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目前頭部的酒店集團大都起步于2000年,上海錦江酒店集團的歷史在前面有詳細描述過。錦江依靠收購維也納酒店集團、鉑濤酒店集團、麗笙酒店集團、盧浮酒店集團等,一躍成為全球第二的酒店集團。
在收購上面,錦江從來不吝嗇,前后總共花費了400億左右的資金。其中收購鉑濤花費120億左右人民幣,收購維也納前后20億左右人民幣,收購麗笙酒店集團和盧浮酒店集團共花費33億左右美元,以及還有一些小型收購等。
華住除了收購德DH(意志酒店集團),在國內最大的一起收購則是對桔子水晶酒店酒店的收購。這筆收購共花費36.5億人民幣,進一步豐富了華住旗下的品牌矩陣。
首旅集團對如家酒店集團的收購則是一場提前有預謀的戰役,2015年這起收購交易金額達到110億。
從這個時期開始,國內酒店集團呈現錦江、華住、首旅如家三巨頭齊頭并進的時代,三巨頭擁有國內連鎖體系酒店的半壁江山。
如今市場上的酒店集團,還有一些新興力量,如亞朵集團、君亭酒店集團等,這些集團目前都已經上市。這些新型力量其本身的價值點在于對差異化的理解和產品的創新,這是他們成功的基礎。
未來將會出現更多集團間的游戲,正如戰國時期的連橫合縱之術,未來將是集團間的戰役,互相掣肘,互相進攻,互相競爭,又可能互相合并。正所謂上演天下“連橫”“合縱”之術。
所謂“連橫”“合縱”之術是戰國時期戰略縱橫家的外交策略。從字面上來講‘南北為縱,東西為橫’。從現實中來說,“合縱”是幾個弱國聯合起來抗衡強國,主要是齊、楚、燕、趙、韓、魏等六國南北縱向聯盟聯合對抗秦國。
“連橫”則為秦國這個強國聯合拉攏或脅迫謀個弱國以攻擊其他國家,“連橫”從地理角度上講是國內東西方向的諸侯國互相聯合。當然這些縱橫術的運用背后有很多核心人物的推動,如主推連橫術的秦國丞相張儀,而合縱術的代表是蘇秦。
無論結果如何,“合縱”與“連橫”都是中國第一次天下紛爭、百學爭鳴的一次國家間的大膽嘗試。當然從結果看,合縱率先消亡,秦國更多的將連橫作為攻伐六國的一種緩和喘息手段,爭取時間空間,穩住一方攻伐另一方,也是破局瓦解合縱術的一種絕佳手段。
天下紛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戰國時期確實是中國第一次的思想崛起百家爭鳴時代,儒家、道家、法家等幾大影響中國數千年的學術思想在那個時期形成,可謂是一種空前的思潮創造時期。
商場如戰場,行業發展亦是如此。合縱與連橫在世界歷史發展史上也是一種常用的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到后來冷戰美蘇爭霸,到目前局部紛爭與貿易、經濟、軍事等的競爭,都是連橫合縱術的最佳運用。
從世界格局來講,每一次世界大的外交格局轉換,都是“連橫”“合縱”術的運用與實踐。
如冷戰蘇美兩大陣營的對抗,后來中蘇關系破裂使得中美建交,開啟了中美十年蜜月期。再如現在的金磚國家組織、一帶一路等等,每一次的外交大策略都是政治策略家的一種手段。無關其他,政治有時候只講立場,當然在當代,開始講一些價值觀轉向。
“連橫”“合縱”都是國家間、集團間、品牌間的一種利益爭奪與謀求其他方式的一種空間。
而反觀中國近四十年的經濟繁榮發展,正所謂商場如戰場,每一種業態與生態的起伏,最后都變成了品牌的競爭。每一種新產業的興起,都是從爭搶紅利到互相蠶食存量,最后形成新的格局,這是商業及所有行業發展的必然。
中國酒旅行業三十年,也是一部精彩的戰場發展史。當然這個過程也經歷了從零開始探索;瘋狂市場爭奪;最后進入存量爭奪;進而大魚吃小魚、小魚之間的合并融合。
