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輔導員工作做成藝術
這位95后設計師的“非典型”輔導員之路
“環境設計碩士做輔導員是不是專業不對口?"
成都錦城學院和平大樓東609辦公室,文學與傳媒學院輔導員宋祎璇記錄完第332份心理訪談筆記,筆尖在"色彩情緒療法"處劃出星標。
面對疑問,宋祎璇笑著翻開工作筆記——
精心繪制的學生成長動線圖、用蒙德里安色塊標注的情緒檔案……
七年前在川師美院描摹空間結構的女孩不曾料到,那些關于功能、形式、美學的思考,終將在輔導員的工作臺上綻放新芽。原來,她把七年藝術修煉化作了育人匠心。
宋祎璇
文學與傳媒學院輔導員
團總支副書記
河北石家莊人,中共黨員,碩士
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
所帶專業:2024級漢語言文學、行政管理
從AI工坊到心靈畫室
95后設計師的“非典型”輔導員之路
重構核心人設
從空間設計師到成長架構師
將環境設計方法論遷移,將“功能-形式-情感”三維設計思維注入學生工作,利用“成長空間營造體系”,把和平大樓東617外的書吧當作“解憂驛站”;定位的“情緒色譜”系統,將多個青春樣本編碼為流動的光譜。指尖輕點,Deep seek開始生成療愈方案——明天該約這位同學去“光影劇場”了,或許《楚門的世界》片段能解開他的心結。從美育傳承者到心靈擺渡人,學生證言:“她總能發現我們自己都未察覺的閃光點,就像藝術品修復師對待珍寶。”
在班級的趣味活動中,老師和同學們圍坐在一起,氣氛輕松而愉悅。大家要玩的是“狼人殺”“我有你沒有”和“擊鼓傳花”等游戲。
“狼人殺”游戲中,同學們迅速進入角色。有的同學平時沉默寡言,但在游戲中卻展現出驚人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冷靜分析,有理有據地為自己辯護,還巧妙地引導大家的思路,讓老師看到了他隱藏的領導才能。有的則展現出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在游戲中更是如魚得水,眼神靈動,言辭犀利。不僅成功地“帶節奏”,還帶動了整個游戲的氛圍,讓大家笑聲不斷。“我有你沒有”游戲開始后,老師和同學們圍成一圈,互相分享自己的獨特經歷。擊鼓傳花時,音樂響起,花兒在大家手中傳遞,平時總是默默無聞的同學,在這一刻,卻成為了全場的焦點。
這些游戲不僅帶來了歡樂,更讓宋老師看到了學生們在課堂之外的另一面。他們在游戲中放松自我,展現出真實而獨特的性格。
宋老師速寫本上新落下一行字:“教育應是永不完工的藝術品。”窗外,幾個帶著數位板的學生正討論著AI參數,他們的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像極了未來教育的草圖紙。
她說
“輔導員不是刻板的規則執行者,而應該是校園生活的首席體驗設計師。我的專業教會我——真正好的設計,永遠以人的真實需求為坐標。”
“用藝術設計解構成長難題,以AI技術重構育人場景——這是屬于Z世代的思政工作新語法。當青春故事遇上參數化設計,我們正在創造教育的無限可能。”
來源 錦彩文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