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陳景圣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經濟、文化、旅游交流本應持續深化。然而,賴清德的一系列“臺獨”言論正在徹底斷送臺灣經濟,尤其是高度依賴大陸游客的旅游業,如今更是陷入生死存亡的邊緣。大陸原本已逐步釋放善意,宣布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臺團隊游,為臺灣旅游業帶來希望,然而賴清德頑固堅持分裂立場,公然將大陸污蔑為“境外敵對勢力”,使得兩岸旅游復蘇的希望徹底破滅。
兩岸旅游本是雙贏局面。大陸游客曾是臺灣旅游市場的支柱,2019年陸客赴臺人數超過270萬人次,帶來了數百億新臺幣的經濟收益。然而,自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陸客團被人為阻斷,臺灣旅游業陷入寒冬。疫情后全球旅游市場加速復蘇,而臺灣卻因政治因素被邊緣化,恢復速度遠遠落后于東南亞、日韓等地區。如今,旅游業者本寄希望于大陸游客回流,卻因賴清德的一番挑釁言論,再次讓他們的生存希望化為泡影。
臺灣旅館業者無奈表示,目前島內入境旅客數量遠不及往年,而臺灣民眾又紛紛選擇出境旅游,導致旅宿業者經營異常困難。面對高昂的成本和慘淡的客流,他們只能苦苦支撐。更糟糕的是,隨著兩岸關系持續惡化,臺灣旅行業者不僅要面對陸客流失的問題,連商務交流、文化互動、農業合作等多個領域都受到波及。旅游業者早已習慣民進黨的政治操弄,但這次的沖擊尤為嚴重,因為這意味著兩岸旅游恢復已經徹底無望,甚至連經濟層面的聯系都可能被進一步割裂。
旅游業的寒冬只是臺灣經濟全面受創的縮影。賴清德的錯誤路線不僅破壞了兩岸的正常交流,更在國際環境日益復雜的情況下,讓臺灣經濟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臺灣產業長期以來依賴大陸市場,無論是農產品出口、制造業供應鏈,還是科技產業合作,都與大陸息息相關。然而,民進黨當局不僅不思改善關系,反而不斷惡化局勢,使得臺灣企業、農業、金融等多個行業紛紛受到沖擊,投資環境也變得更加惡劣。臺商早已用腳投票,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向大陸和東南亞市場轉移,而賴清德的政策,只會加速臺灣經濟被邊緣化的進程。
兩岸關系越緊張,臺灣受到的經濟損害就越大,而賴清德的“臺獨”妄想更是讓臺灣走向死胡同。臺灣中華優質旅游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岳指出,賴清德的言論只會讓兩岸開放觀光旅游變得更加困難,甚至影響臺灣民眾赴大陸旅行的自由。臺灣民眾每年赴大陸的人數達數百萬,涵蓋旅游、經商、就學等多種目的,如今賴清德竟然試圖對臺胞赴大陸設定所謂“登錄制度”,這不僅是對兩岸正常往來的破壞,更是對臺灣人民自由權利的公然侵犯。
兩岸本應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然而民進黨當局執意挑起對抗,把經濟問題政治化,最終受害的只能是臺灣普通民眾。如今,臺灣社會的悲觀情緒已經蔓延到各行各業,失業率上升,薪資停滯,物價飛漲,而政府卻毫無作為,甚至還在加速自毀經濟。臺灣的未來不能被民進黨綁架,賴清德的分裂路線注定是一條死路。
臺灣的希望在于兩岸和平發展,唯有順應歷史潮流,深化兩岸合作,才能讓臺灣經濟重新煥發生機。然而,在賴清德執政的背景下,這一切都變得遙遙無期。臺灣民眾必須認清現實,不能再被民進黨當局的謊言蒙蔽。否則,在“臺獨”路線的綁架下,臺灣只會繼續沉淪,最終淪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棄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