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MARCH
唐式繡球
X
云南保山市博物館
SPRING
云南省保山市博物館位于保山中心城市文化中心(三館廣場)正中,館舍為仿本地出土古代銅鼓造型,通高19.6米,最大直徑56.6米。鼓壁飾以反映保山歷史文化的“九隆傳說”、“絲路雙虹”、“永昌象耕”、“強渡怒江”四幅大型浮雕,是保山市重要的標志性文化設施。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館內常設“古道明珠 璀璨保山”“抗戰中的保山”“暢游保山”“民族民俗”“高黎貢山人類與環境”5個固定陳列展覽,另有2個臨時展廳用于與全國各地博物館進行展覽交流。是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宣傳教育、田野考古、文物保護、歷史文化研究為一體的國有純公益性文博機構。
“獅子舞繡球,好運在后頭”
獅子雄偉威嚴,寓意祛厄辟邪,
繡球寓意吉祥喜慶、好運來臨!
《唐式繡球展》
《唐式繡球展》于2024年7月在唐山博物館驚艷亮相,憑借其獨特的非遺魅力與精湛的技藝展示,迅速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贏得廣泛好評與熱烈反響。隨著展覽的成功,這一非遺文化盛宴已從唐山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成為唐博一個館際交流新展。
2025年3月14日至5月14日,《唐式繡球展》在保山市博物館展出。繡球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還承載著國人自古至今對生活美好的向往與祈愿。唐式繡球傳承和弘揚了中國繡球文化和制作工藝,為非遺文化事業做出貢獻。
開展當天,保山市博物館邀請孫長余老師開展講座,現場傳授繡球文化與制作工藝,保山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工藝美術專業的師生踴躍參加。
非物質文化遺產
孫長余,河北省唐山市繡球制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在繡球制作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技藝,曾多次參加各種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她制作的繡球曾在2024年春晚各分會亮相。
《唐式繡球展》不僅展示精美繡球,更通過孫長余老師的現場講座與互動體驗,讓觀眾親手制作繡球,感受一針一線間的匠心與溫度,使繡球文化“活”起來。讓我們相約保山市博物館,見證唐式繡球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感受非遺技藝在交流展中的無限魅力!
圖文|交流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