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軍旅生活概述
王世廉
我1959年7月份,從沈陽空軍單槍匹馬去參加支持兩藏部隊平息叛亂的戰斗任務。
在西藏生活戰斗了二十余年,主要在三個大單位和地區工作。
首先我到了山南分區二團。
團部駐錯那。錯那高寒缺氧,“四季如冬,天天刮風”。飯煮不熟,水燒不開,夜里睡覺有時憋醒。
錯那自然環境很差,生活艱苦,但由于我身強力壯,并沒有感到如何苦也就渡過了。
我在錯那工作了六,七年,受到了西藏部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的錘煉與考驗,使我逐漸成熟堅強起來。對此,我深以為豪。
1965年,因工作需要,我調到了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工作。
在基層工作,顯得嚴肅緊張,來到機關后覺得松散,甚至早晨連早操都不出。
實際上,政治部的領導和干事們,都在默默無聞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加班加點的工作,通宵達旦的干工作是經常的事。
當然了,對于我個人來說,由于接觸將軍與高層領導,受到了他們的身傳言教,使我更加成熟與練達大有助益。
197O年軍區機關整頓時,我下到52師156團三營工作。
營部駐林芝地區,這里青山綠水,藍天白云,江水濤濤,雄鷹飛翔,是西藏的江南。部隊除了正常的軍訓與戰備外,主要是種麥子。
我營種了近千畝小麥,養了豬羊,吃肉是不成問題的。
陳毅元帥給我們運來的蘋果苗,后來結的“紅元帥”蘋果都半斤多一個,又大又甜,特別好吃。
1978年我轉業回鄉。可以說,我在52師156團三營工作時,是我最興奮,最幸福的八年。
因為是大機關下來的文化人,干戰們對我特別敬重。
政治工作我輕車熟路,干起來一點也不覺得吃力。我經常在廣場給戰士們講政治課和做政治報告,他們都喜歡聽。
部隊在來回的路上,一路歌聲不斷,生龍活虎,生氣勃勃。
連隊黨支部或干部之間有什么問題時,只要我去做說服工作,問題總會得到妥善解決。
我去連隊檢查工作時,他們每次留我吃飯,并特加一個我愛吃的菜。
正因為如此,我和干戰關系都比較好,對他們有較深的感情,了解的他們的事也較多。
當時部隊流傳著一句話:指導員的挎包一一盛問題。
政工人員,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就必須在平時用心觀察和了解干戰的思想狀況,一旦發現問題,便于有針對性的解決。
我在部隊雖然僅僅工作了二十余年,離開部隊也四十多年了,但我腦子里想的和全身流淌的血液中毅然裝滿了“軍隊那些事”,這些事有大小,但終生難以忘懷,說話做事軍隊人的氣質無處不在。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王世廉:生于1935年12月,原籍山東省臨清市人,1955年參軍入朝,在134師炮兵541團三營任中心文化教員,1956年7月入長春機要學校學習。畢業后到沈陽空軍司令部機要局工作,1959年3月去西藏支援平叛,當年7月到山南分區二團司令部工作。1965年調軍區政治部文化部工作,1970年調52師三營任教導員。1978年12月轉業到山東省臨清市文化局任局長,1985年調成都市衛生局工作,直到現在退休。
作者:王世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