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真相》是被小看了的一部優秀TVB劇。
想當年2011年,TVB萬千星輝典禮,男主角劇集男配角劇集都入圍了個遍,卻偏偏沒有拿到的任何獎項,真是叫人扼腕嘆息。
所謂“真相”,在這部劇里,不止是單純分析表面證據后所作出的邏輯推斷,而是隱藏在邏輯推斷后那個原來的動機,每一個劇情都在認真的切題。
的確,這部劇很多案件都不是表面那么簡單,都有反轉,提醒我們看事情不要太表面,去查找更多資料,理性分析,才會離真相更近。
偵探推理劇不好做,尤其是TVB的戲。
TVB的時裝劇多是“警察律師蠱惑仔”,古裝片就是“官差大狀地痞”,這次也沒逃出模式化。
但水平總算是上乘,每個角色都個性鮮明,案件也都頗受爭議,真相誘人深思。
它以香港十大案件為藍本,節奏緊迫,庭辯激烈,整個一情節再現的法律紀錄片。
每個案件都折射出不同的人性沖突和社會現狀,深思“真相”到底是以法條為戒尺去衡量,還是應該換個角度,打破表面鏡像,或者換個方式尋找“真相”。
所以劇名是The other truth——另一個真相, 而非The truth。
劇名非常貼切,幾乎所有的case都是案中有案。
另外還因為我們都是長期的觀眾,對電視臺的演員們如數家珍,即使是二、三線的演員,對大家來說都是熟悉的面孔。
在推理劇的過程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些比較熟悉的面孔,就不難猜出誰是兇手,因為普通的臨時演員是不會給這么重的戲份去當兇手的。
《真相》避開了這些尷尬的場面,被告的身份一開始已經知道了,只是究竟有犯錯還是沒犯錯,是大家一起探究的問題。
看得出制作組有搜集了很多資料,至少編劇們也做足了功課。
小至偷竊、賠償、上訴、嫖ji,到刑事謀殺、商業賄賂、強jian、洗黑錢等,其中關于陪審團的遴選、討論和投票過程的細訴,相信對大多數觀眾來說是相當新鮮的事。
我們看這類以專業為主題的電視劇,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對職業的剖白,帶出與事實相近的故事,以及一些一般大眾比較少留意或認識的東西。
前有《怒火街頭》,《真相》在收視上毫不遜色。
《怒火街頭》和《真相》走的其實不是一個路線,它們的側重點不同,只不過兩部戲的主角都披著律師的黑色袈裟,時間挨的又緊,才被人一再放在一起比較。
前者的羅力亞為了贖罪而幫助弱小,而后者的劉思杰是發現案件背后的真相。
而個人認為《真相》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劇中的故事都是緊扣律政為中心展開,弱化了人物之間的你情我愛,真實還原了英美法系的陪審團制度,節奏緊湊無拖沓。
王心慰的輸出一直非常穩定,她的劇本大都具備有精英氣質,關心社會問題,并非家長里短題材來討好大部分觀眾。
她監制的劇集刻畫人性很自然的,也是最有下而上讓人產生共鳴的。
她挑演員,她對劇本的理解,她對節奏的把握,真是獨樹一幟。
孤傲如王喜,也只有在她的劇里才最有一個演員的光澤,是演員,而不止是藝人。
藝人是一種職業,演員是一個境界,是很多有追求的藝人一生的追求,是不是能做一個好演員,要運氣,要天賦,要機遇。
王心慰早期的《第三類法庭》,塑造了韋海怡母女兩個的交鋒,韋金玲的形象,是難得的“惡女”形象,少見的特例。
之后的《迷》,田蕊妮塑造的計穎妍,也是一個失去所有,手握一點點幸福不肯放手的知識分子角色。
王心慰的作品的精神內涵是在不斷上升的,視角也是在不斷擴展的。
TVB的監制不好做,一切以收視說話,而HK的收視結果又往往讓人讓人匪夷所思,叫好不叫座的情況時有發生,又要保證質量,又要穩住收視,不容易。
《真相》32集體量并不大,但每個case都不落窠臼,峰回路轉,全部指向一個本質——你看到的并非一定就是真相,需要合理假設,大膽論證。
它以律政劇的新視角,對人性的刻畫依舊極為細膩和真誠,在當今如此浮躁的社會,文藝上的一點點真誠都是那么的難能可貴。
劇情大大小小不少人物,幾乎都讓我印象深刻。
為了跟劇名和主題相合,幾個案子都是實際情況和看起來的情況相差比較大甚至截然相反的。
劇中家暴案到shi父案、從印度人與女明星的xing侵案、少年毒販遇上黑警該如何維護司法正義,青年才俊遇上黑社會謀殺案,自己的朋友利用自己隱瞞真相。
幾個故事交織,一起構成了精彩的連環故事。
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一眼看到事實真相,甚至永遠也不明真相。
這個世界本來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換個角度看就會有很不一樣。
這是一個很容易懂的道理,可我們也許花了很多很多年才明白,甚至到現在情感上也無法接受。
因為我們還是太想要一個非黑即白的簡單世界,我們總是試圖把事情分得清清楚楚。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讓我們漸漸的從表面看的更加立體。
事實上,連太陽也有黑子,也有陰暗面,我們會感到發現真相的痛苦,無奈。
但是無論怎么都好,我們都要勇敢地面對,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并且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可是眼睛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嗎?
眼睛見到的,或許是事實。
可是事實就是事情的真相嗎?
經過法庭審判后的案件,就是最終的真相嗎?
律師就是單憑嘴吃飯嗎?
律師就是充斥著利益沖突嗎?
好故事總是引人深思,在利益沖突的世界里,人性是會扭曲的。
現實生活中或許有諸多的羅生門。
世界原本就是一個巨大的謎團,我們持著自身的各種初衷去找尋出路,而在這尋找的過程當中,總會迷失,甚至墮落。
我們需要的是,在某個時刻頓悟,使得出路漸漸明晰,去完成自身的修煉。
人的自私,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但是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是不是還應該有某些其他的東西存在? 或許可以說它是公共準則,例如道德和法律,這是彰顯一個群體精神和文明的真正所在。
這樣才能使得我們對社會還有希望。
《真相》核心意義“看到的未必是真相”,在結尾又通過正義女神Themis蒙眼布來解釋,有時候眼睛也會欺騙人,蒙眼不是失明,而是自我約束。
蒙住眼,不受紛擾,不被利誘,不畏權勢,真正做出正義抉擇。
~未完待續~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溫暖和深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