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春茶早已不是簡單的“物”
它如同這片土地的指紋
每一片茶葉都鐫刻著山水的脈絡
其味道差異如各地風貌的縮影——
或溫婉如詩,或濃烈似火,或深邃若淵……
一起隨著茶香悠遠
在春日赴一場云南之約吧
來大理——品白族三道茶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供圖)
在彩云之南的大理,白族三道茶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閃耀著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給每一位到訪的游客帶來難忘的體驗。
“頭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苦茶湯色澄澈,初嘗之下,只覺苦澀在舌尖蔓延,寓意著吃苦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立業要先吃苦。第二道甜茶如洱海月碎成了糖霜,甜茶的出現,宛如一道溫暖的陽光穿透陰霾,寓意著苦盡甘來,終于迎來甜蜜的回報。第三道回味茶,讓人在復雜的口感中回味人生百味,有苦有甜,有辣有麻,就像人生的經歷一般豐富多彩。
三道茶的儀式,白族人民的熱情款待,都讓游客們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溫情和智慧的世界。
來臨滄——品滇紅茶、冰島茶
最美人間三月天,一杯清茶賦流年。
(圖源 今日臨滄)
春季,對于臨滄而言,真正的敘事核心當然是茶,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臨滄,爬茶山、聊茶事、喝好茶,在茶香里沉醉,日子也變得如詩如畫。
(圖源 今日臨滄)
到了臨滄,滇紅茶、冰島茶值得一品。這里的每一片芽葉,都記載著茶馬古道上的悠悠往事。
(圖源 今日臨滄)
茶旅融合也是近年來臨滄市休閑養生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通過茶山游定制服務,游客不僅能在“管家+領隊”的服務下,沉浸式體驗茶山,還能沖泡不同山頭的名茶,輕松品味各地茶香。
(圖源 今日臨滄)
來普洱——品景邁山古樹茶
普洱景邁山,茶的搖籃、云的故鄉,一個充滿自然魅力和生命力的地方,承載著旅人無限的遐想。
(鄧斌 攝)
千年古茶園宛如景邁山的靈魂,敘述著古老的故事。古茶、古村、落日晚霞,每一幀景致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鄧斌 攝)
景邁山的古茶樹是歷史的見證,它們屹立在山間,見證時光的流轉。這個春天,到普洱,品一杯景邁山茶,品味一段厚重的歷史和文化吧。
來西雙版納——品普洱茶
西雙版納茶區是云南普洱茶的核心產區,這里年平均溫度18℃~21℃,年平均濕度80%—82%,平均年降水量1200mm—1400mm。良好的地質環境和生長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
(李海美 攝)
西雙版納有許多名山,一山一味,這里的茶大多擁有獨特而直接的性格,恰如當地人民的熱烈好客。
(圖源 “西雙版納掌上文旅”微信號)
三月,捧一杯熱茶,游一座茶山,用舌尖回味茶的苦澀回甘,通過一個個故事,看遍西雙版納的茶山風景吧。
(羅桂云 攝)
來德宏——品德昂酸茶
在德宏州,不少游客第一次品嘗到當地的德昂酸茶,便被其獨有的酸香味道所吸引。
(王丹 攝)
當地的德昂族被譽為“古老的茶農”,好飲茶,也擅種茶、制茶。其中,德昂酸茶作為德昂族世代傳承的文化遺產,加工工藝獨特。
(王丹 攝)
近年來,隨著德宏州加強對民族茶文化的挖掘、傳承和保護,德昂酸茶從小眾茶飲逐步走出深山。
(王丹 攝)
不只這些名茶
下關沱茶、牟定化佛茶、高黎貢山烏龍……
在云南
每一盞茶湯里
都能品出地域的“呼吸”
邀你春天來云南
赴一場春茶之約
用舌尖與腳步丈量云嶺大地
文 李亞、董婧秋
未注明圖源的照片由李美溶 、周磊、董金香 提供
編輯 童文文
本期責編 張靈潔 華芳
審核 馬波 劉麗
運維 云報集團公司·文旅頭條新聞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電話:0871—63534744
郵箱:870715538@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