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點“在看”,
如果旅行是一種追尋,
那么在法國,
每一步都可能踩在傳奇女性的
足跡之上。
她們是作家、科學家、政治家、電影人……
她們的故事,
鐫刻在法國的小鎮、街道與博物館里。
今天,跟著小編的腳步,
去看看這些非凡女性留下的印記,
走一走她們曾經走過的路。
? 01 ?
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瑪麗 · 居里
Marie Curie
?Roger Viollet-Ville de Paris
她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也是唯一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1891年,24歲的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背著簡單的行囊,帶著對科學的無限憧憬,從波蘭來到巴黎,進入索邦大學攻讀物理與數學。她沒想到,這座城市將成為她傳奇一生的起點,瑪麗·居里 (Marie Curie) 這個名字終將響徹世界。
?iStock-jewhyte, chris-mueller, Gwengoat
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學院 (ESPCI Paris) 曾是她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分離出釙和鐳——兩種革命性的放射性元素的地方。
?Fran?ois Grunberg-Ville de Paris
現在的居里博物館 (Musée Curie) 前身是1914年落成的鐳研究所,館內至今保留著她的實驗設備和她拒絕為鐳申請專利的聲明。
?Institut Curie
居里博物館
1 rue Pierre et Marie Curie - 75005 Paris
周三至周六下午1點至5點開放
免費參觀!
居里夫人和丈夫長眠于先賢祠地宮,由于身體遭受大量輻射,居里夫人的遺體至今仍帶有放射性,1995年遷葬時,法國動用核防護部隊,并以厚鉛板隔離她的遺體。
?iStock-VitalyEdush
先賢祠
Pl. du Panthéon, 75005 Paris
上午10點至下午6點
13歐/人
? 02 ?
數學界的“花木蘭”
索菲 · 熱爾曼
Sophie Germain
?blog.adafruit.com
有人說巴黎鐵塔上的72位科學界名人中少了她的名字——索菲·熱爾曼 (Sophie Germain),被稱為數學“花木蘭”的18世紀數學天才。
這位數學家和高斯是筆友,出生在巴黎最古老的圣丹尼街 (Rue Saint-Denis),她自小就熱愛數學,但在那個以男性主導的學術圈,女性求知之路異常艱難。數學著作多以拉丁文書寫,她為了看懂理論知識,13歲自學拉丁文,經常點著蠟燭在被窩里徹夜演算。
巴黎圣丹尼門,
由此向南進入圣丹尼街
?iStock-Juanhdez
1794年,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成立,距離她家不足1公里,但由于學校不接收女學生,她不得不借用朋友勒布朗之名投稿論文。
沿圣丹尼街向南500米,圣馬丁街上的法國國立工藝學院(CNAM)正是她曾化名求學的地方。這里還有一個同名美術館——巴黎工藝美術博物館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里面收藏著傅科擺、布萊里奧飛機、1569年羅盤等8萬余件展品,是科學迷們必逛的小眾博物館。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巴黎工藝美術博物館
60 Rue Réaumur, 75003 Paris
周二至周日上午10點至下午6點
周一閉館
全價票12歐,優惠票9歐
包含常設展廳和臨時展覽
她的許多論述引起了當時任教的拉格朗日的關注,后來這位數學大師親自去拜訪他素未謀面的學生,這才知道了索菲的身份,但拉格朗日沒有責怪她,反而對她大加稱贊。
? 03 ?
問鼎金棕櫚大獎的諾曼底女導演
茹斯汀· 特里葉
Justine Triet
?Festival de Cannes
她是法國紀錄片女導演茹斯汀·特里葉 (Justine Triet),憑借電影《墜落的審判》成為戛納金棕櫚獎歷史上第四位女性獲獎導演,她的名字幾乎刷遍了2023年全球各大電影節。
在影片中,皚皚白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小屋,見證了一場關于真相與謊言的拉鋸戰。而在茹斯汀·特里葉的真實人生里,另一座孤獨而冷峻的風景來自她的家鄉——費康 (Fécamp)。
?iStock-dvoevnore
這個被潮水日夜沖刷的阿爾巴特海岸線 (C?te d'Albatre)上的小漁村,白堊懸崖環繞的海濱、長長的鵝卵石海灘與她作品里那種理性克制又暗藏洶涌情感的風格,意外地契合。
這片印象派鐘愛的山海
確實自帶大熒幕的遼闊感,
張弛有度。
?iStock-Photogilio, eyewave
借著費康著名的修士利口酒 (Bénédictine),在如夢似幻的廊酒宮 (Palais Bénédictine) 為每一位女性的旅途舉杯!
