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已入初夏的重慶已然有些悶熱。在二郎農村一間不到10平米的簡陋出租屋里,瑜欣平瑞創始人胡云平在國企破產下崗后,借了3500元起步資金,自謀生路一個人在研發制作熱水器點火器高壓線圈。彼時,這間小作坊的“天花板”不過是為本地熱水器提供基礎配件。
誰曾想,20多年后,這家名為“瑜欣平瑞”的企業,不僅以全球通機點火器銷量第一、最高年產量突破1000萬只,變流器市場占有率第三的“隱形冠軍”身份登陸深交所,并于2019年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更計劃在非道路用新能源、汽車電子等領域持續發力深耕。其市值在上市首日突破40億元的背后,是民營企業“以技領先”的奮斗史,也是重慶高新區“筑巢引鳳”的生動注腳。
“一個點火器”撬動全球市場
1995年的那個夏天,胡云平幾乎流下了最多的一次汗水,不過這汗水沒白流——對技術極致追求的他,從一個高壓線圈起家,相繼進入摩托車行業,后轉入通機行業。
▲瑜欣平瑞。受訪單位 供圖
2003年,瑜欣平瑞還是一家注冊資金只有300萬元的小微企業,瞄準的是通機行業的細分領域——點火器。彼時,國內通機市場被外資品牌壟斷——技術門檻相當高。胡云平堅持成立之初就許下的“以技領先”和“專精特新”,走上自主研發之路,誓用研發打破壟斷。
2003年底,經過技術積淀,瑜欣平瑞終于突破低成本高壓放電技術,研發出新一代點火器。新產品采用自主專利技術的復合三極管電路技術方案,打破當時國外對關重元件達林頓管技術壁壘限制,成功縮小了產品體積。在成本降低70%的同時,性能卻優于進口產品。
胡云平說,這一技術突破讓瑜欣平瑞迅速打入本田、雅馬哈等國際巨頭的供應鏈,成功替代進口產品并迅速打開高端通機市場。
隨后,經過多年技術持續迭代更新與產品的推陳出新,瑜欣平瑞點火器以其優異的性能表現,穩居全球通機點火器市場銷量之首,最高年產量突破1000萬只。
技術創新可以說是瑜欣平瑞贏得市場的重要“法寶”,讓一個生產點火線圈的小作坊成功突圍。
此后,更是一騎絕塵。
▲瑜欣平瑞生產設備。吳富強 攝
瑜欣平瑞以研發為突破,生產高品質產品贏得高端客戶,避免低水平價格競爭——2010年,預見數碼發電機將取代傳統發電機,于是投入巨資研發逆變器和磁電機技術。前瞻性的技術布局,讓其在2016年市場爆發時,迅速搶占了先機。逆變器和磁電機的銷售收入占比從2016年的10%迅速提升到近30%,成為公司重要的增長點。同時通過提供高品質的數碼發電機電裝品,助推了國內通機產業的轉型升級。
此時的瑜欣平瑞并沒有滿足于國內市場的成功,而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2019年,在越南設立工廠,提升了全球供應能力;同年,成立美國技術支持中心,以增強全球客戶服務能力。“這些全球化布局,不僅讓企業更好地服務國際客戶,也增強了我們應對貿易壁壘的抗風險能力。” 瑜欣平瑞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樊地回憶道。
企業在前面跑,政府在后面撐
重慶高新區的政策支持為這一逆襲按下“加速鍵”。
在瑜欣平瑞被工信部選定為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際,千里馬遇到了伯樂。重慶高新區針對轄區發展潛力巨大的企業開展摸底,作為“引苗、選苗、育苗”基礎土壤——瑜欣平瑞自然上了“名單”。
“重慶高新區財政局、政務服務和社會事務中心等相關部門組建專人專班,為我們‘一對一’服務,通過整合轄區人力資源信息、牽線多家機構輸送員工,成功解決近200個崗位空缺,確保了公司大量訂單如期交付;及時幫助公司申報上市公司財政補貼,為創新發展提供充裕資金。”樊地表示,上市關鍵期,企業遇到了公共交通不便、招工難、產業鏈上下游不暢等普遍問題。
為此,重慶高新區組織成立上市工作推進組,以管委會主要領導任組長,各職能部門均列入成員單位,充分發揮“鏈長制”優勢,深入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建立問題臺賬,點對點協助企業與有關部門溝通,開展上市培訓、服務和指導,全力解決難點痛點。
企業發展的意愿和重慶高新區優渥的環境如同“干柴遇到烈火”——企業自身不懈努力的同時,高新區主動靠前服務,最終水到渠成。
▲瑜欣平瑞生產車間。吳富強 攝
產品的持續創新來源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從數據上看,近三年瑜欣平瑞研發投入年均增長超過25%,除了市場需要,這跟重慶高新區的鼎力支持不無關系,也是重慶高新區“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縮影。
“在各方支持下,目前,我們持續加大在多功能點火器項目、大功率磁電機、變流器等研發項目的研發投入。其中集成點火系統的逆變系統項目能有效降低能耗,并提供更高精度的點火角度控制和完善的保護功能。”樊地說。
目前,瑜欣平瑞自主生產的產品型號已達3000多種,在核心產品上持續保持領先的市場地位——通機點火器在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數碼變頻發電機變流器在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三。
▲瑜欣平瑞生產車間。吳富強 攝
“上市后的這幾年,高新區的支持熱度不減,是我們持續研發的動力之一,而且有了資本市場的助力,讓我們有更多資源去推動技術研發和市場擴張。”樊地透露,目前,公司繼續走在“以技領先”大道上,已成立重慶、寧波兩個研發中心,通機配件研發室、混合動力研發室、數字電源研發室和新能源配件研發室等四個研究室,約120名研發人員,累計專利約160項,其中發明專利約25項。
據介紹,瑜欣平瑞將持續致力于非道路車輛的電驅動及電控產品的研發和制造,將其作為未來3-5年的主要業務增長點,實現公司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
雙向奔赴,是城市與企業的共生之道。瑜欣平瑞的成長軌跡,折射出重慶民營經濟“破繭成蝶”的共性路徑——以技術創新為內核,以政策賦能為基礎。正如重慶所秉持的“每一位民營企業家都是城市合伙人。” 從“小作坊”到“全球第一”,瑜欣平瑞的逆襲不僅是民營企業的奮斗范本,更是城市與產業共榮的鮮活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