在三十年的連鎖酒店發展競爭中,出現了上百家酒店集團和品牌。如今市場格局基本已經形成,國內從過去的三巨頭到如今主要的競爭巨頭為錦江和華住之間展開,其他一些集團分別在不同的市場進行的搜索拼殺。
這些大集團的形成,早期也是靠著攻伐掠地和大魚吃小魚兼并而來。從錦江和華住的收購案例來說,整個收購周期高峰在2015-2018年這個期間,這個周期也是中國酒店業的頂峰期。
這從術的角度來講也是一種“合縱”,而到目前這個階段,華住與錦江更多的需要扮演的是“連橫”的領導者角色,只是目前還未形成自己的體系。
如今的市場格局是兩巨頭之下星羅布局一些較大的集團以及無數的小品牌。正如戰國中期,秦與齊并列兩大強國,燕趙楚等國組成了第二陣營,還有若干更為小的諸侯國。目前的酒店連鎖品牌體系內,全國性的品牌基本格局已經形成,未來其他新興品牌很難撼動。
在今年的連鎖發展市場、華住、錦江、亞朵等上市頭部集團形成了牢牢的主動權,其他形成了市場互補的第二梯隊,還有一些中小區域性品牌。
市場上還有兩個板塊,一個國際品牌,另一個是另類OTA旗下的翻盤品牌,目前市場基本就是這幾種勢力構成。
所以如今的市場存在著各種可能,如果我們把大集團收購小品牌視為“連橫”,則這種可能經常在發生······
目前的大集團都是靠收購和自我發展形成巨頭。而區域性的品牌若想快速跑出來,在如今的市場背景下,難度已經非常大。但“合縱”之術戰略是個極好的方式。
品牌間的“合縱”更多的是一種互相合并的一種謀略,當然既然是兼并,就需要其中一方是金主,考驗的是品牌背后的實力。
實際在當下,兩種力量在實際進行著“合縱”的事情以及具備這樣的實力。一是地方國企平臺,以區域為中心,逐漸吞并整合更小的品牌及項目,形成強區域性品牌。這股力量在未來會形成一股合力。當然也有一些問題制約,就是體制問題、人力問題等,但在實力角度更具有優勢。
第二種勢力則是以攜程、同程為代表的在線旅游企業,依靠自身強大的現金流和容量優勢,正在成為當下一股重要力量。
攜程旗下的麗呈系列如今整合的小酒管公司數十家之多。而同程旗下的藝龍酒店平臺,則依靠收購、合資、整合等方式納入了非常多的地方小品牌,正在揉成一個大的集團雛形。
而地方性民營小品牌其實大都會被集團吞并,無非是想賣多少錢。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小品牌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不可否認的是大集團的收購也會越來越謹慎,價碼越來越低,體量太小的品牌對于大集團來說價值不是很大。
除了大小集團各個品牌間的吞并合作外,是否還具有真正意義上的“連橫”“合縱”合作方式?
當然存在,只是這種合作的粘性度和價值不高,但也需要嘗試。如最近的中旅酒店和君亭形成會員打通合作;此前明宇和綠地酒店的合并;藝龍體系對其他中小酒管的整合;還有一些聯盟性質的合作方式,都旨在推動中小品牌通過抱團形成更為強大的競爭力。
目前國內酒店集團格局還未形成強大的扭矩和整合力,數百品牌的互相攻伐擠兌。正如戰國中初期那樣,未來的連鎖酒店市場一定是強者恒強,頭部品牌齊頭并進的格局。
參照美國市場,幾大酒店集團都有自己的優勢區域,市場蛋糕基本已經分完,自己經營自己的領域就好。而我們還處于品牌與集團建設的初期,還需要很長都有一段路要走。
但各種合樣的“連橫”“合縱”之術將在酒店業不斷上演,起新品牌的難度越來越大,未來逐步形成幾家獨大各自運營的市場格局。
而我們在規模化的最后幾年階段,未來的品牌優化和自我體系完善會優化掉很多品牌。以后不需要太多品牌,不需要太多集團,希望中國市場早日形成自己的五大國際集團,能真正實現自強自大,從而走出去在世界范圍內形成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