?Marie-Ana?s Thierry – CRT Normandie
廊酒宮
110 Rue Alexandre le Grand, 76400 Fécamp
根據季節和預約情況而定
20歐起/人
【參觀需提前預約】
benedictinedom.com
? 04 ?
第一個將女性帶進奧運會的人
愛麗絲 · 米利亞
Alice Milliat
?BNF
當我們回顧奧運會的起源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但其實還有一位奧運之母,是她發起了世界女子奧運會,為女性體育的發展推開了大門。
她就是來自南特的愛麗絲·米利亞 (Alice Milliat),賽艇是她最愛的運動,她曾在塞納河單人劃了80公里,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 Audax 賽艇證書的女性。她還嘗試過曲棍球、游泳和足球等多種運動,帶著對體育的熱忱,1917年,法國女子體育聯合會 (FSFSF) 在她的推動下成立。
讓女性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是她的夢想,在向國際奧委會申請增加女子田徑、擊劍、游泳等項目被拒后,她在1922年的巴黎創辦了第一屆世界女子運動會 (Les Jeux mondiaux féminins),舉辦了四屆。她組織的一系列女性體育賽事最終讓國際奧委會讓步,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設立了五項女子田徑項目,她也是第一位坐在奧運會評委席的女性。
和愛麗絲身上的
運動精神一樣,
她的家鄉南特 (Nantes)
也是一座
散發著自由不羈的活力之城。
?iStock-RossHelen
這是盧瓦爾河匯入大西洋的入海口,歐洲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南特擁有溫暖宜人的氣候和清新的空氣。
?iStock-saiko3p
解鎖南特,
步行和騎車兩相宜。
12 公里的南特藝術之旅 (Le Voyage à Nantes) 步行觀光路線不僅能逛遍城市景點,7-9月還會被各類藝術裝置填滿。
?V. Bauza ; Patrick Albera Petit. ; A. Amiot
吸氧和有氧結合的騎行,也是南特的日常。
?France Vélo Tourisme
租一輛自行車,沿著 La Loire à Vélo 騎行道前行,這條著名的自行車道穿越整個盧瓦爾河谷,中途在布列塔尼公爵城堡 (Chateau des Ducs de Bretagne) 停下,看天看地,看古老的南特。
?Le Voyage à Nantes, iStock-RossHelen
? 05 ?
法國首位舉行國葬的女作家
西多妮 · 加布里埃爾 · 科萊特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 Roger Viollet-Ville de Paris
紀德曾評價她的寫作“無敗筆”,她是法國首位舉行國葬的女作家,一生充滿自由、激情與才情,而她的故事,正是從這座依山而建的勃艮第小村莊開始的。
這座靜謐的小鎮——圣索沃爾昂皮賽 (Saint-Sauveur-en-Puisaye) 坐落在法國中部,雖并不起眼,卻因柯萊特 (Colette) 而聞名。
?puisaye-tourisme.fr
這些房子從山頂鋪展開來,
一直延伸到谷底,
這是一個村莊,而不是一座城市。
柯萊特在作品中,始終帶著對家鄉的深情描繪。
?puisaye-tourisme.fr
這里的池塘、樹籬、蜿蜒小路,還有那座靜靜矗立的老宅,都曾是她筆下故事的背景。
柯萊特故居
Maison de Colette
?Colombe Clier-Puisaye Tourisme
這座老宅,便是如今的柯萊特故居 (Maison de Colette)。鐵灰色的百葉窗、淺色外墻、石板屋頂,庭院里綠意盎然,仿佛時間從未改變它的模樣。
?Maison de Colette
最讓她難忘的是母親的花園,這也是她的第一個課堂。她跟著母親學會了觀察大自然的細節,感知葉子的顫動、鳥鳴與風聲、貓的慵懶與狗的忠誠,這些都成為她后來的創作源泉。
柯萊特故居
10 Rue Colette, 89520 Saint-Sauveur-en-Puisaye
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6點30分
全年開放
03 86 44 44 05
僅限導游陪同參觀,游覽時長1小時15分鐘
科萊特博物館
Musée Colette
由柯萊特的女兒倡議,柯萊特博物館 (Musée Colette) 坐落在在17世紀的維克多-甘德里耶城堡(Chateau de Victor Gandrille) 內,1995年正式開放,現已成為法國國家博物館。
里面展出了許多與柯萊特相關的家具、物品,還有她在巴黎大皇宮對面的私人公寓布置。
柯萊特博物館
Place du chateau 89520 Saint-Sauveur-En-Puisaye
四月至11月開放,
上午10點至下午6點
周二除外
成人8歐,學生5歐,
11歲以下兒童免費
? 06 ?
