會使得人體散熱能力減弱,導致體溫調節失效,增加中暑和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發作風險。
老人、兒童、慢性病患者及戶外工作者等高風險人群,需要及時補水,避暑降溫。
高溫期間,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不要在烈日下運動,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多汗、心悸、皮膚灼熱等不適癥狀,及時使用解暑藥品,嚴重時立即就醫。
來源:大眾新聞客戶端、山東應急管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