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見有網友爆料,重慶老佛爺百貨將于本月底閉店。
萬萬沒想到,這家擁有超百年歷史的法國高端百貨品牌,登陸重慶僅約一年半的時間,就宣布閉店,令人頗感遺憾。
重慶老佛爺百貨位于重慶陸海國際中心印象城購物中心,因為離家比較近,所以今天也去實地證實了一下。
重慶老佛爺百貨目前還在正常營業,但現場已經是門可羅雀。
或許重慶老佛爺只想低調離場,所以門口并沒有閉店的相關通知。但我通過店員確認了重慶老佛爺月底在本月底閉店的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月底,重慶港第一高樓重慶100的玻璃幕墻就將完工。卻沒曾想到,當初重慶100建筑封頂時引入的老佛爺百貨,剛等到幕墻完工就要黯然離場。
02
2022年6月13日,西部陸海國際中心(重慶100)官方宣布老佛爺百貨即將入駐。于是,這家法國高端百貨品牌走入山城人民的視野。
老佛爺百貨全稱巴黎老佛爺百貨商店,是由法語原名Galeries Lafayette音譯而來。它誕生于1893年,位于巴黎的最核心地段奧斯曼大道,是巴黎時尚文化的縮影和策源地。
巴黎老佛爺百貨裝修豪華如宮殿,配上拜占庭式的巨型鏤金雕花圓頂,奢華藝術感拉滿,讓購物如同像赴一場中世紀的聚會,成為一種享受。
不過,老佛爺百貨在中國并未有太大影響力。而在進駐重慶之前,老佛爺百貨在中國僅進入了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重慶也成為老佛爺在西南地區首店。
作為全球知名的百貨品牌,隨重慶印象城登陸山城的老佛爺百貨備受關注,人們期待老佛爺百貨能為重慶帶來一批國際品牌和全球設計師精品,進一步豐富重慶的商業消費選擇。
2023年9月28日,西部陸海國際中心印象城開業,老佛爺百貨作為主力店之一隨之同步開業。
然而,重慶印象城老佛爺其實只是精選概念店,規模僅4645平方米,和深圳店4500平方米相當,相較北京西單店4.7萬平方米、上海陸家嘴店2.5萬平方米要小很多。
受限于地段和規模等種種原因,重慶印象城老佛爺開業至今并未有多少影響力。有網友吐槽,都還沒去過,它就要關門了。
03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有一大批外來百貨企業曾進入重慶開店,包括富安百貨、百盛百貨,立丹百貨、太平洋百貨、遠東百貨、銀泰百貨、美美百貨、迪康百貨、津樂匯百貨、銅鑼灣百貨、茂業百貨、新世界百貨、王府井百貨、萬達百貨、NOVO百貨、老佛爺百貨等等。
然而面對電商、經營模式等沖擊,傳統百貨的敗退似乎是這幾年常見的事情。在面臨重重危機下,部分百貨賣場選擇壯士斷腕,退出市場。
百盛百貨:馬來西亞的百盛百貨是進入重慶的第一家外資百貨,曾在重慶開了百盛大坪店、南坪店、萬州店、財富中心店、萬象城店5家門店。2016年重慶第一家百盛百貨大坪百盛店關閉,到2019年南坪百盛關閉,百盛全線退出重慶百貨市場。
NOVO百貨:香港的NOVO百貨曾在重慶開了渝中解放碑國貿店、萬州萬達廣場店,江北大融城店3家店。2013年重慶第一家NOVO百貨國貿店
正式停業,到2016年NOVO百貨江北大融城店關閉,NOVO百貨退出重慶百貨市場
重慶首家臺資百貨,1995年富安百貨在兩路口開業,2002年富安百貨將兩路口店搬遷至九龍坡區楊家坪商圈。2022年1月1日,開店20年的楊家坪富安百貨正式閉店,如今原商場改為名為晴海薈的購物中心。
富安百貨:
富安百貨
大洋百貨:上海大洋百貨集團在西南地區第一家店是2008年12月開業的楊家坪大洋百貨店。2022年10月31日,楊家坪大洋百貨閉店。如今原商場引入了京東MALL。
北京王府井百貨:在重慶曾開出解放碑店和沙坪壩店,王府井百貨解放碑店和沙坪壩店都曾嘗試轉型奧萊模式,但似乎都未成功。2018年9月30日,解放碑王府井店閉店。2024 年 6 月 30 日沙坪壩王府井閉店。
04
與一批百貨賣場紛紛退出相反,近年來,以龍湖天街、萬達廣場、萬象城、大悅城、吾悅廣場等為代表品牌購物中心迅猛擴張。
百貨業危機四伏,使得很多百貨賣場開始變革尋找出路,很多老百貨賣場也紛紛“去百貨化”,轉向購物中心,從而繼續走在路上。
時代廣場:2005年,美美百貨在解放碑開業,這是大陸的第三家賣場,經營面積達5萬平方米。2011年,重慶美美百貨更名重慶時代廣場,調整業態為購物中心。這也是重慶最早由百貨業態調整為購物中心的賣場。
茂業天地2004年10月,江北茂業百貨開業,2014年10月江北茂業百貨重裝開業,2015年3月,茂業百貨更名茂業天地,轉型購物中心。
遠東城:2004年5月,遠東百貨落戶江北商圈龍湖北城天街。2024年5月31日遠東百貨北城天街店關閉,另在觀音橋壹號項目打造重慶遠東城,轉型購物中心,這也是遠東集團布局中國大陸的首個獨立購物中心。
不過,百貨業態轉型購物中心并不一定就是靈丹妙藥,重慶購物中心遍地開花,商業已經過剩。很多購物中心都已經垮掉或者在垂死邊緣,比如楊家坪中迪廣場、南坪天福克拉廣場、南坪盛匯廣場、彈子石萬象匯、觀音橋朗晴廣場、嘉州恒大中渝廣場、大坪恒大都市廣場、石橋鋪匯祥薈等等。
在電商猛烈沖擊,商業過剩的情況下,實體商業想要突圍,注定不會太容易。如何提升購物消費體驗,如何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都需要實體商業品牌持續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