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調侃比起來,去印度投資才是中國企業真正的噩夢。
在印度的投資大坑里一次又一次爬起來又跌進去的中國企業,似乎總是對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抱有無窮的寬容和耐心。
從地球范圍來看,印度市場確實很大,有著無可替代的規模。去年,印度以496.36萬輛的銷量繼續坐穩全球汽車市場探花的位置。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龐大的市場讓我們對于數字有些脫敏,總是習慣以中國的視角去衡量其它國家。殊不知在很多產業上,中國商品的產銷量幾乎可以等同于世界其它市場的全部累加,比如鋼鐵產量、瓜果梨桃的產量。
這也就造成一個現象,往往在中國拿第一的產業里,第二名、第三名、包括再往后的數字排名,會讓你覺著恍惚——就這,也能進TOP 10?
是的,就這也能進。
就拿去年的全球汽車產業來說,印度的年銷量差不多和比亞迪的年銷量相仿,但是卻可以躋身世界前三。第一名是中國的3143.6萬輛,美國排第二,但是數字已經跌去了一半,只有1595.4萬輛。而到了汽車大國日本、德國,分列第四和第五,但是銷量就只有442萬輛和281萬輛了。
這是一個現實,我們習以為常的產業數據,放到其它國家都是難以想象的天文級概念。
說這么多數字,只是想表明背景,為什么中國企業在印度不停吃虧,卻還堅持往坑里前赴后繼地跳?因為沒得選!
印度是很拉胯,但它在很多行業的市場規模,就是世界第三。你不去印度又能去哪里,更何況,傳說中的印度市場潛力還有很大很大,畢竟它有著全球最多的人口。
2025年3月26日,印度宣布免除電動汽車電池生產所需的35種關鍵部件的進口關稅,聲稱要“降低本土制造成本,吸引全球供應鏈”。
這一政策看似與莫迪政府近年推動的“印度制造”戰略一脈相承,甚至被解讀為向中國企業示好——畢竟中國占據全球鋰電池75%的產能,且中印2023年雙邊貿易額達1362億美元,機電產品占中國對印出口的86%。
但細究條款可見,減免僅針對生產環節的中間品,而非成品進口。這與印度2024年推出的《電動汽車促進政策》邏輯一致:以關稅優惠為誘餌,要求外資在3年內投資5億美元建廠、5年實現50%國產化率,方可享受15%低關稅。
從這項規則來看,這是不是印度又一場專門針對中國廠商的國家級天量殺豬盤呢?表面是開放市場,實則為本土產業鏈“釣魚”,先用政策紅利吸引外資建廠,待技術轉移完成后,再通過稅務稽查、強制股權轉讓等手段收割成果。
此前,包括小米、OPPO、富士康在內的中國手機廠商早就領教過這一手段了,vivo甚至還有兩名高管因此被捕。而前不久印度以“進口汽車零部件時少繳納稅款”為理由,罰款比亞迪6360萬元一事,更是讓這一風險變得清晰可見。
印度莫迪政府曾寄望于效仿我們國家的發展模式,通過吸引充足的外國直接投資,將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業的樞紐。但是該政策執行著執行著,就成了釣魚執法,關門打狗,乃至殺豬盤。
印度在做,世界在看。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企業被印度坑過,三星、亞馬遜等無數企業也被坑過。它們有的選擇捏著鼻子繼續堅持,有的則和比亞迪一樣,徹底抽身,建廠投資什么的,想都不要想,至于罰款,更是理都不理。
因果報應,很快就來了。前年,印度的外國投資暴跌43%,超2700家外企選擇逃離,占印度外資企業的1/3。
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更為赤裸裸,因為外資的撤離,印度制造業占GDP比例不增反降,已從十多年前的18.3%下降到了如今的14.72%。
在全球制造業出口中,印度所占份額至今不到2%。從中國轉移過去的手機制造業,僅創造了25萬崗位,不足此前預期的3%。而因為大都是承擔了組裝的工作,零配件大都是從中國運過去的,去年,印度對華貿易逆差達830億美元,相當于每天給中國送2.3億美元。
這其實是非常合理的一個結果。凡是在過去兩年間,買過印度制造的蘋果手機或者耳機的朋友都知道,那個質量不是一般的差。所以,很難說蘋果在中國銷量低迷的現狀和印度制造的質量低下沒有直接關系。
按照莫迪設定的經濟發展目標,2025年印度將成為一個經濟總量達到5萬億美元的經濟體,2032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而在這個雄偉的計劃里,印度把很大一部分希望寄托在了電動車產業上。
去年,印度電動車銷量來到了創紀錄的190萬輛,占該國汽車總銷量的3.6%。印度計劃到2030年,這一比例能提高到30%。
為此,在去年9月,印度宣布了一項電動驅動計劃(PM E-DRIVE),并撥款1090億盧比以示支持。
顯然,這次的電動車電池關稅降低也是這個計劃的組成部分之一。
只是在此之前,除了印度JSW集團與中國上汽宣布建立新的合資企業以外,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中國電池巨頭一直在冷眼旁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對于印度來說,“殺豬盤”已經設定好了,就等著中國企業來上鉤了,畢竟印度在鋰電池的生產方面完全依賴進口,且自2019年以來,進口量增加了一倍多,其中近8成來自于中國——這么高的份額,不瞄準你中國企業,難道去瞄準越南企業嗎?
面對印度的示好,中國企業真的要三思,在蜜糖里裹老鼠藥,可是印度執法機關的拿手好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