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八下文言文《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知識梳理

0
分享至


桃花源記》(知識梳理)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文題解讀

本文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面的“序”,因為語言清新自然,狀物親切逼真,想象奇特新穎,被人們當作一篇獨立的文章來讀,以“記”為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佳作。

兵連禍結的晉、宋期間(公元421年),其時作者57歲,已隱退農村達十多年,對廣大農民的苦難深有感受。文中描繪了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理想社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民的愿望,同時對于當時的社會也是一種否定。

文學常識

記,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通過記事、記物、寫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分類:主要分為碑記、游記、雜記三種。

碑記是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游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雜記是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文體裁。

寫作背景

陶淵明所生活的東晉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剝削壓迫十分殘酷,加上連年內戰,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作者本人因厭惡官場,毅然選擇了躬耕田畝的生活道路。在長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漸體驗了普通農民的歡欣和痛苦, 了解了他們的愿望,形成了獨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據自己的社會理想和農村生活感受而虛構的一個理想社會。

字音字形

便舍(shě)船 豁(huò)然開朗 屋舍(shè)儼(yǎn)然 阡(qiān)陌(mò)交通 男女衣著(zhuó) 黃發垂髫(tiáo) 便要(yāo)還家 妻子邑(yì)人 遂(suì) 間(jiàn)隔 為 (wèi )具言所聞 嘆惋(wǎn) 語(yù)云 不足為(wèi)外人 及郡(jùn)下 詣(yì)太守 遣(qiǎn)人 劉子驥(jì)

朗讀節奏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句子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著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他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隱隱約約好像有點光亮似的。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只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

(那里的人)看見了漁人,竟大吃一驚,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人聽說來了這么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至于)魏、晉兩朝就更不用說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罷),他們都感嘆起來。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后,向村里人告辭。(臨別時)村里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號。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歷。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文章主旨

文章通過寫虛構的桃花源中的故事,描繪出一幅自由安樂、恬靜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間生活圖景,寄托了作者對社會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達了自己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亂的愿望,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愿望。

寫作特色

1、虛實結合

(1)虛寫: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

漁人再尋桃花源,遂迷,不復得路。

劉子驥欲尋桃花源,未果,尋病終。

(2)實寫:增加內容的真實性。

開篇以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全文,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很清楚,似乎真有其事;

結尾的劉子當時存在的真實人物,更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性。

2、伏筆:使文章前后呼應,結構嚴謹,也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

(1)第一段“忘路之遠近“中”忘“為后來按標記尋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筆;

(2)第二段“山有小口“中的”小口“為后文漁人再也尋找不到路埋下伏筆;

(3)第三段“不足為外人道也“為漁人出桃花源后再也尋找不到路埋下伏筆。

重點提示

1.從漁人視角梳理文章故事情節。

答:以漁人行蹤為線索:發現桃林--進入(訪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

2.找出描寫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作用:突出了桃花林景色奇異,渲染出一種神秘色彩,為漁人進入桃花源渲染了氣氛,為下文寫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做鋪墊。

3.桃源人聽到漁人敘述外界的變化后,為什么“皆嘆惋”?

為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會黑暗,戰亂頻繁,人民生活痛苦而嘆惋。

4.當漁人離開時,桃源人為什么囑托“不足為外人道也”?

不希望外面人來打擾破壞桃花源和平幸福的生活。

5.桃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桃源人居住在與世隔絕的地方,過著平等,自由,安定,富足的生活,不愿飽受戰亂之苦。

6.漁人離開桃源后。“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來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讓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社會,是不存在的。

7.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

自然環境優美,民風純樸,熱情好客,生活富足,沒有階級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戰亂之苦。

8.文章最后寫到劉子驥去找桃花源,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劉子驥與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把他寫進去,表示事情真實可靠,這樣進一步渲染了作品真真假假的氣氛。

9.為什么說桃花源是當時理想的社會?

與黑暗現實對立,那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是整個封建社會人民共同的理想。

10.作者為什么要虛構一個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會?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反映了作者主張和平,向往安定、美好的生活,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負,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達了他對封建社會的評擊和批判。

11.文中第三段寫“桃源人”初見漁人,“乃大驚”有何用意?

寫出了桃源人見生人驚異,顯示桃花源與世隔絕久遠。

12.你學過本文之后,如何評價漁人?

