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日內瓦與中國非政府組織展開深入交流,圍繞人道原則、性別平等、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和國際合作等議題,共同探討如何加強交流并深化合作。
共話平等和可持續未來
3月14日晚,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中促會)和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在日內瓦協會國際之家聯合舉辦 “非政府組織:讓我們一起聊一下平等和可持續未來” 主題沙龍。
來自中國和多個國家的約50位非政府組織代表、政策制定者、學者和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圍繞氣候行動、社會公平和經濟韌性等議題共同交流創新合作模式,探討可行戰略,旨在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促會副研究員馬菁菁在主旨演講中強調該組織致力于深化與世界各國、地區和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的不懈努力。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亞洲行動代理主任馬克西姆·扎巴羅伊夫介紹了委員會的職責及其在中國開展的工作,并表達了委員會與中國政府深化合作的意愿。他特別提及國際人道法全球倡議,肯定了中國作為六個發起國之一所發揮的關鍵作用。他表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期待中國在國際人道法與和平領域發揮更大影響力,推動各國對戰爭規則的尊重。
此外,扎巴羅伊夫還強調了委員會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特別是在受武裝沖突影響的地區。他介紹了由委員會于2021年發起的《人道組織氣候與環境憲章》。目前,已有463個組織簽署了該憲章,致力于共同應對氣候和環境危機的巨大影響。
中國非政府組織代表訪問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總部
3月12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日內瓦總部接待了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民促會)和陜西多個非政府組織的代表,雙方圍繞性別平等議題展開討論。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亞太地區主任雷古斯?薩維奧主持會議,并指出性別平等和非歧視原則根植于國際法,是實現公正人道行動的關鍵。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會代表還指出,委員會積極參與聯合國的婦女、和平與安全議程,鼓勵各國將國際人道法相關原則納入其國家規劃或政策之中。委員會還在其人道項目中建立針對沖突中婦女等弱勢群體的支持機制,并通過多樣性和包容性政策,推動管理層中的性別平等。
中國民促會代表介紹了機構致力于打造“國際化樞紐”和“走出去平臺”的兩大戰略方向,重點關注性別平等、氣候變化以及全球伙伴關系三個議題。通過開展“促進氣候與性別領域社會組織發展”項目,推動氣候與性別議題融合發展。與會代表對如何在人道救援工作中保證公平性與響應的時效性、人道救援中的性別視角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這些交流不僅加深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中國非政府組織的相互了解,也為未來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01
●第23屆亞太區紅十字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圓滿落幕 中國政法大學首次挺進四強
02
●ICRC在華二十年——東亞地區代表處的前世今生
03
●對于加沙人質問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保持中立——但我們不是旁觀者
04
●科普| 關于戰俘與被拘留者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