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桂林理工大學附屬小學英語教學團隊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戲劇思政課例研討活動,以全新的教學方式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學習體驗。此次活動圍繞外研社新教材三年級下冊的內容展開,執教老師張瀚文為大家帶來了一堂令人印象深刻的英語戲劇課——The fox and the tiger 。
戲劇啟程:把英語課堂化身森林劇場
課堂伊始,“Space Walk”環節,學生們在悠揚的《森林狂想曲》的蟲鳴鳥叫的背景音樂中閉上眼睛,仿佛置身于茂密的森林。“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orest?”張老師的提問激發了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大家紛紛踴躍發言。隨后,學生們興致勃勃地表演起一棵樹、一朵花和各種動物,課堂氣氛瞬間被點燃。借此,張老師順勢引出當天的學習任務——把故事演出來,成功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期待。
分層演繹:用角色共情深化思維品質
課前,學生在語文課上已初步了解了故事脈絡,在此基礎上,張老師將戲劇劃分為“森林相遇”“森林巡游”“虎信虎威”三幕,引導學生通過語氣、表情和肢體動作層層遞進呈現角色心理變化。學生時而模仿狐貍虛張聲勢時高昂的語調與夸張的叉腰動作,時而展現老虎從傲慢到心虛的微妙神態。課堂中,“小演員”們通過小組合作自主設計臺詞與走位,在即興表演中深刻體會“智慧勝于蠻力”的寓意。
教學過程中,張老師注重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角色的心理變化。從狐貍的狡猾機智到老虎的威風與懵懂,在張老師循序漸進地指導下,學生們逐漸掌握了通過聲音、動作和體態來表現角色的技巧。課堂上,學生們積極踴躍,大膽展現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詮釋,生動的表演讓人忍俊不禁。
思政浸潤: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張老師巧妙挖掘故事中的育人價值,通過“如果你是老虎,被揭穿后會如何改變?”的思辨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真正的強大源于內在能力”。課堂尾聲,學生們用中英文寫下“智慧宣言”,將語言學習與品格塑造深度融合,彰顯了學科思政的潤物無聲。
研思共進:團隊磨礪促教學創新
課后,英語教研組圍繞“戲劇教學策略”“跨學科融合路徑”展開深度評課。老師們充分肯定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設計,尤其贊賞張老師通過戲劇元素激活語言輸出的創意。本次活動作為學校“五育融合”課程改革的實踐縮影,為探索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學新模式提供了生動范例,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改進建議。
此次研討活動,不僅為學生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英語學習體驗,也為學校的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通過將戲劇融入英語課堂,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也讓思政教育在生動的故事演繹中潛移默化地滲透。今后,桂林理工大學附屬小學將繼續探索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們帶來更多豐富多彩的課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