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浦項科技大學電子電氣工程系崔秀錫教授研究團隊于3月25日宣布,全球首次成功開發出可自由變形并同時具備揚聲器功能的智能手機型OLED面板。
根據電信號頻率同時實現形狀變形和發聲的可彎曲顯示屏
在當前顯示產業中,可彎曲(bendable)、可折疊(foldable)、可卷曲(rollable)、可拉伸(stretchable)等技術競爭日趨白熱化。然而,這類柔性顯示設備需依賴鉸鏈等機械裝置實現折疊或彎曲功能,導致設備厚度增加、重量提升。若需額外搭載顯示功能必備的揚聲器,設備體積將進一步增大。
在近期的MWC上,行業嘗試通過將可彎曲OLED應用于環繞式揚聲器或為游戲顯示器添加可彎曲功能來拓展其應用場景。但傳統可彎曲顯示技術依賴物理機械裝置施加拉力實現形變,導致即便采用超薄OLED顯示屏,整體設備仍存在體積龐大、靈活性不足的缺陷。同時,其形態變化僅限于簡單的U型彎曲,在需要增強沉浸感的場景中若添加揚聲器,會進一步限制該技術在智能手機等小型設備上的應用。
為突破這些限制,研究團隊創新性地采用了特殊"壓電聚合物致動器"超薄膜技術。該技術既能保持OLED原有的纖薄柔性特質,又能實現顯示屏的多樣化動態形變。當將此薄膜應用于智能手機OLED面板時,僅通過電信號即可使屏幕形態突破傳統U型凹面限制,實現凸面、S型乃至類似舞蹈動作的多樣化動態變形。尤為關鍵的是,通過向同一薄膜發送低頻與高頻電信號,OLED顯示屏可在完成復雜形變的同時,無需獨立揚聲器即可通過自身振動發聲。
研究團隊已成功將該技術應用于實際智能手機OLED面板。測試顯示,顯示屏不僅能實現U型彎曲,還可呈現S型等復雜形態,在完美保持OLED輕薄優勢的同時,同步實現了形態轉換與音頻輸出功能。
崔秀錫教授強調:"這是全球首個無需外部裝置即可同步實現顯示形態自由轉換與揚聲器功能的研究。突破現有可彎曲顯示技術的結構限制后,該成果將為新一代顯示設備、車載顯示、軟體機器人等領域的拓展與商業化應用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譯文
管理員微信:OLEDindustry2
添加管理員微信 > 入群 > 盡情暢聊探討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臺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