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學生就業是真的難。
剛才看到一組數據,2025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到1222萬人,比去年又多了43萬。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每天有3萬多個年輕人走出校門,然后發現——工作呢?
前幾天打車,司機是個小伙子,一聊才知道,去年剛畢業的本科生?!拔覍W的是市場營銷,現在天天開網約車。”他苦笑著說,“班里一半同學都在送外賣、跑滴滴,剩下的不是考研就是考公?!?/p>
這不是個例。實際上早有數據顯示,快遞外賣行業里,30%是大學生。你想想,寒窗苦讀十幾年,最后穿著黃色、藍色的制服在大街小巷奔波。
寒窗苦讀30載,發現這書讀的一點價值都沒有。
最可怕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年輕人對未來失去了信心。
前兩天碰到個大學生,他說:“我連自己都養不活,怎么養家?”。是啊,連自己都養不活,你跟我說那些有的沒的,沒用!
當就業成了奢望,當努力看不到回報,誰還愿意相信明天?
你說這影響的僅僅是個人嗎?不,這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年輕人躺平了,生育率下降了,消費疲軟了,經濟的活力從哪里來?
國家顯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教育部最近動作頻頻。他們組織了“百縣對百校促就業行動”,在江蘇昆山、安徽滁州等地搞校企對接。聽起來挺熱鬧,但問題是,企業真的需要這么多人嗎?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雙千”計劃——面向社會需求相對不足專業的畢業生,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門職業能力培訓課程。說白了,就是你學的專業沒用,我們再給你補補課。
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病人快死了,醫生說,“別急,我們正在研究新的治療方案?!?/p>
問題的根源在哪里?是大學擴招太快,還是產業結構跟不上?是年輕人眼高手低,還是社會給不了他們體面的機會?
或許都有吧。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當外賣小哥里有那么多本科生、研究生的時候,當網約車司機都開始內卷學歷的時候,這個社會的資源配置出了大問題。
我記得二十年前,大學生還是天之驕子?,F在呢?滿大街都是。學歷貶值的速度,比貨幣貶值還快。
最讓人擔心的是,這批年輕人的挫敗感會傳導到下一代。他們不敢生孩子,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為他們太清楚,在這個時代,給孩子一個未來有多難。
所以你看,國家是真急了。各種政策密集出臺,各種對接會輪番上陣。但說實話,這些措施能解決根本問題嗎?
當一個社會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當努力不再能改變命運,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
我想起一句老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這1222萬年輕人,他們不是數字,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這個國家的未來。
他們值得更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