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甲辰年的日歷本上,已經撕掉了最后一張,預時著2025年又將啟程。新一輪的開始,證明自己的年齡也又漲了一歲,畢境稍有感嘆,無意的下意式地匆匆寫了幾句:
人生匆匆不記年,唯有書畫可傳流。
猛然回首一聲嘆,周甲虛渡竟芒然。
每臨年節,總要返回浙江老家慈溪過年,這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想念,更重要的是我的根就在那里,生我養我的故地。交流起來直接用方言,覺得挺接地氣的。若閑時在家翻翻畫冊、看看書,或在畫案前涂鴉一下蘭竹圖以消遣時光,偶有與兄弟們見面做個留念。欣有所遇,今年春節期間,慈溪畫院與溪上蘭花研究院共同舉辦了“蘭言蘭語--乙巳元宵雅集”,共展出各類名貴品種蘭花百余盆,受此啟發,余把盆中幽移栽到山澗崖壁、溪邊小徑或靈石底下的畫面中,使其遠離紅塵俗事,尤顯“幽姿淡雅無言處,石意蘭心共一魂”的意境。奮筆數日,創作了一批芝蘭靈石系列,盡展崖壁凌空的狀態。
從正月十六日返京后,又創作了此類題材的畫作,并整理了一下老家帶來的和現在的詩畫作品,大約可以整理編印一本畫冊,其中有一首題畫詩中寫道“幽谷深處多寂寥,遠離紅塵少煩惱”之句,即取畫冊名為《幽谷深處--羅水其乙巳詩畫選》第一輯。大概意思是想表達那幽谷之中,蘭花靜默綻放,靈芝悄然生長,靈石默默守候,一切皆是如此寧靜而祥和。而這份寂寥,卻也蘊含著一份難得的清靜與自在。在這喧囂的塵世之外,幽谷仿佛是一片凈土,讓我們得以暫時忘卻煩惱,找回內心的寧靜。蘭花之幽香,靈芝之靈氣,靈石之堅韌,都在這寂寥中彰顯出它們獨特的魅力,引人們去品味、去感悟。或許,正是這份寂寥,讓幽谷中的一切更加珍貴,讓人們更加珍惜每一次與之相遇的機會。愿我們都能在這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幽谷,享受那份難得的寧靜與美好。
前日決定要編印時,立馬想到了欲請恩師悅石翁題寫書名,聯系后,向先生說明畫冊題書名之事,答曰“現人在海南,返京書”。沒想到昨夜先生就題寫了“幽谷深處”四字,由老鄉劍銀師兄拍照后,用微信先傳給了我,讓我甚為感動和感謝!匆匆提筆,把心中要說的和想要表達的感覺,落在紙上,以為序也!
2025年2月20日
羅水其寫于燕京觀云樓
圖一 芝蘭浴日圖 設色紙本 44×96cm
譯文:新歲初開筆,芝蘭繪錦屏。幽姿含曉露,靈氣映朝輝。不與群芳競,偏宜獨秀馨。愿將清雅意,長伴世間情。乙巳正月初元試筆,作芝蘭浴日圖,浙東七郎羅賽琪寫于溪上。
鈐印:浙東七郎(朱文)、奇峰寫意(印臥白文)。
圖二 幽谷自芳圖 墨色紙本 44×96cm
譯文:幽谷無人跡自芳,芝蘭吐艷映斜陽。清泉石上聲如樂,鳥語花香入夢鄉。乙巳正月初二日,浙東七郎羅賽琪寫于溪上萬竹山莊。
鈐印:奇峰翰墨(白文)、羅賽琪印(朱文)、此間能靜坐何必在山林(白文)。
圖四 山高云端圖 設色紙本 44×96cm
譯文:幽谷芝蘭秀色長,清風送遠暗香揚。山高云端心自靜,水清月流夜未央。乙巳正月初三日,浙東七郎羅賽琪寫于溪上萬竹山莊南窗下。
鈐印:奇峰翰墨(白文)、羅賽琪印(朱文)、筆補造化天無功(朱文)。
圖十七 芝蘭并秀圖、墨色紙本、68×34m
譯文:芝蘭并秀,乙巳元宵后三日,奇峰羅賽琪寫于溪上萬竹山莊。
鈐印:奇峰寫意(白文)、羅水其印(朱文)、常恨世人新意少(白文)。
圖十九 蘭竹菊梅圖 墨色紙本 35×35cm×4
譯文一:芝蘭并秀,阿賽點花蕊、柏林寫葉題。
譯文二:春風得意,乙巳正月,賽琪、四明野史合作。
譯文三:菊石延年,柏林賽琪合寫。
譯文四:清供圖,阿賽、柏林合寫于乙巳元夕后一日
鈐印:百林大利(白文四印)、羅水其印(朱文四印)
圖五十二 翠姿露香圖 墨色紙本 89×29cm
譯文:幽谷芝蘭生, 清芬自絕塵。翠姿凝(玉)露,香氣漫松濱。蒼柏盤虬柏,靈石蘊太真。何需問方外,云鶴共逍遙。乙巳春二月朔三日,奇峰羅水其寫于燕京。凝下一玉字,奇峰補題。
鈐印:羅水其(白文)、奇峰詩畫(朱文)、詞人多膽氣(朱文)、奇峰(朱文)。
圖五十三 靈石叢蘭圖 墨色紙本 96×44cm
譯文:靈石叢蘭, 水琪老兄畫蘭, 岑其補石并題于京。
鈐印:大德岑其(朱文)、甬上羅氏(白文)水其翰墨(朱文)、浙東羅氏(白文)
圖五十四之二 石苔瘦影圖 墨色紙本 44×96cm
譯文:石苔侵瘦影,蟾魄洋寒潭。幽谷瑯玕吐,空林鶴夢酣。風來香暗渡,露重蕊低簪。欲掬冰輪凈,心隨秋水潭。乙巳二月朔日,奇峰寫于觀云樓。
鈐印:羅水其(白文)、奇峰詩畫(朱文、佛像(押朱文)、詞人多膽氣(朱文)。
