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我在北中醫學了八年的中醫,結果到就業之時只能去社區醫院,非常不甘心,又不想回地方,怎么辦?
我同學學西醫,現在可以去阜外等三甲招牌醫院,我感覺好像臉上挨了好幾個耳光。我是不是可以呼吁大家不要學中醫了。我是女碩士,外地戶口。我只是還不甘心就這樣被命運安排。。。
溫暖的小編答復:
先說結論:
完全不要慌,不要喋喋抱怨命運的不公。要尊重中醫學的客觀事實,就是干,三年五年、十年八年,干出名堂,你就出頭了
現在這個時代,你的命運,真不是一個工作單位就能給安排得了的。事在人為,路在自己走。
你學了8年的中醫,而且在同一所院校,在醫療和醫學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帝都,說真的,不可能對往屆畢業生們的畢業去向、薪資待遇、發展平臺,一無所知;不可能直到畢業那一天,收到令你不滿意的分配結果,才恍然大悟;也不可能因為一個分配,就否定過往的艱苦付出,否定這個學科,放棄在最好的青春年華里的8年積累。興許是之前對這方面的動態留意不多,興許是聽見畢業生們的分配不以為意,覺得你將來分配一定會特別好,特別自信。
你要是對中醫不滿,大可以高考改志愿,進校后早早轉專業,退學重考,大學跨校輔修、二專,研究生階段跨考,本科畢業徹底轉行,條條大路都能離中醫遠遠的,完全沒必要付出更多的沉沒成本。
既然走到了這一步,過往不戀,只有想著怎么才能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怎么經營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什么心態崩潰瓦解,勸退中醫學,勸退北中醫這個中醫屆的名校,對你而言都是無用的。難道會因為一句勸退,就能改變你的分配結果,就能去協和去阜外了?因為你一句勸退,北中醫就能招不到考生,這個學科就能被削減、坍塌、撤銷了?
既然能考進北中醫這所國內中醫類最高學府(這個說法不夸張吧),分數肯定不低;堅持學了8年之久,最初肯定是對中醫有追求、有熱愛、有向往的,付出的努力肯定不少。所以,多想想下一步怎么走,才是正經事。
其次,如果你學西醫,分配到協和,干10年你就是協和水平;分配到縣醫院,干10年你就是縣醫院水平,像junyi分配到基層連隊,除了開感冒藥和下多喝開水的醫囑,連手術刀都碰不著,開手術的對象都沒幾個,幾年下來基本自廢了醫學院的武功。
西醫學生太多了,數得上的大三甲是有限的,人多必卷。而且成就一個西醫學生,條件太多了。工作平臺的軟硬件條件,包括招牌名聲、口碑、病源、設備、儀器、技術、藥品,還有同事之間、師生之間、上下級之間的競爭(手術臺是有限的,做實驗發論文也是要搶實驗資源和臨床案例的,晉升僧多粥少搶破頭),工作前幾年的規培輪科室也很疲憊,最開始的高強度低收入也讓很多人堅持不下來,完完全全不輕松。分配到不同醫院、不同學科和科室,境遇都大不相同。
但你不一樣啊,學中醫,靠的是什么?自己的悟,臨床的積累和體驗,工作之余沉下心來的鉆研探索、各地同行的交流、老中醫老師傅的指導。對平臺(你的工作單位)的依賴性,反倒是很小的。而且,積累到一定程度,你脫離平臺單干的幾率很大。
學中醫的,可以在公立的中醫醫院,可以在大型三甲的中醫門診,可以去同仁堂固生堂等等大藥房,甚至自立門戶。只要你功底深厚,個人口碑樹立起來了,治某個病你就是大拿,不夸張的說,哪怕你在深山老林里,都有人慕名而來。年齡歧視、中年職場危機?不存在的,只要你體格好,堅持看診到99,人人尊稱你一句X老。到時候你就是你自己的單位,自己的平臺,自己的招牌了。
反觀西醫,西醫生有西醫生的辛苦和不自由,即使是協和醫學院的高材生,即使是協和的名醫,出來獨立執業可以做醫療投資,可以開醫藥公司,甚至轉行,但你聽說誰獨立開個醫院自己干手術的?
另外不要小瞧了一線城市的社區醫院。單位不大不出名不要緊,弄上編制,弄上北京戶口,才是正經事(心思放在這上面,多打聽)。此外心無旁騖就鉆研業務,拜訪名師,潛心琢磨。你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平臺不會對你掣肘,反而因為體量小,規矩少,省心很多;而且小單位的年輕人,北中醫的碩士高材生,更容易受重視,領導同事多給你指指路,進步快得很。
再說了工作單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先進去,占編制,然后慢慢升遷調動;等工作穩定了,業務熟練了,開始成家立業,開始享受家庭生活,享受人脈和名譽回報。我認識的一位中醫朋友,從省級中醫藥大學畢業,一開始在特小的一家醫院開始干起,不急不躁的抄方子,上課,學抓藥,甚至自掏腰包去外地請教名師。厚積薄發不是白說的,爆發在畢業五六年之后,被上海同仁堂聘請,診費也隨著患者認可度的提升而越來越可觀,還結交了各界人脈,從十來歲就矢志學中醫,終學有所成。
學醫的特點是大后期,前期學制長,難度大,回報晚。職業初始階段比較艱難,等克服了瓶頸和平臺期,享受學科紅利的階段是在后頭。往往是屏息凝神、不焦不躁、沉得住氣的人才能贏。
另外多說一句,你現在即將走出校園,走向職場,要學著以成年人的身份開展工作,經營生活,就要試著體驗成年人的世界和運作規則,不要始終抱著學校時的競爭比拼的心態。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同學不是你的競爭對手,是多個朋友多條路。不要把他人的成功換算成自己的失敗,認為別人去阜外就是成功,自己去社區醫院就是失敗。
過幾年后,工作單位只是一個標簽,你們要權衡工作壓力、發展機會、婚姻家庭、個人成長、生活樂趣,各個方面。越往后走,人本質上追求的是自身的幸福感、價值感、成就感、滿足感。這些東西沒有外顯的指標和客觀衡量的標準,況且人各有志,各有所需。最后誰會成功,誰會幸福?不一定是畢業分配最光鮮亮麗的人,而一定是妥善地經營好自己的人生路,不急不躁不怨不念,心滿意足的人。
將來你的同學分配在各地,鉆研各個醫學細分學科,放到5年、10年、20年的人生尺度里,就是你寶貴的人脈。學醫是長職業周期的,指不定將來哪個同學,能跟你互相推薦病源,交流研討,合作寫論文申基金啥的。務必想開點~
各種中醫朋友們,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想說的嗎?評論區一起聊聊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