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耀州區救助管理站以流浪乞討、生活無著以及臨時遇困人員的關愛救助工作為重點,將其作為提升救助管理服務質量的突破口。在構建關愛救助機制、拓展救助渠道、落實幫扶措施以及穩固救助效能等方面,聯合城管、公安等部門精準施策、全力破題,精心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域的城市溫情網。
去年,救助管理站累計救助300名無家可歸人員。其中,288人獲得食宿保障,順利踏上自主返鄉之路,8名受助人員由救助站工作人員護送返鄉;2名受助人員經救助站積極聯絡,實現家屬接領團圓;并為2名身份不明的受助人員尋親成功并護送返鄉。
攜手城管,拓展街面救助“新維度”
長期以來,流浪乞討、臨時遇困人員的街面救助工作存在發現難、救助不及時等難題。耀州區救助管理站與城市管理部門主動破局,建立常態化的聯合街面巡查機制。在此機制下,雙方構建起暢通無阻的信息互通橋梁,救助管理站憑借專業救助知識,城管部門依靠日常街面管理經驗,實現優勢互補,無論是發現流浪乞討、生活無著人員的蹤跡,還是收集臨時遇困人員的線索,雙方都能第一時間交流共享信息,確保救助工作無縫對接,全面提升街面救助工作的及時性與精準度。
近年來,通過攜手城市管理部門,極大地提升了救助效率,讓更多身處困境的人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了政府的關懷。
公安助力,實現尋親返鄉“百分百”
受助人員尋親一直是救助工作中的一大難題,部分受助人員因記憶缺失、精神障礙等原因,難以提供有效身份信息。耀州區救助管理站強化與公安部門深度協作,打破信息壁壘。救助站工作人員通過深入挖掘受助人員碎片化記憶,通過走訪、電話詢問、口音辨別、全國救助尋親網等方式收集線索;公安部門依托先進的人臉、指紋識別技術,對受助人員進行數字化海量比對,同時利用DNA比對技術,為身份不明人員精準尋親,實現尋親成功率100%。
去年盛夏,210國道三號信箱路旁有一名流浪老人,患有輕微精神障礙,無法提供姓名和住址,將其送到精神康復中心治療,一段時間后,得知老人名叫陳某貴,甘肅口音家住禮縣。救助管理站與公安工作人員結合方言特征與戶籍信息,最終成功找到了其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并送其返鄉。
多元合作,構建全域救助“新網絡”
為擴大救助覆蓋面,耀州區救助管理站創新思路,在火車站、長途客運站、華原汽車站及城區11個福利彩票銷售點設立愛心救助引導點,同時在都市家園酒店、驛居酒店、威尼斯酒店、金龍賓館4家賓館掛牌設立“救助驛站”,為臨時遇困人員提供免費的臨時住宿與食物,打造了縱橫交錯、覆蓋廣泛的救助“網絡”。
“救助驛站”掛牌不久,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便接到金龍賓館的電話,告知從三原來銅務工的一名群眾,需要救助,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奔赴賓館,經了解,該男子來耀州務工,然而求職不順利,身上的積蓄也花完了,家中突發急事需要回家,萬分焦急,看到賓館門口“救助驛站”的牌子就進來咨詢是否可以救助;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邊給他準備食物讓他在賓館暫時休息,一邊迅速按照流程為他購買了回家的車票,送他返回了家鄉,讓他在困境中感受到了來自政府與社會的溫暖關懷。
將救助關口前移,顯著提升了救助服務的效率。這充分體現了“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為城市的弱勢群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溫暖。在今后的工作中,耀州區救助管理站將繼續深化協作,不斷完善救助體系,讓流浪乞討、生活無著及臨時遇困人員能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救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