有好奇心,背信棄義(不守信用),追名逐利。

13.你認為武陵郡太守和劉子驥尋找桃花源的目的一樣嗎?

不一樣。太守是為了奪取桃花源,而劉子驥是為了欣賞和追求理想社會。

14.作者把虛構與現實結合起來,把桃花源寫的變幻莫測,忽隱忽現,試舉例說明,作者寫了哪些現實?有什么作用?

文章開始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的身份,結尾寫劉子驥,使虛構的桃花源發生的一切事情變得好像是真實的。

15.依據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應具備哪些條件?

自然環境美好,社會生活寧靜,物產豐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過著美好寧靜、幸福的生活。

16.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樣的社會理想?這個理想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能否變成現實?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理想?

陶淵明的理想社會:環境優美,土地肥沃,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民風淳樸,寧靜,自給自足。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

17.作品的思想反映作者的思想,通過學習本文,你認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作者是一個看不慣社會的黑暗,厭倦了官場的斗爭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功名利祿的人。

18.漁人離開桃源后,“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后來再去尋找桃源,卻“遂迷,不復得路”,前后是否矛盾?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答:不矛盾。這樣寫的目的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似無、似真似幻的存在,暗示在現實社會中不是真實存在的,是作者虛構的,是作者寄予美好愿望的圣地,作者不滿當時黑暗政治社會現狀,想遠離官場,隱居田園,追求和平,安寧幸福的生活。以此安排增強了故事的曲折性,激起讀者的惋惜之情。

19“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答: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俗淳樸,社會平等,沒有戰亂、壓迫和苛捐雜稅,人們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樂。

20.作者借桃花源表達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答:作者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表現了作者希望有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自由快樂的理想社會的愿望。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美好愿望。

重點積累

(一)古今異義

1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 今義:(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古義:寬闊明亮 今義: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

3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運輸事業)

4率妻子邑人(古義:妻子和兒女 今義:指男子的配偶)

5來此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6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表條件關系的連詞]

7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 今義:不充足;不滿(某個數目)]

(二)通假字

便要還家(同“邀”,邀請)

(三)詞類活用

1漁人甚異之(形容詞做動詞,對……感到驚異)

2復前行(方位名詞做狀語,向前)

3欲窮其林(形容詞做動詞,窮盡,走到頭)

4處處志之(名詞做動詞,做標記)

5未果,尋病終(名詞做動詞,實現)

(四)一詞多義

(1)尋: ①尋向所志(動詞,尋找) ②尋病終(副詞“不久”)

(2)舍: ①便舍船(舍(shě),動詞,離開。) ②屋舍儼然(舍(shè),名詞,“房屋”)

(3)中: ①中無雜樹(“中間”)②晉太元中(“年間”) ③其中往來種作(“里面”)

(4)志: ①處處志之(動詞,“做記號”) ②尋向所志(志,獨字譯為做標記。與所連用,譯為:所做的標記。)

(5)之: ①忘路之遠近(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 ②聞之,欣然規往(代詞,“這件事”) ③處處志之(助詞,補足音節,無意義) ④漁人甚異之(代詞,"這種景況")

(6)為: ①武陵人捕魚為業(讀wéi,動詞,作為) ②不足為外人道也(讀wèi,介詞,對,向)

(7)遂:①遂迷,不復得路(“最終”) ②遂與外人間隔(“于是”)

(8)向: ①尋向所志(原來) ②眈眈相向(對著)

(9)得: ①便得一山(得到,引申為看見) ②得其船(得到,引申為找到)

(10)聞: ①雞犬相聞(聽見) ②聞有此人(聽說)

)判斷句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也”,表判斷)

)省略句

1便舍船,從口入(“便”的前面省略主語“漁人”)

2便要還家(“要”的后面省略賓語“漁人”)

3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為”的后面省略賓語“之”,指代桃花源中人)

)倒裝句:

問所從來(“所從”是介賓短語“從所”的倒裝)

理解默寫

1.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前見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描寫桃花源人的生活環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文中描寫桃花源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4.描寫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純樸的句子是: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文中陸游《游山西村》中“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意境相似的一句是: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表明桃花源人與“見漁人”“乃大驚”的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7.表明桃花源與外界間隔之久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表明桃花有人甘愿過隱居生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擾的句子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9.描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后別有洞天的總體感覺的句子是: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10.描寫桃花源人精神風貌的句子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11.與陸游的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個成語是:豁然開朗。

