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被3·15晚會點名:放棄公關。
文丨獵云精選 ID:lieyunjingxuan
作者丨韓文靜
“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一句形象的廣告詞,讓啄木鳥維修在家庭維修服務領域家喻戶曉。
然而在今年的“315”晚會,啄木鳥維修卻被曝光存在無病亂修、小病大修、亂收費,坑騙消費者等諸多亂象。
對此,啄木鳥維修兩度回應:深感自責,成立調查組。放棄公關,接受陽光下的檢驗,“315 只是把我們的膿包擠破,而真正的治療才剛剛開始。啄木鳥先啄自己,再去修別人。”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啄木鳥維修正處于全力沖刺上市階段——
2024年1月,啄木鳥維修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同年7月底港股招股書失效,而于同年10月再次遞交招股書。在此前,公司還吸引了包括小米和58同城等知名企業的投資。
如今,在315的聚光燈下,啄木鳥微信波折的上市之路,將再蒙上一層陰影。
“維修刺客”被曝光,啄木鳥兩度回應!
“3·15”晚會中,啄木鳥維修被曝的問題主要包括無病亂修、小病大修、亂收費等行為。?
例如,一位客戶的水龍頭沒有打開,導致洗衣機無法進水,維修師傅謊稱為進水閥有問題,僅打開水龍頭就收費100多元;燃氣灶沒電,客戶更換電池后沒拿掉電池帽,維修師傅給客戶更換成本20元左右的點火器,再將電池帽拿掉,收費250多元。
此外,啄木鳥維修還存在?培訓時間短、?高抽成模式等問題。入職培訓沒有涉及家電維修實操,重點培訓營銷套路。維修人員常因報價過低受公司上級批評,為賺錢只能按照平臺要求,想盡辦法在服務過程中提高收費。
來源:央視財經直播視頻截圖
3月15日,啄木鳥家庭維修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已成立專項調查組,將對報道情況進行徹查。徹查完成后,第一時間宣布徹查結果。
聲明稱,針對媒體關于平臺工程師虛高收費、小病大修、工程師抽傭高、工程師三天上崗等問題的報道,所述問題都是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的完全責任。“啄木鳥家庭維修高度重視用戶的投訴與反饋,接到報道后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調查組,將對報道情況進行徹查。徹查完成后我們將第一時間宣布徹查的結果。”
聲明提到,任何維修或服務上的不妥之處,啄木鳥家庭維修均承認為自身之全責,將毫無保留地承擔由此引發的一切后果與責任。
不久后,啄木鳥家庭維修在微博進行第二次聲明,表示放棄公關,接受陽光下的檢驗。
來源:啄木鳥官方微博
“剛剛,我們接到了無數朋友和媒體的電話,大家都在問,公司準備如何解決這件事?我們內部也討論過,但最終,我們全體管理層做出了一個決定:放棄公關,接受陽光下的檢驗。
315 只是把我們的膿包擠破,而真正的治療才剛剛開始。
我們不奢求原諒,不試圖挽回形象,也不覺得一句道歉就能讓所有人重新相信我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所有人面前,把問題一件件解決,讓用戶決定我們值不值得被留下。
啄木鳥先啄自己,再去修別人。”
事實上,啄木鳥登上“315”并不讓人意外。
過去幾年,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戶發“避雷貼”吐槽啄木鳥維修亂象。截至發稿,黑貓投訴平臺上,啄木鳥維修已經有超過6100條投訴記錄,主要原因集中在“維修價格不透明”“強買強賣”“維修惡意收高價”等等。
來源:黑貓投訴截圖
雷軍、姚勁波都投過,兩次沖擊IPO
啄木鳥維修的成立要追溯到2004年,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在重慶從事制冷設備維修及保養的個體工商戶,由創始人王國偉、王玉華兄妹經營。2014年,王國偉、王玉華與朱紅坤共同組建了重慶啄木鳥。
致力于為各種家庭維修需求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啄木鳥平臺上提供的服務覆蓋逾300個主要家電和家居設施類別,包括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水電維修、管道疏通、開鎖換鎖、防水補漏、墻面翻新、廚衛改造等。
招股書中,啄木鳥維修定位于國內最大的家庭維修平臺。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3年的總交易額計,啄木鳥微信占據中國線上家庭維修行業2.4%的市場份額。
出于對家庭維修行業發展前景的看好,啄木鳥維修多次獲得資本青睞——58同城、順為資本、小米等知名企業和機構紛紛“押注”。