圖五十五 幽谷深處圖 墨色紙本 96×44cm
譯文:幽谷深處,二0二五年三月四日,客在京華觀云樓即興畫石,水其兄補蘭,題記留念,岑其。
鈐印:羅水其(白文)羅賽琪甫(朱文)、浙東羅氏(白文)
圖五十七之一 幽谷深處圖 墨色冷金紙 136x34cm
譯文一:峭壁巍峨接碧天,江流浩蕩繞山前。芝蘭幽谷藏清雅,風送馨香意自綿。乙巳驚蟄后二日,浙東七郎羅水其寫于燕京觀云樓中。
鈐印:羅水其(白文)、羅賽琪甫(朱文)、不祁多積多文以求福(朱文)。
封底作品 山澗清氣圖四屏 墨色冷金紙 136x34cm x4
譯文一:山澗清幽蘭自生,淡然靜雅韻含情。風搖翠葉花凝露, 守得山林意安寧。浙東七郎羅水其寫于燕京觀云樓中, 時在乙巳雨水前一日, 春節返京后所作第一件矣, 寫此記流年。
鈐印:奇峰寫意(白文)、羅水其印(朱文)、不仙不佛不封侯(白文)
譯文二:山澗幽姿韻若仙, 蘭香裊裊繞嵐煙。素花靜綻無人賞, 獨守清心歲月憐。乙巳雨水前一日, 返京后第二件。浙東七郎羅水其寫并題于燕京觀云樓, 時虛甲六十矣。
鈐印:甬上羅氏(白文)、水其翰墨(朱文)、筆補造化天無功(朱文).
譯文三:深谷蔥蘢護玉蘭, 風輕云淡意猶閑。幽懷暗許山林靜, 香漫千谷歲月安。乙巳雨水, 春節返京第三件矣。奇峰羅水其寫并題于燕京觀云樓中。
鈐印:羅水其(白文)、奇峰詩畫(白文)、此間能靜坐何必在山林(白文)
譯文四:幽蘭潛隱澗崖邊, 綠影搖風意渺綿。不羨繁花塵俗遠, 清香暗送歲時遷。乙巳雨水, 返京后四件, 浙東七郎羅水其寫并題于燕京觀云樓中。
鈐印:奇峰翰墨(白文)、羅賽琪印(朱文)、詞人多膽氣(朱文)
后記:回顧這人生,從二00六年八月,正式定居燕京后,走過在紫京城的這近二十年間中,一路走來有艱辛、有愉悅、有失落、有少許收獲?最有幸的是寓京后結識了倆位恩師。第一恩師是在二00七年結識的,故宮博物院原書畫組組長潘深亮先生,引領我古代書畫的收藏理念和考證要領。第二位即是吳悅石先生,相識于二0一八年五月二日,也是經友人介紹在硫璃廠西街清秘閣第一次見面,相談之下深知先生知識之淵博,畫藝之精湛。同年九月領入到中國國家畫院,求讀于恩師工作室高級研修班。在此其間,受先生言傳手教,終身享用。
本畫冊也是一時興起所編,主要以芝靈、靈石及懸崖山谷中的蘭花為素材,共選用五十九件作品(系列作品、以一件計)。試圖透過筆墨與色彩,捕捉自然界中最為純粹與靈動的美。蘭花以其高潔與幽雅,象征著君子的品格。靈芝作為傳說中的仙草,蘊含著長生與祥瑞的寓意。靈石則以其堅韌與沉穩,代表著大地的力景與恒久。懸崖邊的蘭花,則在險峻中綻放,展現了生命的不屈與玩強。每一幅拙作,都是對這些自然元素的一次深刻對話與探索。我想透過這些畫作,不僅能夠傳達出對自然之美的贊嘆,更能夠激發觀者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與對和諧共生的追求。
在那幽靜的山谷之中,沒有塵世的喧囂,沒有繁瑣的事務,只有清新的空氣、寧靜的環境和內心的平和。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可以放下所有的包袱,讓心靈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養。不用再去擔心那些瑣碎的事情,也不用再去應對那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只需要靜靜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真諦。當然啦,雖然我們不能時刻都遠離紅塵,但偶爾給自己放個假,去一個思想安靜的地方度度假,也是很不錯的呢!
將要在印刷前夜,又匆匆寫此后記和所想到的,在此,要感謝榮寶齋書法院院長王登科兄,為余題寫拙詩七言書法。同時參與創作合寫的,有鄉兄黃柏林和鄉弟岑其來京時與合寫并題字的部分作品,在相亙交流中受益良多。同時也希望,這本小小的畫冊能夠成為一架橋梁,連接人與自然、連接過去與未來,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這份大自的饋贈與啟示。最后,愿每一位翻開這本畫冊和詩文的朋友,都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與力量。
謹以此詩畫冊,獻給所有愛好自然與藝術的朋友們!
乙巳驚贄后三日
羅水其寫于燕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