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姬 | 文
2025年的游戲圈注定不太平凡。這才剛開年,市面上就出現了不少單主機爆款,《天國拯救2》《雙影奇境》叫好又叫座,就連飽受爭議的《刺客信條 影》也達成了兩天200萬玩家的好成績,Steam上不斷涌現的話題獨游就更多了。
但相比之下,在線競技PvP游戲市場反而有些冷清,老游戲們的優勢依然明顯,卡著去年末上線的《漫威爭鋒》可能是為數不多打破格局的新選手。
這款主要由中國團隊開發的歐美IP游戲,光速火遍海外的故事,,這里就不贅述了。然而,更可貴的是,在經過了三個月多的運營后,《漫威爭鋒》似乎已經證明了自己并不只是“OW代餐”。
不但游戲熱度沒有明顯下降,每天在線峰值保持在Steam前列,還形成了自己的社區文化——《漫威爭鋒》的Discord頻道人氣在所有游戲中斷層第一,Twitch大主播們四處安利聯動開黑。
X、P站上的玩家二創也越來越多,以至于澀圖也...
咳咳,我想說的是,這種“人傳人”破圈效應同樣波及到了國內。
前段時間我一直在看CS比賽,解說一哥“玩機器”每天直播結束前,都會“偷偷”開兩把《漫威爭鋒》,被戲稱“CS是工作,漫威爭鋒是生活”,而玩機器自己也直言,是真的覺得《漫威爭鋒》玩起來門檻不高,也很有參與感。類似的圈外電競主播、大UP主的入坑,帶動了國內玩家的熱情,也讓更多電競愛好者了解到了這款游戲。
而說起電競,《漫威爭鋒》最近確實搞了個大新聞。
就在前幾天,首屆漫威爭鋒邀請賽(簡稱MRI)中國賽區落下帷幕,經過兩周的激戰,最終OUG戰隊以壓倒性的優勢奪得冠軍。雖然這比賽不是大張旗鼓的線下賽,但在電競相關的貼吧論壇里引發了討論,儼然已經有了一定的關注度。
緊接著我一查才發現,MRI竟然是個全球性的賽事。對此,不少玩家都感到驚訝,《漫威爭鋒》才上線三個月就能辦全球比賽,甚至在參賽規模一點都不含糊。
比如,外網坐擁近700萬粉絲的Shroud就召集親朋好友,組建了自己冠名的戰隊參加,油管上每場比賽的觀看、回看人數也很多。
而讓國內玩家社區驚喜的是,MRI舉辦的第一屆就帶上了中國大陸賽區——與其他四大賽區(北美、歐洲中東非洲、大洋洲、亞洲)并列,唯一以國家為單位的獨立賽區。
這點其實很難得。雖然行業報告里寫中國有近5億電競用戶,市場空間巨大,但到實際操作,大多歐美射擊游戲并不愿意耕耘國內市場,像彩六、COD等人氣項目在國內電競圈幾乎沒什么聲量,《無畏契約》也是看到國服爆火后才單獨設立了中國賽區。
如今《漫威爭鋒》算是打破了滯后性,從一開始就把中國賽區的重要性與海外賽區并列,這種“平等對待”還體現在獎金上,中國賽區的獎池規模也和海外持平,達到了70萬。
而從參賽陣容看,既有LGD、EHOME等頂級老牌俱樂部參加——“爹媽大戰”一路從DOTA打到漫威爭鋒,也有NOVA、UWU、OUG等擁有明星選手的領先隊伍打出來。第一屆比賽基本囊括了《漫威爭鋒》國內的高玩選手、主播,真有“那個夏天”的味道了。
如果說,敢一上來就把MRI鋪到全球五個賽區,說明了《漫威爭鋒》布局全球電競的決心,那么單獨設立中國賽區則代表著官方對中國玩家社區的重視,給足了誠意。
這下賽區是有了,比賽也要夠熱鬧啊,為什么偏偏是《漫威爭鋒》能短時間把MRI中國賽區這個局攢起來,還讓大家看爽了呢?
首先,MRI中國賽區的比賽確實有不少看點。參加MRI的國內戰隊中,不乏有些從別的項目轉過來的前職業選手,本身就有不錯的人氣。每到賽前,就有粉絲在社媒上預熱,分析選手戰術,比賽,好不熱鬧。
由于《漫威爭鋒》算是個新游戲,比賽的打法套路并沒有固化(國內外比賽的風格就很不一樣),多樣性帶來了更強的觀賞性,也會吸引大量玩家通過看比賽學技術、配合。
比如在MRI中國區總決賽上,OUG的沫藍選出了人氣很高但在高端局勝率不夠穩定的英雄“鯊狗”,在他的精彩操作下,不但上演了一次吞三人的名場面,還拿到了賽事MVP。
官方自己也是一等一的整活高(chuan)手(zi),決賽那天找來了,老e和神奇陸夫人這對“冤家”擔任明星觀賽團。
果然,比賽一開始,雙方就針對“誰會的英雄多”展開了“親切問候”,彈幕、評論區調侃“解說席的火藥味比場上更濃”。
另一方面,把視野放大的話,《漫威爭鋒》瞄準的不是單個賽事、“一錘子買賣”,而是整個電競生態的布局。
老電競觀眾應該都清楚,生態對一個電競游戲的重要性,而《漫威爭鋒》從一開始高舉高打,用獎金和誠意吸引了頭部戰隊、流量選手參與職業比賽。如今OUG的奪冠,勢必會吸引更多國內俱樂部加入《漫威爭鋒》的賽事體系,有了越來越多的戰隊、從業者入局,才能有科學的人才青訓體系、上升通道,實現生態共建。
別忘了,MRI是有全球多個賽區的,這意味著未來辦類似S賽、Ti的國際大賽并不是難事。如果將來中國賽區冠軍能直通全球總決賽,這就意味著《漫威爭鋒》能為國區選手提供國際對抗舞臺,國際賽的成績、經驗又能反過來滋養本土生態。
總之,《漫威爭鋒》的破局對整個中國電競行業也是正向推動的。電競圈這幾年有個很大的焦慮,就是頭部PC項目都是十年前的老游戲了,缺少長運營能力的新爆款。《漫威爭鋒》的出現激活了射擊游戲圈的生命力,許多年輕選手也看到了機會。
更重要的是,過去全球化的射擊電競游戲大多是歐美開發的,《漫威爭鋒》是少有闖出來的國產自研游戲。同樣,中國電競也正在適應從“參與者”到“規則制定者”的身份轉變。從官方目前的態度來看,加大國際賽事的規模,對中國賽區持續的投入,甚至開發國服專屬的電競獎勵,都是可以期待的。
在英雄設計上,《漫威爭鋒》已經證明了自己有文化融合的能力
最后,還想聊些個人看法。
其實剛聽說《漫威爭鋒》要做電競的時候,我和身邊開黑的小伙伴還挺忐忑的,畢竟容易讓人聯想到OW曾經為了電競把游戲越做越不好玩的往事。
但目前看,從平衡調整到游玩內容,制作組都在積極聽勸,開發者也直言:“良好的玩家基數和游戲生態是賽事的基石。”
在我看來,這可能才是《漫威爭鋒》真正能把全球化電競做好的底氣:他們是懂玩家的,知道大家想玩什么、想看什么。經過這次MRI的歷練,或許電競圈又一個頂流賽事已經冉冉升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