12.描寫漁人初見桃花林感受的句子是:漁人甚異之。

13.表現桃花源人民生活安定恬適的句子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1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有“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的語句,文中與此相似的句子是: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15.介紹桃花源人來到桃花源原因的語句是: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6.太守派人尋找桃花源的結果是:遂迷,不復得路。

17.“無人問津”這一成語出自本文的原句是:后遂無問津者。

18.與“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別”意境相似的句子是: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19.與“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意境相似的句子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本文成語

世外桃源 :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豁然開朗 :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怡然自樂: 怡然,喜悅的樣子。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無人問津 :沒人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近義詞:置之不理 反義詞:門庭若市

雞犬相聞 :每家雞和狗的叫聲互相聽得到,表示很近的距離,也表現一種和睦的景象。

阡陌交通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

黃發垂髫 :指老人和小孩。黃發,舊說是長壽的象征,所以用來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發,用來指小孩。

落英繽紛 :落花紛紛。繽紛,紛紛。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形容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與世隔絕 :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不足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說。現多用于要求別人不要把有關的事告訴其他的人。

屋舍儼然:房舍整整齊齊。屋舍:房屋圈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思維導圖


《小石潭記》(知識梳理)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杰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出身河東柳氏,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著有《柳河東集》。

柳宗元在中唐詩壇自成一家,名作有《江雪》《漁翁》《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等。蘇軾評柳詩“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后》),“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又論柳子厚詩》)。有《柳河東集》傳世。王孟韋柳: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

文題解讀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是記載、描寫事物的文字。主要通過記事、記物、寫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主要分為碑記、游記、雜記三種。碑記是一種刻在石碑上記敘人物生平事跡的文體;游記是一種描寫旅行見聞的散文體裁;雜記是因事見義,雜寫所見所聞,不多加議論的散文體裁。

寫景游記,以描山畫水、傳達山川神貌為主,在描寫見聞中包含作者的獨特感受,常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于一爐。

文學常識

柳宗元與韓愈一道倡導中唐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提倡先秦兩漢散文質樸流暢的傳統,反對形式主義的駢儷文風,其文與韓愈齊名,并稱“韓柳”。柳宗元的散文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成就突出的有以下四類:

第一類是議論文,主要是闡述他的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識見迥絕,立意新警,論證嚴密,語言犀利,如《天對》《天說》《封建論》《六逆論》等。

第二類是傳記文,其多取材于現實,往往仗義執言,歌頌正義,批判黑暗,如《宋清傳》《捕蛇者說》《童區寄傳》《種樹郭橐駝傳》《段太尉逸事狀》等。

第三類是寓言,往往以巧妙比喻,把筆鋒觸向社會深處,能發人深思。柳宗元為寓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從他之后,寓言便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其著名寓言有《三戒》《羆說》《蝂傳》等。

第四類是山水游記,不局限于描摹客觀景物自然美,而是把自身遭際和主觀情感融入其間,境界凄清幽峭,動人心魄。“永州八記”尤享盛名,被后人視為山水游記之典范,具有開創性。

寫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自己被貶后無法排遣憂傷與凄苦的思想感情,成為后世寫作山水游記的楷模。此間共寫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記,后稱《永州八記》?!缎∈队洝肥瞧渲械牡谒钠T诘谝黄妒嫉梦魃窖缬斡洝分凶髡哌@樣記述當時的心情:“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小石潭記》中景語即情語,“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處的描寫,情景交融,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問題?!缎∈队洝吩}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第29卷(中華書局1974年版)。

柳宗元貶官之后,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異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澗紛至沓來,美不勝收。《始得西山宴游記》與《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并稱為《永州八記》。

字音字形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卷石底(juǎn) 為坻(chí) 為嶼(yǔ) 為嵁(kān) 翠蔓(màn) 俶爾(chù) 翕忽(xī) 犬牙差互(cī) 悄愴(qiǎo chuàng) 幽邃(suì) 寂寥(liáo)

朗讀節奏

從小丘 / 西行百二十步,隔 / 篁竹,聞 / 水聲,如 / 鳴佩環,心樂之。伐竹 / 取道,下 / 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 / 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 / 翠蔓,蒙絡 / 搖綴,參差 / 披拂。潭中魚 / 可百許頭,皆 / 若空游/無所依。日光 / 下徹,影 / 布石上,佁然 / 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 / 與游者相樂。

