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一幼兒園收集家長資源,調查信息包括家長的家庭產業、可以為幼兒園提供哪些教育資源等。據媒體報道,園方回應稱是省級優質幼兒園復審需要,但這一說法被當地教育局否認。鹽城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回應稱,相關調查問卷系部分班級老師制作,目前已責成涉事幼兒園整改。
幼兒園調查家長相關情況,近年來頻繁見諸報端,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之前,相關幼兒園主要調查家長職業、收入等情況,由于關乎家長個人隱私、教育公平,已經引發質疑。而上述幼兒園既調查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相關工作單位等信息,還調查家長的家庭產業、可以為幼兒園提供哪些教育資源,顯然更為離譜。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中小學,按理,既不該調查家長背景,也無權摸底家庭信息。但在現實中,學校調查家長的現象很常見,一種方式是以表格形式統一調查家長,一種方式是班主任老師逐一聯系家長,以溝通等名義獲取家庭信息。從學生反饋看,家庭背景好的學生,更容易在選班干部、評優、上課提問等方面獲得照顧。
如果說過去幼兒園調查家長“基礎信息”,而上述幼兒園調查家長的家庭產業,則是進一步向“錢”看。因為有家庭產業,說明有一定財富積累,這比過去某些幼兒園調查家長職業、收入,更加細致和深入。這似乎意味著該幼兒園要“看錢下菜碟”,即誰家有產業或者家庭產業多,誰的孩子就有望在幼兒園得到更多優待。
比調查家庭產業更讓人詫異的是,調查家長“可以為班級(或幼兒園)提供哪些教育資源”。一般來說,作為教育機構,幼兒園本身就具備相應的教育資源,根本無需借力家長資源。但上述幼兒園卻特意調查家長教育資源,這說明什么?其一,幼兒園不滿足于現有資源,還有更大野心;其二,為了自身發展無視教育公平。
試想一下,如果某些孩子的家長掌握著教育公權力,該幼兒園就可以尋求幫助,在資金補助、評先評優等方面得到特殊關照;如果某個家長坐擁高額財富,該幼兒園就有希望獲得投資、擴張等支持。毫無疑問,幼兒園獲得家長教育資源支持后,對其孩子的關照更加偏離公平。這種嚴重破壞教育公平行為,令人深為擔憂。
還值得注意的是,該幼兒園此前回應稱是省級優質幼兒園復審需要,但很快被當地教育局否認,這表明前者在公然說謊,企圖掩飾真實目的。而當地教育部門回應稱,相關調查問卷系部分班級老師制作。這話也不可信。從常識分析,若沒有幼兒園負責人部署或認可,老師不敢擅自做主。即便是真的,幼兒園也難辭其咎。
令人欣慰的是,涉事幼兒園已被責令整改,無家庭產業和教育資源的家長,不用再擔心自家孩子在幼兒園受歧視。但整改個案不等于徹底杜絕類似現象重演。如果整改力度不夠,涉事幼兒園未來還可能變相調查家長。所以,必須對涉事幼兒園負責人進行問責,對其違規行為依法處理。同時,要統一禁止所有學校調查家長。
能否在全國層面統一部署整治愈演愈烈的“學校調查家長”,也值得考慮。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