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南京六合第二年向龍池湖定點投放龍池鯽魚,被大家稱之為龍池鯽魚“回娘家”。可能不少朋友會有點迷糊,龍池鯽魚本就在龍池湖,怎么現在要從外面往里面投放龍池鯽魚呢?這是什么情況?
據我了解,由于過度捕撈,加上后來龍池湖中放生魚類較多,包括生長能力較強的異育銀鯽等,野生龍池鯽魚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因此前些年龍池鯽魚的年產量從高峰時的9000斤,迅速下降至不足300斤。且野生龍池鯽魚品質退化嚴重,魚越來越少、越長越小,甚至一度在龍池湖內難覓蹤影。
后六合為了保護這個珍貴品種,在2017年果斷成立南京龍鯽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專門負責龍池鯽魚提純復壯、繁養技術研究與示范工作。
當時從龍池湖捕撈鯽魚989尾,這還是兩個月內每天用機動漁船底拖網作業十幾小時的結果。通過基因測序,僅有124條是純種龍池鯽,而最終活下來的雄魚只有9條,可以說差一點龍池鯽魚就要和我們徹底說拜拜了。
后來的結果自然是成功的,而保護和培育的地點并不在龍池湖,最開始是在城北的養殖基地,后來六合又在孔家灣附近開辟了龍池鯽魚繁養基地。根據公開報道,截至2023年,龍池鯽魚的年產量已經達到了10萬尾,這才有了后來龍池鯽魚“回娘家”這么個事情。
上圖:江蘇省農業農村廳
據了解其產業初期預期的年銷售收入超2500萬元,解決當地農民就業預期超200人,人均年新增收入超萬元,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六合成功且圓滿的完成了對龍池鯽魚的保護性工作,保留住了這個珍貴品種,這一點非常棒,也很及時,后面的重點就是真正的商業化開發與產業規模的形成。
鯽魚消費市場
而要實事求是的探討龍池鯽魚的商業化之路,就需要對整體的鯽魚消費市場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據我了解,鯽魚產量的大頭主要有異育銀鯽(含中科系列)、彭澤鯽、湘云鯽(工程鯽)、方正銀鯽等。
以異育銀鯽為例,根據中科院物理所的描述,“中科3號”和“中科5號”占鯽魚主養區產量的70%左右。相當于我們每食用10條鯽魚,就有7條源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團隊。
以2022年鯽魚總產量284.95萬噸為參考數字,按照七成的比例,就是約199.5萬噸,產量很大。彭澤鯽,光彭澤縣一個區域,2024年的年產量就達到了2.9萬噸。
龍池鯽魚目前公布的內容里面并沒有具體多少噸的數字,只有年產10萬尾的描述,這就需要大概換算一下。龍池鯽魚正常長到6-8兩才開賣,我們就按8兩/尾來計算,也就是0.4千克,換算成噸就是0.0004噸,那么10萬尾就是40噸,注意這里只是估算。
可見龍池鯽魚和市場上主流消費的鯽魚品種產量有著巨大的差距。龍池鯽魚雖然完成提純、保護、復壯等工作,但商業化之路畢竟才剛剛開始,所以產量低在情理之中。
另外即便現在龍池鯽魚是從魚塘出來的,但品種依然屬于野生的龍池鯽魚,品種純正。且采用的是低密度養殖環境,采用Ⅲ類及以上水質(如滁河水),并真實模擬原生湖泊環境(種植水草、控制密度)等。而且生長周期較長,長到8兩需要3年,遠高于異育銀鯽、云鯽(工程鯽)這些常見的消費型鯽魚品種。
龍池鯽魚現狀
