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以實驗為基礎。學習化學的途徑是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掌握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對于學好化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初中化學實驗的相關知識小結于后,希望能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一、儀器的分類
⒈ 用于加熱的儀器
⑴ 用于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
⑵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坩堝、燃燒匙
⑶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
⑷ 可用于固體加熱的儀器:試管、蒸發皿
⑸ 可用于液體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
⑹ 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
⒉ 測容器:量筒
⒊ 稱量器:托盤天平
⒋ 加熱器皿:酒精燈
⒌ 夾持器:鐵夾、試管夾
⒍ 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斗、長頸漏斗
二、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⒈ 試管
⑴ 主要用途:
① 在常溫或加熱時,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② 溶解少量固體。
③ 收集少量氣體的容器。
④ 用于裝置成小型氣體的發生器。
⑵ 注意事項:
① 加熱時外壁必須干燥,不能驟熱驟冷,一般要先均勻受熱(預熱)。
② 加熱時,試管要先用鐵夾夾持固定在鐵架臺上(短時間加熱也可用試管夾夾持)。
試管夾應夾在的中上部(或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3處)。
③ 加熱固體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且未冷前試管不能直立,避免冷凝水倒流,試管炸裂。
④ 加熱液體時,盛液量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防止液體受熱溢出);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的角度(增大受熱面積,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對著自己或別人(防止液體噴出傷人);反應時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⒉ 燒杯
⑴ 主要用途:
① 溶解固體物質、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釋、濃縮;
② 也可用作較大量的物質間的反應。
⑵ 注意事項:
受熱時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網上使其受熱均勻(防止受熱不均使燒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過容積的1/3(防止加熱沸騰使液體外溢)。
⒊ 膠頭滴管
⑴ 主要用途:
①膠頭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體藥品
⑵ 注意事項:
① 先排空再吸液;
② 懸空垂直,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試劑);
③ 吸取液體后,應保持膠頭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體倒流,沾污試劑或腐蝕膠頭。
⒋ 量筒
⑴ 主要用途:
用于量取一定量體積液體的儀器。
⑵ 注意事項:
① 在量液體時,要根據所量的體積來選擇大小恰當的量筒(否則會造成較大的誤差),
② 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③ 不能在量筒內稀釋或配制溶液,不能對量筒加熱。
④ 也不能做化學反應容器
⑤ 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⒌ 托盤天平:
⑴ 主要用途:
實驗室粗略稱量固體物質質量的儀器(一般能精確到0.1克)。
⑵ 操作要點:
① 先調整零點;
② 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③ 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④ 砝碼用鑷子夾取。添加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后加質量小的砝碼(先大后小)
⑤ 稱量結束后,應使游碼歸零。砝碼放回砝碼盒。
⑶ 注意事項:
① 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按由大到小的順序放在右盤,取用砝碼要用鑷子,不能直接用手;
② 不能稱量熱的物體;
③ 被稱物體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要在兩邊托盤中各放一張大小、質量相同的紙,在紙上稱量。
④ 易潮解的藥品或有腐蝕性的藥品(如氫氧化鈉固體)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如小燒杯、表面皿)。
⒍ 集氣瓶:(瓶口上邊緣磨砂,無塞)
⑴ 主要用途:
① 用于收集或短時間貯存少量氣體;
② 也可用于進行某些物質和氣體燃燒的反應器。
⑵ 注意事項:
① 不能加熱;
② 收集或貯存氣體時,要配以毛玻璃片遮蓋;
③ 在瓶內作物質燃燒反應時,若固體生成,瓶底應加少量水或鋪少量細沙。
⒎ 廣口瓶(內壁是磨砂的):
常用于盛放固體試劑,也可用做洗氣瓶。
⒏ 細口瓶
用于盛放液體試劑:棕色的細口瓶用于盛裝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質,存放堿溶液時試劑瓶應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⒐ 試管夾
⑴ 主要用途:
用于夾持試管,給試管加熱。
⑵ 注意事項:
① 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將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套上和取下;
② 鐵夾夾持試管的位置應在試管的中上部(或夾在距管口1/3)(防止雜質落入試管)
③ 用手拿住試管夾的長柄,切不可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⒑ 鐵架臺
⑴ 主要用途: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種儀器,一般常用于過濾、加熱等實驗操作。
⑵ 注意事項:
① 鐵夾和十字夾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證安全。
② 重物要固定在鐵架臺底座大面一側,使重心落在底座內
⒒ 酒精燈
⑴ 主要用途:
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儀器
⑵ 注意事項:
① 使用時先將燈放穩,燈帽取下直立在燈的右側,以防止滾動和便于取用。
② 使用前檢查并調整燈芯(保證更地燃燒,火焰保持較高的的溫度)。
③ 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于1/4。
(酒精過多,在加熱或移動時易溢出;太少,加熱酒精蒸氣易引起爆炸)。
④ 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要防止燈心與熱的玻璃器皿接觸(以防玻璃器皿受損)。
⑤ 如果酒精燈在燃燒時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時,應立即用濕布撲蓋或撒沙土撲滅火焰,不能用水沖,以免火勢蔓延。
⑥ 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將火焰沿著燈頸吹入燈內)
⑦ 實驗結束時,應用燈帽蓋滅。(以免燈內酒精揮發而使燈心留有過多的水分,不僅浪費酒精而且不易點燃)
⑧ 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防止酒精灑出引起火災);
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應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
不可用嘴吹熄,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
⒓ 玻璃棒
用途:攪拌(加速溶解)、引流(過濾或轉移液體) 。
注意事項:①攪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時擦洗干凈
⒔ 溫度計
剛用過的高溫溫度計不可立即用冷水沖洗。
⒕ 藥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狀的固體藥品,每次用后要將藥匙用干凈的濾紙揩凈。
⒖ 漏斗
用于向細口容器內注入液體或用于過濾裝置。
過濾時,應使漏斗下端管口與承接燒杯內壁緊靠,以免濾液飛濺。
⒗ 長頸漏斗:
用于向反應容器內注入液體,若用來制取氣體,則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深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