潭 / 西南 / 而望,斗折 / 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 / 犬牙差互,不可知 / 其源。坐潭上,四面 / 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 / 寒骨,悄愴 / 幽邃。以 / 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 / 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 / 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句子翻譯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

①從:自,由。②西:名詞作狀語,向西。③篁(huáng)竹:竹林。④聞:聽到。

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①如鳴珮環:好像佩帶的珮環碰撞發出的聲音。珮、環,都是玉飾。鳴,發出聲響。②樂(lè):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之:代水聲。③伐:砍伐。④?。哼@里指開辟。⑤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在下面。⑥水尤清冽(liè):水格外清涼。尤,格外。冽,涼。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

①全石以為底:以整塊的石頭為底,此句為倒裝句“以全石為底”。以為,作為。②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③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周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卷,翻卷。以,而。④為坻(chí):成為水中高地。⑤為嶼(yǔ):成為小島。

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①為嵁(kān):成為不平的巖石。②青樹:青蔥的樹木。③翠蔓:翠綠的藤蔓。④蒙絡搖綴(zhuì),參差披拂:(樹枝藤蔓)蒙蓋纏繞,搖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①可百許頭:約有一百來條???,大約。許,表示約數。②皆:全,都。③若空游無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空,在空中。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下,向下照射。澈,穿透。布,照映。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①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②俶(chù)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俶爾,忽然。逝,離開。③往來:來來往往。④翕(xī)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⑤樂:逗樂。

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①西南:向西南。②而:連詞,連接狀語和動詞,不譯,表修飾。③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一樣。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④勢:形勢,形狀。⑤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差,交錯。⑥不可知:不能夠知道。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

①四面:四周。②環合:環繞合抱。③寂寥(liáo):寂靜寥落,靜悄悄的。④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涼,寒氣透骨。凄,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

悄愴幽邃。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①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悄愴,憂傷。幽邃,幽靜深遠。②以:因為。③其境:這里的環境。④清:凄清。⑤久居:長時間停留。居,停留。

乃記之而去。

①乃:于是,就。②之:指代游小石潭這件事。③去:離開。

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①同:共同,一起。②游:游玩。③者:……的人。④隸(lì):追隨、跟隨。

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①而:表修飾。②從:動詞,跟隨。③小生:年輕人。④曰:名叫。

【譯文】

從小土丘往西走約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撞的聲音,心里很是高興。(于是)砍伐竹子,開出一條道路,下面顯現出一個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別清涼。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像各種各樣的石頭和小島。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潭中大約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魚兒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魚兒)呆呆地靜止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樂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樣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樣的蜿蜒,(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兩岸的形狀像犬牙似的參差不齊,看不出溪水的源頭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邊,四面被竹林樹木包圍著,靜悄悄的,空無一人,(這氣氛)使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因為環境過于凄清,不能長時間地待下去,就記下這番景致離開了。

一同去游覽的有吳武陵、龔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著一同去的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文章主旨

作者以游蹤為序,記敘了游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后無法排遣的憂傷凄苦的感情。

寫作特色

1.本文的語言極為精練優美。

①“皆若空游無所依”,從字面上看并未提及水,但讓人能充分感受到潭水的清澄純凈。

②運用巧妙的比喻。如近岸卷石種種形態的比喻和潭上溪流“斗折蛇行”的比喻,把景物寫得生動形象,讀來如在眼前。

③文章的句式靈活,以四字句為主,雜用三五七字句,造成參差錯落的變化美,讀起來和諧流暢極有韻味。

④在寫景過程中,作者又巧妙含蓄地暗寓著心情的內在變化,言有盡而意無窮。

2.情景交融,景中傳情。

文中寫小石潭的曲徑通幽,寫游魚的悠然自得,寫潭水的空明清澈,寫環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單純的景物描寫,而是融入了作者復雜的情感,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感的微妙變化,或暫時的喜,或喜后的憂,都是與作者那排遣不開的苦悶心情聯系在一起的。

重點提示

1、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寫出了小石潭什么特點?整體感受是什么?

