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味蕾上開出的“甜蜜”
三星米花糖
美食是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也彰顯著一座城市的生活習慣。要了解一個地方,先了解這一地方的美食。在簡陽,大街小巷都飄散著羊肉湯的香味,甚至有人調侃道“喝了羊肉湯,走路風都香”。羊肉湯這道尋常飲食,早已成為這方水土的招牌美味,似乎一鍋湯氤氳了一座城市,讓它變得從容自如、堅定自信。此外,簡陽土生土長的海底撈,早已享譽全球,成為餐飲界的翹楚。從海底撈的發展史不難洞見一座城市對于美食的孜孜追求,以及對于美食的古老智慧和當代理解。
三星米花糖
其實,關于美食的追求,簡陽人總是精益求精,三星鎮蜀星米花糖(俗稱,三星米花糖)就是一個典范。其選材優質的大酒米,經過浸泡、蒸煮、陰涼、一次烘干、冷卻、二次烘干制作成半成品,然后通過膨化、配料拌和、烘炒、成型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膨化、配料拌和是一道非常“匠心”的工序,膨化需要掌握好油溫、時間,配料拌和需要掌握配料的精妙搭配,具現“恰到好處”。
四川省簡陽市蜀星米花糖廠技術骨干卿福明從前輩手中接過“美食鑰匙”,挖空心思,想著方兒,將普通的酒米做成不一樣的食物。他告訴記者,米花糖配料很關鍵,把握好糖的濃度是核心。現在他和同事們在延續傳統的同時貼合現代需求,研發了低糖配方。
三星米花糖在匠人的努力下,成為一個地方獨特魅力的市井表達,更成為當地人的生活哲學。三星米花糖因為寓意生活富足、家庭和睦被當地人“笑納”,用于節慶或待客,傳遞“生活甜蜜”的祝福,作為“走人戶”必備禮物。在婚禮上,三星米花糖更是必備甜點,取“粘住姻緣”“花好月圓”之意,象征夫妻恩愛、家族人丁興旺。
打開包裝,巴掌大的方塊米花糖色白如雪,里面摻和著少許花生、芝麻,一股鮮香氣息撲面而來,急切地放入嘴中,輕輕一咬,“咔嚓”一聲,米花糖在嘴里碎裂開來,在咀嚼中發出了清脆的聲音,一股濃郁的香甜味道也隨之在嘴里彌散開來,每一聲都像一首美妙的音樂,每一口都像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市民周傳江表示,小時候,父母去三星趕場總會帶三星米花糖,回來后家里留一點,左鄰右舍分一點,親朋好友送一點。有人還編了一句順口溜:三星米花糖,吃了生活甜又香。
據1995年版《簡陽縣志》記載,三星米花糖起于清道光末年,由三星場(三星鎮)藝人文太師制作。潔白泡酥、香脆化渣、味美可口,遠銷省內外。新中國成立前作坊數易其主,由文太師傳徒弟制作。新中國成立后,公私合營時納入區供銷社經營,日產量3000封左右。1959年陳毅副總理來簡陽,品嘗后贊不絕口,并帶40封回北京。1964年,在四川食品技術交流會上,被評為優質獎,遠銷重慶、成都、遂寧及省外。三星鎮蜀星米花糖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細、風味獨特而遠近聞名,因而在1992年榮獲中國首屆巴蜀食品節銀獎、1995年榮獲第二屆巴蜀食品節金獎,201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榮獲金獎。在四川的美食地圖上,三星米花糖占有一席之地,成為“蜀星”食品。
千古浮華終將散去
唯有味道永存
簡陽的民謠曾唱道“簡州包子石橋面
還有三星米花糖,羊肉湯飯賽團轉”
美在三星米花糖
美哉簡陽味道
記者 | 曹禮芹
編輯 | 葉雨舟
責編 | 胡禹
審核 | 段曉燕
文章轉自簡陽發布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