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將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8歲時就進少林寺習武,并練就了一身好功夫,曾經在少林寺大比武中戰勝過榮獲三連冠的大師兄魯本深。
在延安時期,許世友聽說有一位紅軍女將,功夫十分了得,讓敵人聞風喪膽,于是他邀請這位女將來比試一下。
這位女將收到戰書后說道:“比就比,誰怕誰?”
在熱烈的掌聲中,兩位武功高手展開了一場對決。
對決開始后,你來我往,幾十個回合下來不分勝負,讓戰士們看得大呼過癮。
最后,許世友主動停手說:“女俠果然名不虛傳,我認輸!”
何子友(1913-2016)
這位紅軍女將,名叫何子友。
1913年,何子友出生于四川蒼溪,由于家貧,她很小的時候就被家人送到武館做雜役。
何子友在干活之余,每天就是觀摩師傅們練武。耳濡目染之下,何子友對武術產生了濃厚的 興趣。
有一天,她對武館大師傅李德源說:“師傅,我很想學武,您能否教教我?”
李德源以“排五毒殛手”的絕活聞名于武術界,這種功夫民間稱為“五毒死手”,其實戰威力極強,常常能一招制敵,孫中山的兩個女保鏢就曾靠這手絕活生擒刺客。
武館一般不招收女弟子,但李德源考察一番之后,發現何子友身手靈巧,而且力量很好,很具武術天賦。
于是,他破例招收了這位女弟子,并收她為義女。
見到大師收她為徒,何子友喜不自禁,連忙向師傅跪地致謝。
按照師傅的要求,她先從基本功練起,一年之后才開始學習武術。
等她掌握了“齊魯十二路潭腿”、“雕志保陽插地花”、“鸞鳳和鳴陰陽術”等武術絕活之后,李德源才開始教她“排五毒殛手”。
為了掌握這一神功,何子友幾乎每天足不出戶地苦練,每天,她天還沒亮就開始練習,晚上睡在床上還在琢磨其中的招數。
幾年之后,她終于將其學成,成為了武當“太和門”第十二代傳人。
此外,何子友還學習了30多套拳術與兵器項目,舞刀弄槍對她來說也是小菜一碟。
何子友學成之后,告別了師傅下山。就在這時,在中國農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何子友加入了少先隊,并成為了隊長。
在實戰中,她的真功夫一次次地讓敵人膽寒。
一天,何子友帶著6名隊員去大地主劉萬財家借糧。
她們一來到劉萬財家門口,就被一群彪形大漢擋住了去路,他們都是劉家的保鏢。
保鏢們一看,原來是幾個小毛孩,不禁哈哈大笑。
領頭的那個保鏢拿起一根又粗又長的大木棒說:“你們只要能敵得過這根棒子,糧食隨便拿。”
何子友一個箭步沖上前,雙手奪過木棒,然后抬起膝蓋,猛地向腿上一磕,“咔嚓”一聲,木棒斷成兩截,保鏢們目瞪口呆。
領頭保鏢不服氣,決定與何子友比試一下武功。
哪知他剛一出手,何子友就使出了“五毒死手”,一招就掀翻在地,半晌無法起身。
于是,何子友帶領隊友成功開倉放糧。
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入川,何子友被任命為紅四軍婦女獨立團偵察連的排長。
有一次,何子友的部隊路過一個山口時,遇到了當地的土匪老大“黑七”。
當時,何子友率領的兩個排一共有100多人,而土匪卻多達500多人。
這個“黑七”也是練過武功的,他說:“你們要過路可以,但是必須和我較量較量,否則就要留下買路錢!”
何子友立刻挺身而出。結果,只用了幾個回合,何子友就使用“五毒死手”的絕殺,讓“黑七”跪在地上求饒,讓紅軍戰士順利過關。
此戰過后,何子友的名聲在川陜一帶的百姓中迅速傳開,并獲得了“紅軍何鐵拳”的美譽。
讓何子友最引為自豪的一次戰斗,是與馬步芳匪軍的惡戰。
當時,何子友率領十幾名女戰士在收容傷員,途中突然遭遇了20多個馬匪騎兵。
大家知道,馬家軍嗜血成性、兇殘至極,讓紅軍吃了很大的苦頭。
這些馬匪騎兵一看,全是一幫女兵,頓時起了邪念,妄想調戲一番。
他們將騎兵分成了幾個小組,并將紅軍女戰士分割開來,騎著馬圍著戰士們轉圈。
何子友被三個騎兵團團包圍,并且揮舞著馬刀,在地上揚起沙塵,向何子友挑釁。
何子友趁他得意忘形之際,接連使出“五毒死手”,猛擊在三匹戰馬的腹部,剎那間,三個馬匪兵摔落馬下,頓時頭破血流,在地上嗷嗷直叫!
紅軍女將中竟然還有武林高手!馬匪的頭目見狀被嚇傻,立刻一溜煙地帶著其他匪兵狼狽逃竄。
因為這次戰斗中的杰出表現,何子友被提拔為副連長。
何子友的一身好功夫,讓她聲名遠揚,但在別人給她介紹對象時,對方一聽說是何子友,馬上打退堂鼓。因為她的這雙鐵拳,讓不少戰士望而生畏。
但是,有一位紅軍將領卻一點不害怕,他就是周子昆。
1937年的一個晚上,在延安的窯洞中,周子昆與何子友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都前來道賀。
毛澤東送了一支鋼筆給兩位新人,并說道:“你們的名字中都有一個'子',真是絕配的雙子星座!”
與何子友交過手的許世友笑著說:“也就你們一方面軍的人不怕死,敢娶何子友,我們四方面軍哪敢啊!”
婚后,周子昆與何子友相處得十分融洽,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然而,美好的日子卻總是短暫。
1941年春天,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身為新四軍副參謀長的周子昆,與副軍長項英一起,被叛徒劉厚總殺害于安徽涇縣赤坑山蜜蜂洞。
何子友得知周子昆犧牲的消息后,懷有身孕的她頓時暈厥在地。
醒來后,她堅強地站起來,擦干眼淚,發誓要用一腔熱血回報黨和國家,完成丈夫未竟的革命事業。
此后,何子友沒有再婚。
何子友與子女
新中國成立后,何子友以滿腔的革命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為國家和軍隊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1985年,72歲的何子友冒著傾盆大雨,來到了周子昆遇難的蜜蜂洞,放聲大哭起來:“子昆,我來看你了......”
晚年的何子友,每天仍然堅持在家中練武數小時,風雨無阻。
家中練武的何子友老人
有一次,幾位戰士去何子友家中慰問,發現她正在擊打一個裝滿石子的大袋子,一位戰士也前去學著打了幾下,結果手被打腫了,疼了半個月。
誰也想不到,這竟然是一位百歲老人的日常運動!
何子友笑著說:“我之所以到現在身體還這么好,全得益于堅持練武。”
晚年何子友與女兒的合影
2016年,103歲的何子友黯然仙逝。
在她的追悼會上,解放軍東部戰區送上挽聯:
戎馬不解鞍一生是女兵,征程千萬里巾幗亦英雄。
何子友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是為黨和國家無私奉獻的一生。
讓我們對這位武功蓋世的巾幗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