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啟妍)2025年3月,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特色思政課《與你襄遇》再添文化亮色——人民網湖北頻道顧問、著名書法家魏開功親筆為該課程題寫“與你襄遇”四字,以遒勁筆鋒為思政教育與地方文化融合注入藝術生命力。這一題名不僅成為課程的文化符號,更彰顯了社會力量對職業教育思政創新的支持與期待。
課程創新:從地方根脈到育人深耕
作為湖北省首批校本特色思政課程,《與你襄遇》自2024年10月推出以來,便以“汽車思維”重構教學邏輯。課程團隊從“襄”飄天下、薪火“襄”傳、綠滿襄陽等十大維度切入,通過“四步四動”教學策略,將襄陽2800年歷史文化、紅色基因與現代產業轉型案例轉化為育人資源。非遺剪紙課堂中,學生以刀為筆再現《唐詩里的襄陽之美》;場館思政實踐時,大中小學生共演情景劇《永不熄滅的紅燭》,讓蕭楚女烈士的紅燭精神跨越時空;方言猜歌、實景研學等創新形式,更使思政課成為“懂襄陽、愛襄陽、留襄陽”的情感紐帶。
德育碩果:從英雄涌現到社會認可
課程成效在校園內外持續發酵。2024年,智能制造學院學生朱偉華山救人的事跡全網刷屏,其“退12張車票守護陌生游客”的抉擇,被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百余家媒體報道,入選“中國好人榜”候選人并獲評見義勇為類“中國好人”,成為課程育人成效的生動注腳。學校黨委書記余榮寶教授在首講《詩意襄陽》時強調:“課程要培養的是腳踩襄陽熱土、心系家國天下的新時代工匠。”這種理念正轉化為現實——據2024年數據顯示,畢業生留襄就業率同比提升23%,汽車專業人才本地服務貢獻度顯著增強。
翰墨賦能:從文化傳承到價值引領
魏開功的題名之舉,延續了其深耕文化教育的初心。作為《書法報》副主編、湖北省書畫家協會顧問,他長期關注教育領域文化傳承。2024年底,其參與人民網湖北頻道對襄陽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的調研時,曾建言“讓傳統文化成為思政教育的活水源泉”。此次題寫課名,既是對課程“以文化人”理念的呼應,也是對職業教育探索“專業+人文”融合路徑的肯定。課程負責人王啟妍表示:“魏老師的墨寶將成為課程的文化地標,激勵師生在傳承中創新,讓思政教育既有理論深度,更具情感溫度。”
當前,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正以《與你襄遇》為支點,構建“校館聯動”“校際協同”的思政教育生態圈。隨著魏開功題名事件的傳播,這門“行走的思政課”正突破校園邊界,成為展現襄陽職教改革與文化自信的窗口。正如余榮寶書記所言:“當汽車工匠精神遇見千年文化底蘊,必將為現代化新襄陽建設鍛造更多有情懷、有本領的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