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在擬定毛主席的守靈名單時,李敏提及了一個此前并不為大眾熟知的名字——賀麓成。至此,毛主席的親侄子,“001號”導彈專家的身份終于公開......
1976年9月9日,一代偉人毛主席與世長辭,山河同悲,舉國沉浸在無盡的哀痛之中。
在毛主席的葬禮上,治喪委員會在慎重擬定親屬守靈名單時,李敏提及了一個此前并不為大眾熟知的名字——賀麓成。
賀麓成的父親是毛主席三弟毛澤覃,母親是毛主席之妻賀子珍的胞姐賀怡。
令眾人疑惑的是,此前,為什么大家幾乎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賀麓成降臨世間僅三個月,父親毛澤覃就犧牲了。
1949年11月21日,一場猝不及防的車禍,又無情地奪走了母親賀怡的生命。
所以,后來,賀麓成便住在姨媽賀子珍家中。
賀子珍待他親近有加,關懷備至,還鄭重地告誡賀麓成,切不可依仗父輩的聲名,而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成為擁有真才實學的人。
1952年,賀麓成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電力系,后來又前往蘇聯留學。
回國后,他便進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開啟了他在“地對地導彈”研究領域的傳奇之旅。
出于工作的保密性質,盡管他長期在北京工作,但他從未主動提出去見毛主席,也從未給毛主席寫過一封信。
1959年8月29日,毛主席女兒李敏和孔令華在中南海舉行婚禮,毛主席特意叮囑要邀請賀麓成。
然而,由于他所在的軍事部門電話通訊不便,李敏多次嘗試聯系,都未能成功。
賀麓成因此遺憾地錯過了與大伯毛主席見面的機會。
1961年,賀麓成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科研能力,成為中國第一批導彈工程師。
當時,我國導彈技術處于起步階段,很多技術都依賴國外引進。
但賀麓成深知,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突破。
他與同事們日夜鉆研,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對各種導彈控制方案進行深入分析和對比。
在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面前,他從未放棄。
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艱苦努力,終于提出了一套具有創新性的導彈控制方案。
1964年6月,決定性的時刻終于來臨,賀麓成的研究成果迎來了實踐的檢驗。
在導彈發射現場,隨著一聲令下,導彈呼嘯著沖向天空,按照預定的軌跡飛行,各項數據指標均表現出色。
最終,導彈準確命中目標,中國第一枚自己設計、自己制造的中近程導彈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毛主席當時聞聽喜訊,還給科研工作者們寫了一封表彰信。
但毛主席卻不知道,他所表彰的科學家之中,竟然有自己的親侄子。
直到1976年毛主席葬禮,賀麓成的身份才首次被公開。
1980年,賀麓成憑借卓越的科研成就,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系統評為高級職稱,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人。
他的職稱證書上赫然印著“001號”,他也因此成為毛氏家族中為數不多的高級技術專家。
參考資料:
搜狐新聞《中程導彈專家賀麓成原系毛主席侄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