答:本文是按游覽的先后順序來寫景抒情的,具體:發現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氣氛。

小石潭的特點:幽靜。

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涼。

2、聯系文章的內容,說說作者的感情前后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

作者“初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后見潭水清澈,魚在水中嬉戲,活潑可愛,心亦樂;后因周邊寂靜寥落無人,寒氣透骨,使人心神凄涼,聯想到遭受謫貶的不平待遇,引發內心的憂傷和憤悶,就離開。

3、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么特點?用的什么寫法?好處是什么?

答:清、澄。側面描寫。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4、作者在描寫小潭源流時依次抓住溪身岸勢的什么特點來寫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勢的參差不齊來寫的,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這是靜止的,將溪水比喻成蛇,這是流動的。這里用了兩個比喻,一靜一動來描寫小溪,準確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5、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這“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結合寫作背景,作簡要說明。

答: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6、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孤獨憂傷(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心情)。這八個字不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圍,環境清幽的特點,還是揭示全文主旨,畫龍點睛的句子。它虛實相生,由景生情,抒發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7、試找出文中你認為描寫得最精彩的句子,說說它的精彩所在。

答:例如:開頭用“聞”、“伐”、“取”、“見”、等格外準確的動詞寫發現小石潭的經過,同時也點出小石潭位于人跡罕至的荒僻幽靜之處,為下文寫環境的“寂寥無人”、“其境過清”埋下伏筆。

8、為了開發旅游事業,當地擬開發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

答: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抱,環境十分優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處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重點積累

(一)重點詞語。

從:自,由 。

西:向西,名詞作狀語。

如鳴珮環:好像珮環碰撞的聲音。

樂:以……為樂,對……感到快樂(意動用法)。

伐:砍伐。

?。哼@里指開辟。

下見小潭: 向下看就看見一個小潭。見,看見。下,向下。

水尤清冽: 水格外(特別)清涼。尤,格外。 清冽:清涼

全石以為底:以整塊的石頭為底。以,用。為,作為。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近,靠近。

翠蔓:翠綠的藤蔓。

蒙絡搖綴,參差披拂:蒙蓋纏繞,搖曳牽引,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可百許頭:約有一百來條。 可:大約。 許:表示約數。

皆若空游無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眨涸诳罩校~作狀語。皆:全,都。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頭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過,透過。

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

俶(chù)爾遠逝: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俶爾,忽然。

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迅疾的樣子。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

寂寥無人:寂靜寥落,空無一人。

凄神寒骨: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

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凄涼幽深。 悄愴:凄涼。 邃:深。

以其境過清: 因為環境太過凄清。以,因為。清:凄清。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能長時間停留,于是記下當時的情景就離開了。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當時的情景。去,離開。

隸而從:跟隨著同去。

崔氏二小生:姓崔的兩個年輕人。 小生,年輕人,對讀書人的稱呼。

(二)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2、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詞用作動詞,“靠近,接近”)

3、皆若空游無所依(“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4、凄神寒骨(“凄、寒”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凄涼,使……寒冷”)

5、斗折蛇行:(斗,蛇,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那樣。像蛇那樣爬行)

6、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那樣)

(三)一詞多義。

1、可:

(1)潭中魚可百許頭(大約)

(2)不可久居(可以,能夠)

2、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2)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跟隨)

3、環:

(1)如鳴佩環(玉環)

(2)四面竹樹環合(環繞)

4、樂:

(1)心樂之 (以……為樂)

(2)似與游樂者相樂(逗樂,嬉戲)

5、道:

(1)伐竹取道(道路)

(2)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6見:

(1)下見小潭(通“現”,現出)

(2)明滅可見(看見)

7、清:

(1)水尤清冽(清澈)

(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冷清,凄清)

(3)明滅可見(能夠,可以)

8、差:

(1)參差披拂(長短不一,形容詞)

(2)其岸勢犬牙差互(交錯,動詞)

9、以:

(1)以其境過清(因為)

(2)卷石底以出(表示“以”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動詞的狀語,可以不譯)

10、居:

(1)不可久居(停留)

(2)居十日(過)

(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

(四)古今異義

(1)乃記之而去 (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2)崔氏二小生 (古義:年輕人。今義: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五)重點虛詞

1、以:

(1)以其境過清(因為)

(2)全石以為底(用)

(3)卷石底以出(不譯或而)

2、而:

(1)乃記之而去(表承接)

(2)潭西南而望(表修飾)