2017年,雷軍持股的小米集團、順為資本,以及姚勁波旗下的產業資本58同城出手啄木鳥,完成千萬級人民幣的A輪投資。2024年1月,雷軍的順為資本旗下Astrend再度以17.27元/注冊資本的價格參與了C輪融資。
作為被商業大佬們投資的行業龍頭,啄木鳥維修的發展不可謂不快。2024年1月,啄木鳥維修國際有限公司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開啟沖刺IPO,但7月底港股招股書滿6個月失效。同年9月,啄木鳥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上市前的股權架構中,小米通過蘇州順為持有啄木鳥1.75%股權,另通過天津金米持股1.75%;58同城旗下DreamLanding Holdings持股11.68%,天津五八阡陌持股4.45%。
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啄木鳥平臺上平均月度活躍工程師由2021年的7092人,增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26968人。
根據啄木鳥維修與工程師簽訂的標準協議,在工程師獲準許通過平臺接受訂單之前,平臺要求其須獲得特種作業的必要資格。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工程師并沒有“持證上崗”,未遵守相關規定。
事實上,今年的315晚會也提到,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的人員培訓內容存在嚴重問題,過于側重營銷技巧和話術培訓,而忽視了維修技術的提升。
招股書顯示,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通過平臺為可能未持有必要資格的工程師承接的低壓電工作業及高空作業促成的服務訂單分別占服務訂單總數的4.4%、4.4%、2.3%及2.2%,于各期間占總交易總額的約5.7%、5.6%、3.4%及3.1%。
年營收超10億,上市再添疑云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2022年中國家庭維修市場按總交易額計算的規模為人民幣6695億元,預計2027年將達到人民幣9849億元,2022年至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8.0%。
在家庭維修的千億市場里,啄木鳥維修的業績一路高漲。2021年至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6個月,啄木鳥維修實現收入分別為4.01億元、5.95億元、10.11億元、6.23億元,毛利分別為3.23億元、4.84億元、8.51億元、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80.5%、81.4%、84.2%、80.23%。
同期,通過平臺完成的服務訂單產生的收入(包括來自平臺服務及產品銷售的收入)分別占已完成服務訂單的總交易額40.1%、40.3%、40.6%及39.5%。
也就是說,啄木鳥維修要從收入中抽取40%左右作為平臺服務費,該抽成比例相較于其他維修平臺如萬師傅、魯班到家等高出兩到三倍。
這也解釋了啄木鳥維修服務亂象滋生的原因,今年315晚會就提到,由于平臺高額抽成,維修師傅為了獲取利潤,維修師傅們只能“另辟蹊徑”,采取“無病亂修、小病大修”。
根據招股書,啄木鳥每單平均交易額呈現逐年遞增的狀態,2021年-2023年,啄木鳥維修每單平均交易額分別為231.8元、243.5元、250.2元。這其中,很難說高抽成沒有起到一定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來源:招股書
與公司高毛利和高抽成相對應的,則是啄木鳥高漲的營銷費用。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約為1.78億元、2.91億元、4.94億元和2.99億元,占各期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4.3%、48.9%、48.9% 及 48.0%,整體呈現出增長的態勢。
由此可見,公司每年總收入的近五成,被用于流量獲取和廣告費用。這也一定程度上說明,啄木鳥這幾年的高速增長,離不開公司的“燒錢”換市場。
此次315晚會的曝光,無疑讓啄木鳥維修的上市之路再添疑云。監管層、投資者會如何看待,后續啄木鳥維修又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應對和整改,都備受市場關注。
(首圖來源:央視直播截圖)
你“在看”我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