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晶澳科技核心管理層迎來重大調整:原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武廷棟因公司內部工作調整需要,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和董事會秘書職務。
曾在TCL中環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的秦世龍自此接棒。
這一變動正值公司港股IPO沖刺與年報披露關鍵期,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晶澳正通過內部結構調整與戰略轉型應對光伏行業下行周期。
與此同時,靳氏家族通過股權分配強化控制權,年輕高管占比達67%,組織架構加速迭代。
然而,行業供需失衡與價格暴跌導致晶澳2024年預虧超45億元,如何在家族治理與市場化改革間平衡,成為其突圍關鍵。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以下是正文:
01
人事換血:老將轉身與少帥登場,港股IPO前的關鍵落子
4月25日,晶澳科技將發布公司2024年報,然而,2025年3月10日,公司核心管理層卻迎來關鍵變動。
原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武廷棟因內部工作調整,主動辭去兩項職務,未來或將負責新增業務板塊,繼續擔任副總裁職級。
同日,公司董事會火速敲定接任人選,秦世龍正式履新董事會秘書。
來源:晶澳科技官網
對于長期關注光伏行業的人而言,"秦世龍"這一名字或許并不陌生。
這位1986年出生的職業經理人,曾從事資產管理及法律事務工作,并多年履職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入選新財富金牌董秘名人堂成員。
其新能源圈的職業軌跡始于2012年加入TCL中環前身天津中環電子信息集團,2017年6月至2024年11月間,秦世龍升任TCL中環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期間主導了包括定向增發、GDR發行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標志性資本運作項目。
2024年11月秦世龍從TCL中環離職,間隔約4個月,2025年3月10日他就火速成為晶澳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更顯示出晶澳科技轉型之急切。
要知道,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收543.48億元,同比下滑了9.39%;凈利潤也出現了2016年以來首虧,虧損了8.57億元。
而2024年晶澳科技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虧損45億元到52億元,更是給投資人帶來了大震撼。
2025年2月,晶澳科技宣布啟動港股IPO計劃,擬通過H股發行募集資金用于海外產能建設及補充現金流。
在繼美股、A股后第三次沖擊上市的關鍵時期,秦世龍面臨當前晶澳慘淡的業績,能否在短期內整合團隊、應對海外融資與行業價格戰的雙重壓力,仍需時間驗證。
董秘變動之外,晶澳整體高管團隊年輕化趨勢正不斷加強。
在晶澳科技“董監高”團隊中,職工代表監事李彬彬年僅29歲,監事李京34歲,董事兼副總經理陶然38歲,新任董秘秦世龍39歲。
而自2022年起,晶澳通過引入家族二代成員和外部職業經理人,逐步替換原有核心管理層,截至2025年3月,被稱為“四大太保”的牛新偉、黃新明相繼退出董事會、武廷棟轉崗,僅李少輝仍留任。
來源:天眼查
二代接班的進程正在穩步過渡。
目前,晶澳的最大股東晶泰福科技公司持有晶澳科技47.45%的股份,晶泰福內部股權分配:靳保芳持股51%,其大女兒靳軍輝持股24%,二女兒靳軍淼持股25%。
來源:天眼查
半年報顯示,目前靳保芳大女兒靳軍輝擔任晶澳科技董事,二女兒的丈夫陶然擔任董事以及副總經理。
然而,一碗水終歸不能端平,晶澳科技未來的掌門人可能是公司當前面臨的最大變數。
如何在“新老交替”中平衡家族控制與市場化治理,或將成為公司能否在光伏寒冬中逆勢突圍的關鍵。
02
巨額虧損下,出海能否自救
45億元到52億元的巨額虧損,讓晶澳站在了光伏上市虧損企業的前列。
對此,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業績大幅預虧的原因是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嚴峻;基于謹慎性原則對出現減值跡象的長期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簡而言之,海外市場遇冷。
不論是沖刺港股,還是董秘換將,晶澳科技的核心目的都是重振海外市場,挽回巨額虧損,進而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2024年上半年,晶澳科技海外市場營收已占據公司總營收的61.45%;同期,晶澳科技海外業務毛利率為13.46%,國內業務毛利率則由盈轉虧至-11.32%。
國內光伏價格戰內卷之下,光伏出海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的共識。