世界上最早環球航行的女子
珍妮 · 巴雷特
Jeanne Barret
?britannica.com
珍妮 · 巴雷特插畫
18世紀的航海探險隊里,女性是被嚴格禁止登船的。然而,珍妮·巴雷特(Jeanne Barret)卻以驚人的勇氣和智慧,喬裝成男子跟隨法國海軍上將布干維爾(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的探險隊,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的女性。
拉科梅勒村
?villesavivre.fr
珍妮出生在法國勃艮第的拉科梅勒村 (La Comelle) 一個農村家庭,她有著豐富的民間藥理知識,后來成為了法國博物學家康默森管家。1765年,康默森受邀加入布干維爾的探險隊,健康欠佳的康默森想帶珍妮一起,但當時法國海軍禁止女性登船。
于是機智的珍妮將自己的頭發剪短,女扮男裝化名讓·巴雷特,作為康默森的助手登上了 étoile 號。
羅什福爾港口
?iStock-margouillatphotos
他們從法國大西洋的羅什福爾 (Rochefort) 港口出發,在漫長的航行中,珍妮不僅照料康默森,還協助收集、整理和記錄大量植物、貝殼與巖石標本。他們發現了一種紫色藤狀植物,珍妮用海軍上將布干維爾的名字給這種花命名為“九重葛 (Bougainvillea)”。
這種花喜歡陽光,在南法地中海沿岸,人們會用來裝飾街道,籬墻,花園等。
?iStock-J2R, Mimi Price
而她的身份直到探險隊抵達大溪地時才被發現。盡管身份暴露,但珍妮的勇敢仍受到了布干維爾認可。1785年路易十六表彰珍妮為海軍探險隊的貢獻,決定為她提供每年200里弗爾的退休金。
? 07 ?
年少成名的才女作家
弗朗索瓦絲 · 薩岡
Fran?oise Sagan
?tourisme-figeac.com
19歲那年,她以一部處女作《你好,憂愁》(Bonjour Tristesse)轟動文壇,清冷叛逆的筆觸、直白犀利的風格,讓弗朗索瓦絲·薩岡(Fran?oise Sagan)一夜成名。
她的老家在法國西南中世紀小鎮——卡雅克 (Cajarc),洛特河(Lot)與塞萊河(Célé)在這里蜿蜒交錯,賦予這片土地溫柔而靈動的氣息。
?OTGF - L. Berton
這里古樸而寧靜,石板街道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而在老城 Tour de Ville 街的45號,一座19世紀的宅邸靜靜矗立,藤蔓攀附著斑駁的石墻。正是在這座房子里,薩岡度過了她無憂無慮的童年。
?OTGF - N.Andrieu
從圣艾蒂安教堂 (église St-étienne) 出發,沿著環繞小鎮的 Tour de Ville 街走上一圈,古老的石屋錯落有致,小巷間繁花點綴,流水潺潺,在這里靜靜地漫步都很治愈。
?Lot Tourisme - C. Asquier, C. Novello
? 08 ?
歐洲議會第一位女主席
西蒙娜 · 韋伊
Simone Veil
?Communauté Européenne 1980
她是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是賦予法國女性墮胎權的立法者,也是歐洲議會第一位女主席。
?iStock-xbrchx
西蒙娜·韋伊出生于一個世俗猶太家庭,父親是建筑師,母親則熱愛文化。她的家位于尼斯老城區 (Vieux Nice) 的喬治-克萊蒙梭大道50號,靠近火車站,周圍的街區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與傳統。
尼斯老城
?iStock-Kirk Fisher, rglinsky
年輕的西蒙娜在離家不遠的尼斯女子高中學習,1944年3月,在她剛參加完高中會考的第二天,她與家人一起在尼斯被逮捕,隨后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當時的她只有16歲。
西蒙娜·韋伊在集中營度過了漫長的13個月,被解救回到法國后,她沒有選擇被仇恨淹沒,而選擇了勇敢向前。先后進入巴黎法學院和巴黎政治學院學習,并通過司法考試成為法官,堅持為弱勢群體發聲。
巴黎法學院
?iStock-legna69, daboost
為紀念她在促進歐洲團結、捍衛人權和女性權益方面的貢獻,2018年,巴黎第八區的歐洲廣場 (Place de l’Europe) 和同名地鐵站為她更名為“歐洲-西蒙娜·韋伊”(Europe-Simone Veil)。
?Jean-Baptiste Gurliat,
Clément Dorval/Mairie de Paris
無論身處何處,每個女性都是偉大的!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關注并將“想法哥享法妹”設為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