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碼頭給美資財團,媒體終于看不下去了。
1
3月15日,《大公報》發表題為“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的時評,文章開頭就“五問”長江和記公司,并指出“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偉大的企業家從來不是冷血投機的逐利者,而是熱誠傲骨的愛國者!”
評論稱,如果看不清美國那些政客“既要錢、更要命”的本質,選擇與之共舞、倒行逆施,或許一時可做成“大刁”、賺到大錢,但最終是沒有前途,更會背上歷史罵名的。
《大公報》隸屬于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作為愛國愛港的主流媒體,是港人了解中央政府政策、掌握內地情況的重要渠道。
這已經是本周以來,《大公報》連續第二次發文告誡李嘉誠。
3月13日,該報發表題為“莫天真 勿糊涂”的評論,稱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應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么,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場、站在哪一邊。
一見財經注意到,相比于第一篇文章,第二篇文章的言辭更為犀利,而且告誡李嘉誠,應該向華為、比亞迪、寧德時代、科大訊飛、大疆等企業學習。
3月4日,長和集團稱,擬向美國貝萊德組成的財團出售巴拿馬兩個港口的業務權益,并強調“這項交易是純商業性質,與近期關于巴拿馬港口的政治新聞完全無關”。
不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李嘉誠此舉就是為了避開國際地緣政治沖突,減少給公司造成的潛在損失。
2
和《大公報》連續“開炮”相比,港澳辦官方網站轉載這兩篇重磅評論,背后的信號更加強烈。
一見財經注意到,在《大公報》發文后,港澳辦官網第一時間進行了轉載,并置于網站首頁位置。
實際上,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碼頭并不尋常。
根據長和公告,集團與美國基金巨頭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這項交易涉及出售集團旗下和記港口集團80%權益,預計將為長和帶來超過190億美元現金收入,其中包括兩個巴拿馬運河港口,這兩個港口分別位于巴拿馬運河兩端。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李嘉誠就已取得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25年經營權。2021年,雙方又將合約延長至2047年。但最近一段時間在美國的壓力下,長和集團決定出售港口,并強調交易“純粹是商業性質”。
《大公報》評論指出,那些在民族史冊上熠熠發光的偉大的企業家,無一不像偉大的將軍,堅定勇敢地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他們將自己和企業前進的羅盤對準祖國的星辰,與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因此才名垂青史,為后世景仰。
3
在國內,優秀的民營企業家,首先要愛國。
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此次座談會既有央企,又有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港澳臺資企業,還有個體工商戶,這樣全面的,來自不同市場主體代表參會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提了幾點希望,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大家增強愛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企業營銷無國界,企業家有祖國。優秀企業家必須對國家、對民族懷有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正所謂“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
座談會召開次日,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偉鼎等6位知名浙商發出倡議:浙商群體秉持愛國情懷,永遠聽黨話跟黨走,把實業興國、產業報國作為座右銘,把個人的成長、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緊密聯系在一起,做高素質有擔當的“品質浙商”。
今年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對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出“五要”,第一條就是“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不斷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國情懷,富而思源、富而思進。”
可見,李嘉誠賣拿馬運河碼頭給美資財團,實際上犯了大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