⒘ 分液漏斗
主要用于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體,也可用于向反應容器中滴加液體,可控制液體的用量
三、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⒈ 藥品的存放
⑴ 一般固體藥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藥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藥品可放在滴瓶中),氣體存放在集氣瓶和貯氣瓶中。
⑵ 瓶塞取決酸堿性(酸性液:玻璃塞。堿性液:橡皮塞)
存放堿性液體的試劑瓶用橡膠塞。
⑶ 見光易分解的試劑用棕色瓶存放,受熱易分解的試劑應低溫、避光存放(冷暗處),如:濃硝酸、雙氧水、硝酸銀固體及溶液等。
⑷ 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⒉ 藥品的取用
⑴ 藥品的取用規則
“三不準”原則:不接觸、不嘗、不聞。即任何藥品:
① 不準用手接觸藥品;
② 不準用口嘗藥品的味道;
③ 不準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氣味。(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⑵ 用量原則
① 嚴格按規定用量取用,按實驗所需取用藥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液體取1-2ml,固體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② 剩余藥品處理三不一要:
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不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指定的容器內。
⑶ 固體藥品的取用
① 取用塊狀及條狀藥品:用鑷子夾取。(一橫二放三慢豎)
步驟:先把容器橫放,用鑷子夾取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塊狀藥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 取用粉末狀或小顆粒狀的藥品:用藥匙或紙槽。(一橫二送三直立)
步驟:先把試管橫放,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小心送至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藥品沾在管口或試管上。
注意:使用后的藥匙或鑷子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干凈。
⑷ 液體藥品的取用
原則:“多倒少滴”。
儀器:量筒和滴管。
① 液體試劑的傾注法:
取用大量液體時可直接從試劑瓶中傾倒。(一倒二向三挨四靠)
ⅰ 取下瓶蓋,倒放在實驗臺上,(防止桌面上的雜物污染瓶塞,從而污染藥品);
ⅱ 傾倒液體時,應使標簽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簽)。
ⅲ 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挨試管口邊緣,緩緩地將液體注入試管內(快速倒會造成液體灑落);
ⅳ 傾注完畢后,瓶口在試管口靠兩下。并立即蓋上瓶塞(防止液體的揮發或污染),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
取用少量液體時可用膠頭滴管。要領:懸、垂。
ⅰ 先趕出滴管中的空氣,后吸取試劑;
ⅱ 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ⅲ 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乳頭在上,以免被試劑腐蝕;
ⅳ 滴管用畢,立即用水洗滌干凈(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ⅴ 膠頭滴管使用時千萬不能伸入容器中或與器壁接觸,否則會造成試劑污染。
③ 取用定量液體時可用量筒和膠頭滴管:
要領:選、慢注、滴加
注意事項:要做到:
ⅰ 接近刻度時改用膠頭滴管;
ⅱ 讀數時,視線應與刻度線及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ⅲ 若仰視則讀數偏低,液體的實際體積>讀數俯視則讀數偏高,液體的實際體積<讀數。
⒊ 物質的加熱
⑴ 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
① 被加熱的儀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熱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
②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
③ 試管受熱時先均勻受熱,再集中加熱;
④ 加熱時玻璃儀器的底部不能觸及酒精燈的燈心,以免容器破裂。
⑤ 燒得很熱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沖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應放在石棉網上。
⑵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① 用干抹布擦拭試管的外壁;
② 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③ 受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后給試管里的液體的中下部加熱,并且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
④ 加熱時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o角;
⑤ 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試管口不能對著自己和旁人。
⒋ 連接儀器裝置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儀器的裝配順序:從左到右、由下到上
⑴ 連接方法
① 把玻璃管插入帶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潤濕,然后稍用力轉動;
② 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左包右進)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
③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應把橡皮塞慢慢轉動著塞進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容器。
⑵ 簡易裝置氣密性檢查
① 連接裝置;
② 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③ 用手緊貼容器外壁,稍停片刻;
④ 過一會兒導管中有氣泡產生,當手離開后導管內形成一段水柱。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說明裝置不漏氣。
⒌ 過濾操作
要領:“一貼二低三靠”
⑴“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
⑵“二低”:① 濾紙的邊緣低于漏斗口;② 漏斗內的液面低于濾紙的邊緣。
⑶“三靠”:
① 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② 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③ 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⑷ 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
① 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② 傾倒液體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③ 濾紙破損。
⒍ 蒸發
⑴ 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作用:加快蒸發,防止由于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⑵ 當液體接近蒸干(或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余水分蒸發掉,以避免固體因受熱而迸濺出來。
⑶ 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熱的蒸發皿如需立即放在實驗臺上,要墊上石棉網。
⒎ 儀器的洗滌
⑴ 廢渣、廢液倒入廢物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⑵ 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勻地附著一層水膜時,就表明已洗滌干凈了。
⑶ 玻璃儀器附有油脂等,可用熱的純堿(Na2CO3)溶液洗滌,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再用水沖洗。
⑷ 玻璃儀器附有難溶于水的堿、堿性氧化物、碳酸鹽等,可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⑸ 儀器洗干凈后,不能亂放,試管洗滌干凈后,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