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內容
擠壓膨化加工對藜麥營養品質影響的研究
藜麥具有“超級谷物”的美譽,是唯一一種能夠滿足人體所有營養需求的單一植物。藜麥含有豐富且平衡的氨基酸,蛋白含量高,富含多酚等活性成分。但由于種子顆粒小、有麩皮、皂苷含量高、味苦的特點,導致藜麥食用不方便、口感欠佳、生物利用度低的問題。因此,選擇合適的藜麥加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擠壓膨化技術是集混合、攪拌、破碎、加熱、蒸煮、殺菌、膨化及成型為一體,能夠實現一系列單元同時并連續操作的新型加工技術,其工藝簡單,能耗低,成本低,具有多功能、高產量、高品質的特點。擠壓膨化產品的營養成分保存率和消化率高,食用方便。因此,本研究采用擠壓膨化加工技術,制備食用方便、風味改善的藜麥米,并結合代謝組學技術分析擠壓膨化加工對藜麥特征營養成分的影響,以優化藜麥的最佳擠壓膨化加工工藝條件,旨在促進藜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嘉賓介紹
宋建新 副教授
沈陽藥科大學功能食品與葡萄酒學院
宋建新,博士,沈陽藥科大學專任教師,特聘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沈陽市高級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功能食品營養和風味,主持遼寧省教育廳課題1 項、主持校企橫向課題3 項以及沈陽藥科大學人才引進(博士層面)科研啟動項目1 項。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科技論文25 篇,其中SCI論文15 篇,授權發明專利2 件。兼任《Journal of Polyphenols》編委、《Journal of Future Foods》《Food & Medicine Homology》《Food Safety and Health》《食品研究與開發》青年編委以及多本中英文期刊的審稿專家。
實習編輯:成都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楊欣瑞;責編:張睿梅
為深入探討未來食品在大食物觀框架下的創新發展機遇與挑戰,促進產學研用各界的交流合作,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動物替代蛋白)及中國食品雜志社《食品科學》雜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雜志主辦,西華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四川旅游學院烹飪與食品科學工程學院、西南民族大學藥學與食品學院、四川輕化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成都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成都醫學院檢驗醫學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西昌學院農業科學學院、宿州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大連民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聯合大學保健食品功能檢測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大食物觀·未來食品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即將于2025年5月24-25日在中國 四川 成都召開。
長按或微信掃碼進行注冊
會議招商招展
聯系人:楊紅;電話:010-83152138;手機:13522179918(微信同號)
為進一步深入探討食品產業在當前復雜多變環境下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并著重關注食品科學、營養安全保障的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研發,貫徹落實“大食物觀”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食品雜志社《食品科學》雜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雜志,將與國際谷物科技協會(ICC)、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湘潭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長沙現代食品創新研究院共同舉辦“第十二屆食品科學國際年會”。本屆年會將于2025年8月9-10日在中國 湖南 長沙召開。
長按或微信掃碼進行注冊
會議招商招展
聯系人:楊紅;電話:010-83152138;手機:13522179918(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