(3)隸而從者(表并列)

(六)、特殊句式

(1)省略句

①(吾)心樂之。(省略主語)

②(向)潭西南而望。(省略介詞)

(2)倒裝句

全石以為底。(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以全石為底”)

理解默寫

1.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作者發現小石潭經過的句子: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2.《小石潭記》文中寫水聲清脆悅耳的語句:如鳴佩環

3.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與“伐竹取道”前后呼應的句子:隔篁竹四面竹樹環合

3.《小石潭記》文中側面描寫水清澈透明的語句: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小石潭記》寫潭中游魚動靜相宜、靈活有趣的語句:怡然不動,俶爾遠逝。

(4)《小石潭記》描寫溪流曲折悠遠的語句: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5)《小石潭記》小石潭流水淙淙,樹蔓青翠,魚兒在清澈的潭水中暢游,面對如此美景,遭貶而游歷于此處的柳宗元卻感到: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6)《小石潭記》中與《與朱元思書》一文中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兔子是:“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小石潭的全貌是: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4.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出潭中石頭形態各異的語句是: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5.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描寫了游魚的數量和形神姿態,也從側面生動傳神地寫出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6.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間接(側面)寫出潭水清澈的語句: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7.《小石潭記》中與《朱元思書》中“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語句: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8.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游魚自由輕靈游動的姿態的句子是:皆若空游無所依。

9.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描寫游魚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10.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游魚忽然間游來游去,輕快敏捷的句子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11.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游魚靜態的句子:佁然不動 。寫游魚動態的句子: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12.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潭中小魚似與游者逗樂,調皮活潑的句子是: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13.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表現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敘述,如:水尤清冽。又有側面描寫,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4.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形容兩岸彎曲、岸勢峭拔多姿的語句是:其岸勢犬牙差互。

15.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出小石潭源頭悠遠、神秘莫測的句子是: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運用比喻,描寫溪身、溪水蜿蜒曲折而又時隱時現的語句是: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17.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潭邊周圍樹木優美姿態的句子是: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18.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寫久坐潭邊游人的感受,表現地理環境使作者內心憂傷凄涼(點睛之筆)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19.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出小石潭環境清冷,使人內心憂傷凄涼的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0.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游歷小石潭后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暫時忘憂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與游者相樂

本文成語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2.犬牙差互:形容地形交界處像狗的牙齒一樣互相交錯。

思維導圖


我是專注語文研究的一儒老師。學習群分享本文,即可聯系我領取電子版。我也有語文全套錄播課,周末也可試聽直播課,感興趣同學可以加我微信交流。文章底部有二維碼。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上圖是我個人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遼沈戰役決策幕后:林彪三次違抗毛澤東軍令,東北野戰軍生死36小時

遼沈戰役決策幕后:林彪三次違抗毛澤東軍令,東北野戰軍生死36小時

燦爛夏天
2025-07-19 21:24:07
正式退役?方碩官宣,做出決定,17年薪水曝光,曾被豪門追求

正式退役?方碩官宣,做出決定,17年薪水曝光,曾被豪門追求

樂聊球
2025-07-26 15:32:12
應對基孔肯雅熱!佛山兩公園5200尾滅蚊魚“上崗”,研究稱一尾饑餓的魚一天能捕食438條蚊幼蟲

應對基孔肯雅熱!佛山兩公園5200尾滅蚊魚“上崗”,研究稱一尾饑餓的魚一天能捕食438條蚊幼蟲

極目新聞
2025-07-26 21:30:57
突發!4年2.29億!離奇受傷!文班亞馬,太慘了吧...

突發!4年2.29億!離奇受傷!文班亞馬,太慘了吧...

左右為籃
2025-07-27 12:42:56
怕慘敗不敢和印度開戰?印媒:因為中方知道自己必定會輸

怕慘敗不敢和印度開戰?印媒:因為中方知道自己必定會輸

壹知眠羊
2025-07-22 07:31:55
野史不一定保真但一定包野,網友:古人的“八卦”更炸裂

野史不一定保真但一定包野,網友:古人的“八卦”更炸裂

東洲清
2025-03-14 11:21:12
震驚田壇的16歲清水空跳身高僅1米64 他能破蘇炳添紀錄?有待觀察

震驚田壇的16歲清水空跳身高僅1米64 他能破蘇炳添紀錄?有待觀察

勁爆體壇
2025-07-27 10:41:03
事情壞就壞在國際奧委會當年中國舉辦奧運會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

事情壞就壞在國際奧委會當年中國舉辦奧運會國際奧委會的委員們

老友科普
2025-07-22 08:24:10
郭威給岳父過生日,去江西卻不回家,許媽想開了:對兒子不指望了

郭威給岳父過生日,去江西卻不回家,許媽想開了:對兒子不指望了

子芫伴你成長
2025-07-26 21:24:01
山東10萬事業編轉企引熱議:鐵飯碗變合同工,未來咋走?

