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委會第144次全會在希臘古奧林匹亞舉行開幕式,3月19日至21日在希臘納瓦里諾舉行會議,20日選舉產生新主席,最終41歲的科絲蒂-考文垂當選。
2013年9月10日,巴赫當選第9任國際奧委會主席,2021年3月10日連任,任期至2025年結束。2024年8月10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42次全會上,巴赫表示自己不再尋求繼續擔任主席。
今年2月底,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同意接受巴赫辭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申請,該辭呈自2025年6月23日生效,新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則將于2025年6月24日接任。3月19日,巴赫被授予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稱號。
3月19日至21日,國際奧委會(IOC)第144次全會在希臘西南部的納瓦里諾海岸度假村內舉行,選舉產生第十任主席。
談及繼任者時,巴赫表示提出了兩個要求,首先要始終把運動員置于奧林匹克運動的核心,其次是要保持奧林匹克運動的團結。
而本次參與競選的共有7人,其中歐洲4人,分別是國際奧委會副主席小薩馬蘭奇(65歲,西班牙)、世界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68歲,英國)、國際自行車聯盟主席大衛-拉帕爾蒂安(51歲,法國)和國際雪聯主席約翰-埃利亞施(63歲,瑞典和英國雙重國籍);亞洲2人,分別是國際奧委會執委費薩爾-侯賽因(61歲,約旦)和國際體操聯合會主席渡邊守成(66歲,日本);非洲1人,國際奧委會執委、運動員委員會前主席柯絲蒂-考文垂(41歲,津巴布韋)。
去年12月,7位候選人公布了各自的競選綱領。今年1月,他們在洛桑向全體委員作閉門陳述,這是投票前唯一一次當眾闡釋其個人競選主張的機會,本次全會期間他們將不再進行其他形式的陳述。
按照規則,投票采取逐輪淘汰制:即每一輪如有人獲半數以上票便勝出,否則得票最少者被淘汰;若出現得票最少者平票,則對平票候選人啟動特別投票,決出一名被淘汰者。若最后一輪投票中僅剩的兩名候選人得票數相同,則將加投一輪,獲得多數票即勝出。若加投輪仍出現票數相等,巴赫與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協商后,將行使其決定性投票權。
最終,41歲的考文垂當選。作為7位候選人中的唯一女性,她同時也是7名候選人中最年輕的。在國際奧委會130年的歷史中,九任主席均為白人男性,其中八人來自歐洲,美國人艾弗里-布倫戴奇是唯一的例外,因此,考文垂也成為國際奧委會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首位來自歐美之外地區的主席。
1983年出生的考文垂曾是一名杰出的游泳運動員,參加過5屆奧運會,獲得了7枚奧運獎牌,是非洲體育的現象級人物。2016年退役之后,考文垂從2018年開始擔任津巴布韋體育部長至今,此外,她自2013年起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是國際奧委會達喀爾青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和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
考文垂認為,地緣政治是國際奧委會當前面臨的頭號挑戰,時刻保持中立態度將至關重要。此外,面對收入增長的挑戰,考文垂提出在科技驅動的時代,需要開拓新市場,通過“更靈活的溝通方式”吸引年輕一代,通過社交媒體、電競等年輕人熟悉的平臺傳播奧運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