個人認為首先還是得先把基礎的產量做上來,雖然龍池鯽魚先后入駐多家知名酒店和盒馬鮮生南京、上海、杭州門店,但這個產量注定和普通消費者沒有太多交集。
一方面相較于普通鯽魚確實比較貴,¥49.9/400g(八兩)的單價比桂魚(鱖魚)都還要貴不少。
要知道市面上隨處可買到的鯽魚,400g-500g的規格不過¥12.8/條,算下來,龍池鯽魚的單價是普通鯽魚的近4倍。
另一方面,即便很多消費者愿意嘗試龍池鯽魚,但真正想要買到龍池鯽魚卻也并不容易,即便南京本地。
未來與商業化
根據我的理解,我認為龍池鯽魚的優勢主要有:
“逆生長”性,魚越大,肉質反而越嫩;
天然二倍體,與普通四倍體鯽魚和人工養殖的三倍體鯽魚不同,龍池鯽魚可能是一種古老的魚種;
18種氨基酸含量總和高出普通鯽魚1.2-2.2個百分點;
低密度生態放養,天然餌料為主,肉質純凈?,而普通鯽魚常通過投喂飼料加速生長,導致風味物質積累不足?;
龍池鯽魚煮制后湯色乳白濃郁,鮮香物質(如肌苷酸、谷氨酸)含量高,形成層次豐富的“鮮甜回甘”感?,而普通鯽魚湯色較淡,鮮味也比較單一?。因脂肪與蛋白質比例均衡,龍池鯽魚的香氣在烹飪后也更持久?;
龍池鯽魚自?明朝洪武年間?首次成為皇家貢品,并在明清兩代持續受到皇室推崇,尤以清朝乾隆時期的贊譽最為顯著?。這意味龍池鯽魚成為皇家貢品的時間估摸持續了約五百多年,這是龍池鯽魚品牌文化可以重點研究的。
而主要劣勢在于其經濟性較弱,龍池鯽魚的成長周期偏長,到第三年體重才能達到1斤(約500克),難以形成較大且穩定的產業鏈,限制了市場開發,類比汽車或手機就相當于產能不足。
因此我認為,中高端路線幾乎是龍池鯽魚唯一的道路,而這條路線怎么打造呢?我大膽說說我的想法。
依托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優勢,建立龍池鯽魚統一的品牌形象標識體系,通過包裝設計、認證標簽等方式強化消費者認知?。
擴大龍池鯽魚養殖范圍,提高基礎產量,供應過少直接影響市場推廣,口碑再好,供應常常跟不上都是白搭。
針對高端餐飲市場推出“貢品級”禮盒產品,結合歷史文化故事(如明清宮廷貢品背景)提升溢價空間?。并更多使用“龍鯽”指代龍池鯽魚,將其與普通鯽魚區分開,畢竟本身作為一種古老魚種,和普通鯽魚有很大區別。
制定嚴格的品質分級標準(如二倍體基因檢測、養殖周期認證)。
根據龍池鯽魚越大,肉質反而越嫩的“逆生長”特性,突出龍池鯽魚的抗衰老、美容養顏等隱藏屬性,擴大女性群體的認可度。并且可嘗試小包裝,將魚頭、魚眼、魚肚片、魚籽、魚皮等單獨進行加工處理,做成功能性指向性突出的單品,有助于提升產品小而精的屬性,進一步提高商品附加值。
與米其林餐廳、五星級酒店等合作推出定制菜品,比如“無骨龍池鯽魚羹”,還可通過龍池鯽魚主題的“廚王爭霸”、“美食節”等活動,增強龍池鯽魚的曝光度,并進一步強化其高端食材的形象?。
可適當動用生物技術等手段,開發改良品種,這方面可積極與南京本地高校(南農等)或科研院所展開合作。比如開發出無小刺版的龍池鯽魚,這對于提高市場認可度有很大幫助,大幅度增加口感和食用體驗。
可嘗試做高低搭配,原始純種龍池鯽魚主打中高端領域。然后或可通過雜交手段開發龍池鯽魚的走量型變種(如果可行的話),主攻日常消費市場,類似異育銀鯽那種,大幅度提高魚種的經濟性,縮短成長周期,并向全國推廣,直接和異育銀鯽、彭澤鯽展開競爭。
大家覺得,南京六合龍池鯽魚產業如果想做大做強,未來的發展之路應該是什么樣的呢,歡迎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