山東10萬事業編轉企引熱議:鐵飯碗變合同工,未來咋走?

路尚
2025-07-27 09:20:28
釋永信的瓜,大概率板上釘釘了

釋永信的瓜,大概率板上釘釘了

梳子姐
2025-07-27 10:28:52
名記:詹姆斯沒有申請交易或買斷 他內心明白離隊威脅已不復存在

名記:詹姆斯沒有申請交易或買斷 他內心明白離隊威脅已不復存在

直播吧
2025-07-27 06:48:02
阿里巴巴內部究竟有多腐???

阿里巴巴內部究竟有多腐???

張棟偉創業咨詢大學生就業創業
2025-07-27 15:10:34
雄鹿球迷發文稱想念米德爾頓 字母哥回復:我也想他

雄鹿球迷發文稱想念米德爾頓 字母哥回復:我也想他

直播吧
2025-07-27 16:04:03
岳云鵬演唱會主辦方發文,曬照引熱議,演唱會開門紅,人氣不造假

岳云鵬演唱會主辦方發文,曬照引熱議,演唱會開門紅,人氣不造假

八斗小先生
2025-07-27 15:38:32
38歲對決政治老手,10天化危為機:佩通坦重新定義年輕政治家

38歲對決政治老手,10天化危為機:佩通坦重新定義年輕政治家

流年拾光
2025-07-16 16:05:17
1947年,58歲孫殿英被解放軍活捉,劉伯承將軍:優待,要請他吃飯

1947年,58歲孫殿英被解放軍活捉,劉伯承將軍:優待,要請他吃飯

另子維愛讀史
2025-07-17 22:29:48
喜大普奔!只剩三家贊助商!國足再也吃不起海參了!

喜大普奔!只剩三家贊助商!國足再也吃不起海參了!

悠閑歷史
2025-07-26 14:48:54
曝張碧晨版《年輪》多個國家變灰,此前宣稱享有全球永久演唱權利

曝張碧晨版《年輪》多個國家變灰,此前宣稱享有全球永久演唱權利

史行途
2025-07-27 12:53:11
這才是100年前的清朝!德國人一路又拍又畫,看看古代人真實生活

這才是100年前的清朝!德國人一路又拍又畫,看看古代人真實生活

筆下生園
2024-01-05 17:49:07
2025-07-27 16:20:49
一儒語文
一儒語文
讓天下學子,享優質教育
794文章數 152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2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在加沙南部身亡 調查結果公布

頭條要聞

2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在加沙南部身亡 調查結果公布

體育要聞

約克雷斯身邊的男人,才是阿森納的最佳引援

娛樂要聞

退圈又復播,葉珂引發猜想

財經要聞

陳文輝:為什么耐心資本這么重要?

科技要聞

WAIC探館:人形機器人在打 大模型廠商在卷

汽車要聞

搭載華為乾崑智駕 一汽奧迪Q6L e-tron預售35.3萬起

態度原創

本地
家居
藝術
親子
公開課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風拂鹽湖,躲進格爾木的盛夏清涼

家居要聞

環繞設計 空間動線合理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親子要聞

生兒子累還是生女兒累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奉节县| 达州市| 都匀市| 米泉市| 阳信县| 高要市| 山阴县| 莱州市| 曲阜市| 嵩明县| 神木县| 东乡族自治县| 台州市| 汕尾市| 仁化县| 潞西市| 刚察县| 马山县| 灌南县| 永安市| 图们市| 商水县| 丹阳市| 怀来县| 丰宁| 萨嘎县| 连平县| 舟山市| 永平县| 安吉县| 新晃| 水城县| 莲花县| 和硕县| 海口市| 阳原县| 武城县| 社会| 邵东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