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晚,陜西富平中華郡劉少椿音樂廳內(nèi),一床歷經(jīng)千百余年的宋代名琴“龍吟”與青年琴人的指尖相觸,清越悠遠的琴聲穿透時空,為“龍吟春曉·廣陵新聲”專場音樂會注入靈魂。這床由劉少椿紀念館名譽館長陶藝指導、龍韻古琴范學剛復刻的宋代古琴龍吟,首張作品在此次活動中無償捐贈給劉少椿紀念館,成為古琴文化傳承的重要見證。
龍韻古琴:范學剛
劉少椿舊藏的宋代“龍吟”古琴,自1936年《今虞琴刊》記載其歸屬后,歷經(jīng)輾轉,最終于2025年回歸故里。這床落霞式古琴的琴腹斷紋如游龍盤踞,琴身承載著宋代文人雅士的審美意趣與精神追求。此次捐贈不僅是文物回歸的里程碑,更以復刻品的形式延續(xù)了古琴的當代生命力。
左:范學剛 右:陶藝
范學剛作為揚州當代斫琴師,以精湛技藝復刻“龍吟”,既是對宋代斫琴工藝的致敬,亦為古琴文化注入新活力。其作品以傳統(tǒng)技法結合現(xiàn)代審美揚州 ,力求還原古琴的聲學特性與藝術價值。此次捐贈不僅彰顯個人情懷,更與眾多斫琴坊等機構形成合力,共同探索古琴文化傳承的多元路徑。
復刻版“龍吟”
劉少椿紀念館名譽館長陶藝表示,將以此次捐贈為契機,開展古琴研學、國際交流等活動,打造中華禮樂文化傳承標桿。龍韻古琴范學剛亦表示將持續(xù)支持古琴文化生態(tài)建設,推動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旅深度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