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孫權勸學》同步鞏固檢測
初,權謂.(對……說,告訴)呂蒙曰:“卿.(古代君對臣、長輩對晚輩的愛稱)今當.涂.(當權,掌權)掌事,不可不學!”蒙辭.(推脫)以.(用,拿)軍中多務。權曰:“孤.(古代王侯的自稱)豈.(難道)欲卿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為博.士.(官名)邪.(語氣詞,同“耶”)!但.(只,只是)當涉.獵.(粗略地閱讀),見.往.事.(了解歷史)耳。卿言多務,孰.若.(誰像)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才)始就.(從事)學。及.(到,等到)魯肅過.(經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如今,現在)才.略.(才干和謀略),非.復.(不再是)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另外,再)刮.(擦拭)目相待,大.兄.(對同輩朋友的敬稱)何見.事.(明白事理、事勢)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夯實基礎】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2.通假字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邪)同(耶)
含義:語氣詞
3.一詞多義
(1)卿今當.涂掌事(掌管)
但當.涉獵(了解應當)
(2)見.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知曉)
(3)蒙辭以.軍中多務(用,拿)
自以.為大有所益(認)
4.古今異義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研究
今義:治理
(2)即更.刮目相待
古義:另,另外
今義:更加
(3)但.當涉獵
古義:只,只是
今義:轉折連詞,但是
(4)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古義: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
今義:學位名稱
5.重點句子翻譯
(1)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專管經學傳授的學官嗎!
(2)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等到魯肅經過尋陽的時候,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阿蒙了!”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兄長怎么知曉事情這么晚呢!
6.朗讀孫權的話語時,應當采用語重心長(誠懇、循循善誘)的語氣;讀魯肅的話語時,應當采用驚嘆(驚佩)的語氣;讀呂蒙的話語時,應當采用幽默、自得的語氣。
7.孫權的善勸體現在哪里?結合上下文具體說說。
孫權先用“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指出學習的必要性;再用“孤豈欲卿……見往事耳”指
出對讀書目的的看法;最后用“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現身說法,勸呂蒙學習是有好處的。
8.名句背誦默寫
(1)成語“吳下阿蒙”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2)《孫權勸學》中表明呂蒙已經認識到讀書重要性的語句是:蒙乃始就學。
(3)成語“刮目相看”出自《孫權勸學》,其原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下《木蘭詩》同步鞏固檢測
唧.唧.(嘆息聲)唧唧,木蘭當.戶.織.(對著門織布)。不聞機.杼.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唯.(只)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問女何所憶.(思慮、思量)。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軍中的文告),可.汗.大.點.兵.(可汗大規模地征兵),軍.書.(軍中的文書,這里指征兵的名冊)十.二.(表示多數,不是確指)卷,卷卷有爺.(指父親)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愿意)為.(介詞,為了)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從此替爺征。
東市.(集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馬鞍下的電子),南市買轡.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北市買長鞭。旦.(早晨)辭.(離開,辭行)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只)聞.(聽見)黃河流水鳴濺.濺.(水流聲)。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胡人的戰馬)鳴啾.啾.(鳥獸蟲等的鳴叫聲,這里指馬叫的聲音)。
萬里赴戎.機.(戰事),關山度.(越過)若飛。朔.(北方)氣傳金.柝.(古時軍中白天用來燒飯、夜里用來打更的器具),寒光照鐵.衣.(鐵甲,古代用鐵片制成的戰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指上文的“可汗”),天子坐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朝堂)。策.勛.(記功)十二轉.(勛位每升一級叫一轉),賞賜百千強.(有余)。可汗問所欲.(想要),木蘭不.用.(不愿做)尚書郎,愿.(希望)馳.(趕.馬.快.跑.)千里足,送兒還.(回)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外城)相扶.將.(攙扶,扶持);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指女子的艷麗裝束);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磨刀的聲音)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穿(衣))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像云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對鏡帖.(同“貼”,粘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出門看火.伴.(軍中的同伴),火伴皆驚.忙.(驚訝迷茫):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動彈),雌兔眼迷.離.(模糊不清、難以分辨,這里指眼睛瞇著);雙兔傍.(貼近、靠近)地走.(跑),安.(怎么)能辨我是雄雌?
【夯實基礎】
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2.《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收錄于《樂府詩集》。《樂府詩集》是北宋(朝代)郭茂倩所編著的樂府歌辭集。
3.通假字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帖)同(貼)粘貼
4.古今異義
(1)旦辭爺娘去.
古義(離開)
今義(與“來”相對)
(2)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古義(只)
今義(連詞,表示轉折)
(3)雙兔傍地走.
古義(跑)
今義(行走)
5.詞類活用
愿為市.鞍馬
買(名詞用作動詞)
6.一詞多義
(1)不聞機杼聲(織布機)
萬里赴戎機(重要事物)
(2)愿為市鞍馬(買)
東市買駿馬(集市,市場)
(3)將軍百戰死(將領)
出郭相扶將(扶持)
7.重點句子翻譯.
(1)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北方的寒氣中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將士的)鎧甲上。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了,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2)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梳理漂亮的頭發,在額上貼上花黃。
8.《木蘭詩》刻畫了一個怎樣的木蘭形象?
勇于擔當重任,不慕高官厚祿,報效祖國,英勇善戰,孝敬父母,機智聰慧,勇敢堅強
9.理解性默寫
(1)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繁忙、周密有序的預備情形的幾句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2)表現征程遙遠、木蘭身手矯健的詩句: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3)表現戰地生活寒冷、艱辛的詩句: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4)表現木蘭功勛卓著的詩句: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5)表現木蘭不慕名利、熱愛家鄉的詩句: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6)成語“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中的: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7)贊頌木蘭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于男子的議論句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我是專注語文研究的一儒老師。學習群分享本文,即可聯系我領取空白電子版練習題。我也有語文全套錄播課,周末也可試聽直播課,感興趣同學可以加我微信交流。文章底部有二維碼。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上圖是我個人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