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還沒有飛上天的飛機,想不到會成為全球軍迷心目中的“意難平”。今天要說的主角就是轟-20轟炸機,10年前,空軍司令馬曉天放出豪言,中國一定會搞出一架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然而10年過去了,依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始終未曾露出真面目。然而有消息曝料出,一個叫劉某的間諜因為泄密被判處死刑,這也是間諜案中判的非常重的一個了。不少網友們紛紛猜測,難道轟-20“難產”,是因為內鬼泄密?這10年里到底發生了什么,真相要浮出水面了嗎?每當提及泄密和間諜這些事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離咱們普通老百姓太遙遠,咱們接觸不到這些事。
但其實和咱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次轟-20的事情嚴重多了,有消息稱,劉某泄露出去的,很可能就是我國隱身涂層配方或者航電系統的核心機密,因為在法院的判決書上提到了這幾個字,叫“特別重大損失”,這給人的感覺帶來的損失絕非一般。那么這個劉某是如何被發現并揪出來的呢?還得靠高科技。現在國安部門的手段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肉眼盯梢了,如今他們已經用上了大數據分析和AI算法,把這家伙20年來的各種數據分析的透透徹徹。2020年的時候,轟-20的研制工作可以說進行的如火如荼,結果某軍工單位一個離職的工程師被查了,聽說是把風洞試驗數據泄露給了境外組織。
大家都知道,風洞數據主要是設計飛翼布局的氣動性能,它直接關乎到隱身性能的設計,這些數據的泄露可不是鬧著玩的。當時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件事和劉某有關聯,但想不到通過大數據分析后,發現時間線能對得上。轟-20為什么就是飛不起來呢?難道就是因為劉某泄露了一些數據?光一個劉某搞亂肯定不夠,2019年網上有個軍迷論壇炸了鍋,一張模糊的照片傳得沸沸揚揚,傳言說這是轟-20的原機型。拍攝地直指西北某試飛基地。結果沒兩天,這張照片全網就找不到了,顯然國家出手將其刪除了。國安順藤摸瓜一查,發現果然是內部人偷拍的。
到了2023年,又傳出消息稱,西北實驗基地部署了一堆高精度地面測試設備,當時外界紛紛猜測,這或許是為了給轟-20驗機做準備。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全球80%的軍工項目都因為泄密拖過進度,我們的轟-20也不例外。雖然泄露的只是部分數據,但境外情報機構也不是傻子,他們會模擬其他的數據,然后將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玩起了“技術拼圖戰術”。劉某丟出去的可能只有幾頁紙數據,但他們只要一分析外加上各種模擬,轟-20可能就徹底暴露在他們面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