自2023年以來,天合光能、協鑫科技、中信博、陽光電源等十余家光伏主產業鏈或光伏行業內其他細分領域上市公司也紛紛進行海外產能擴張。
而從業績表現來看,海外市場已經稱得上是晶澳科技的業績支柱。
截至2024年中報,晶澳科技已在海外設立了13個銷售公司,銷售服務網絡遍布全球165個國家和地區。
2024年11月21日,埃及與阿聯酋Global South Utilities(全球南方公用事業公司)和晶澳科技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建立兩家太陽能工廠。
晶澳科技已經布局了越南基地、馬來西亞基地和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進一步打造公司產業集群,實現產能本地化、國際化發展。
然而,世界第二大光伏市場美國正通過不斷加增關稅向中企施壓,美國對東南亞光伏產能的關稅豁免通路也在今年關閉,新一輪東南亞“雙反”調查亦在進行之中。
海外建廠不一定能規避貿易風險,但勢必增加了公司的資金鏈壓力。
根據公司公告,到2024年三季度末,晶澳科技的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分別為450.1億和34.08億,合計為484.18億;相較于2019年的114.3億,五年時間內產能就翻了4倍多。
根據公司規劃,其阿曼項目也將于2025年開始推動建設,項目測算投資總額達到39.57億元。
受產能擴建和業務規模擴大影響,2022年末-2023年末,晶澳科技的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由58.3%攀升到64.3%;2024年9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提升至72.2%。
晶澳科技正陷入產能增長陷阱。
巨額虧損、大量負債、海外遇冷的惡性循環之下,管理層又將出何奇招挽救業績頹勢。
03
光伏下行周期:行業震蕩中的盈利困局與破局之策
2025開年,潤陽股份總裁唐駿被曝離職,潤陽股份并入通威股份的計劃也宣告終止;張明駿申請辭去跨界光伏公司沐邦高科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公司2024年歸母凈利潤預虧4.2億元至5.2億元。
晶澳科技的高管變動并不是個例,而是光伏行業下行周期中行業轉型的縮影。
自2023年起,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新增產能陸續釋放,行業整體遭遇了嚴重的產能與需求錯配問題,不僅影響了主產業鏈,還波及了輔材原材料等各個環節,導致產業鏈整體價格持續下行。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的報告顯示,截至24年10月,我國光伏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能增速分別為42%、33%、25%和21%。
與此相對的是同期硅料價格降超35%,硅片價格降超45%,電池片、組件價格也降超25%,全行業制造端產值(不含逆變器)降幅高達43.17%。
武廷棟曾表示,市場上的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目前組件價格已降至去年同期的約1/3,下跌幅度極為顯著。
多個環節的產品價格甚至跌破成本線,產業鏈陷入大面積虧損狀態,行業內相繼出現生產線關停、項目延期或終止等現象。
當前,光伏行業經歷了過去幾年40%-50%的較高年增長率后增速顯著下滑,未來3-5年增速預估在10%-20%之間。
行業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市場洗牌持續加劇。
2024年上半年,晶澳科技太陽能組件業務貢獻了當期營收的94.55%,但毛利率僅為4.53%,遠低于同行業可比企業。
同屬于2024年全球組件出貨排名前列的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組件業務同期毛利率分別為8.67%、11.13%,均處于較低水平。
盡管隆基綠能沒有公布當期的毛利數據,但前三季度公司虧損高達65.05億元。
由此,受行業波動加劇和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雙重影響,晶澳科技整體盈利能力正面臨階段性壓力。
2025年將會有更多的變數和挑戰等待著光伏企業,內部架構更新換代之下,晶澳科技又能否煥發出營收新活力呢?
04
尾聲
晶澳科技的變陣,是光伏行業寒冬中巨頭求存的縮影。從董秘更迭到組織年輕化,從家族接棒到港股IPO布局,每一步都暗合行業周期律動。
然而,戰略落地仍需直面雙重考驗:對外,需在價格戰與產能出清中穩住市場份額;對內,需在家族控制與職業經理人賦權間找到平衡點。
未來,其港股募資進展、技術量產效率及靳氏家族權力分配動態,或將成為觀測晶澳能否逆勢突圍的風向標。
光伏行業的洗牌仍在繼續,晶澳的變陣,或許只是這場持久戰的開端。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業新進展。市場與項目咨詢、人才服務、決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 XINLIU -
喜歡就獎勵一個“”和“在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