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聚焦于“優質睡眠,健康之源”。這個特殊的日子旨在提醒我們重視睡眠健康。然而,如今睡眠問題已成為許多人的困擾:有人輾轉反側直至天明,有人半夜驚醒后難以再次入眠,還有人白天昏昏欲睡卻夜晚異常亢奮……這些看似普通的“睡不著”,實際上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健康警報。
睡眠障礙——不只是“失眠”那么簡單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困擾?入睡困難:躺下30分鐘仍無法入睡;早醒:比預定時間早醒1-2小時且無法再睡;多夢易醒:夜間頻繁醒來且難以續睡;白天疲乏:即使睡夠時長,仍感到精力不足。西安康寧心理醫院精神科主任指出:“若這些癥狀每周出現3次以上且持續1個月,可能已發展為慢性失眠。長期失眠不僅會誘發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甚至增加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真實案例——那些被失眠改變的人生
01案例
32歲的程序員李先生,由于長期熬夜加班,逐漸遭遇入睡困難,白天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因代碼錯誤導致被降薪。經過我院主任的詳細檢查與評估,李先生被確診為“焦慮性失眠”。隨后,他在我院接受了認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后,李先生的睡眠質量實現了顯著提升。
02案例
45歲的王女士因家庭變故而頻繁早醒,常常在凌晨4點醒來后無法再次入睡,白天情緒低落、食欲減退。經診斷,她被確診為“抑郁伴睡眠障礙”。在院內接受藥物與心理干預治療后,她逐步重建了睡眠節律,情緒也逐漸回歸平穩。
科學應對——從“自我調節”到“專業干預”
自我調節小貼士:
固定作息:每天同一時間上床和起床,周末不補覺;睡前放松:用熱水泡腳、聽白噪音代替刷手機;減少刺激:下午3點后不喝咖啡、茶,晚餐避免過飽;日間運動: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但睡前3小時避免劇烈活動。若上述方法嘗試4周仍無效,或伴隨情緒低落、心悸、頭痛等癥狀,建議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
西安康寧心理醫院精神科門診始終專注于各類睡眠障礙及心理問題的研究與治療。我們匯聚了專業的醫療團隊,他們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先進的診療技術,為患者提供全面、個性化的診療服務。醫院創新性地采用“藥物+心理+物理”多維度睡眠干預方案,通過這種全方位、立體化的治療模式,已成功幫助眾多患者擺脫睡眠困擾,重新找回高質量睡眠,重拾生活的美好與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