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德國人的又一次“自我閹割”。
“現代化的莫爾堡發電廠”
“被炸毀的莫爾堡發電廠”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如此漂亮的莫爾堡發電廠,在圍觀人群的歡呼聲中被炸毀。
耗資30億歐元的莫爾堡發電廠位于德國漢堡,是地球上最現代化、最高效的硬煤發電廠之一。其發電量為 1,654 兆瓦,憑借兩個區塊,它幾乎能夠滿足漢堡的所有電力需求,并且與其他硬煤發電廠相比,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
莫爾堡發電廠曾經是德國電力工業的驕傲,也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電力人的“朝圣地”。
然而可笑的是,德國政府以“拯救氣候”的名義,莫爾堡發電廠僅運行了六年(從2015年啟用到2021 年關閉),德國人僅用六年就棄用了其最先進的燃煤發電廠。
停用4年后,就在朔爾茨政府被解雇的前兩天,莫爾堡電站的兩個大型鍋爐房被炸毀,標志著電站徹底失去發電能力。而在這之前,2024 年 11 月底,發電廠的煙囪已經被炸毀。
漢堡市環境參議員、綠黨的延斯·克斯坦 (Jens Kerstan) 在莫爾堡發電站被炸后說:“這是漢堡重要而美好的一天”。
“多么美好的一天,不僅在天氣方面,而且在政治和能源政策方面,”時任德國副總理與經濟部長,負責氣候政策的綠黨領袖哈貝克(Robert Habeck)說。
其實,就從莫爾堡發電站修建開始,德國的氣候和環境組織一直對發電廠采取抗議行動,由全球主義資助數百萬美元的非政府組織也對該發電廠采取了法律行動,并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投訴:電站的環境準則沒有得到遵守。
歐洲最著名的“環保少女”格蕾塔,也是莫爾堡發電廠的最大反對者,她經常前往電站打卡抗議,對德國政府施壓。
在歐盟氣候政策的框架下,在德國綠黨的強力推動下,在歐洲極端環保人士的壓力下,德國聯邦政府最終宣布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莫爾堡發電廠的電力不再被允許銷售。
自此,莫爾堡發電站進入關停期,這是德國綠黨和歐洲極端環保人士取得的又一次勝利。
30億歐元就這么打了水漂,羅伯特·哈貝克的綠黨計劃投資3億美元在莫爾堡發電站的舊址上修建“綠色氫”中心,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代替火電能源。
德國納稅人的錢,就這么以“環境保護”為由被來回地霍霍,再家大業大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但詫異的是,綠黨在德國擁有極為龐大的支持者,而且是那種極端的支持者。
沒錯,就是那種一群人坐在大馬路上,拉橫幅不讓汽車通過的那類人。
近十幾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保護成為歐美的主流議題,在歐盟極端的氣候政策下,歐洲各國正在逐步淘汰煤炭和核能,轉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德國的目標是到 2045 年實現碳中和。
目前,德國正在耗費巨資投資風能、太陽能和氫能。在莫爾堡發電站關閉后,導致德國電力產量自 2015 年以來下降了 10%,進口依賴度達到 63%,這讓德國陷入能源安全危機之中。
根據“脫碳計劃”,德國的16座燃煤電廠于2024年關閉,其余所有燃煤電廠必須在2030年前關閉。
在該計劃的持續推動下,德國的燃煤發電量穩步下降,從 2000 年的 48% 下降到 2024 年的 21%。
此外,德國于2023年4月16日關閉境內的最后三座核電站:巴伐利亞州的伊薩爾2號核電站、巴登-符騰堡州的內卡韋斯特海姆2號核電站和下薩克森州的埃姆斯蘭核電站.
自此,德國總共19座核電站全部成為歷史。
然而,德國作為工業大國能源消耗巨大,依靠不穩定的風能和太陽能并不是很明智的做法,這將讓德國大量的工業企業陷入能源危機之中。
目前,德國的能源系統無法滿足工業需求,幾乎所有鋼廠都已關閉,任何消耗大量電力或天然氣的工廠都無法保持盈利運行,因為進口的能源價格高昂,工業企業毫無成本優勢可言。
在成本高企的現實下,德國大量的工業企業只能向外遷移,其中尤其以化工,金屬加工,汽車制造等能源依賴度高的行業受沖擊最大。
工業企業的轉移,對于德國經濟來說幾乎是一場“自殺”。德國經濟已經連續兩年衰退(2023-2024年),2025年增長預期僅為0.2%,企業的投資意愿降到歷史低點。
那個曾經讓世界側目的工業巨人,誕生了寶馬﹑奔馳﹑奧迪等無數征服世界消費者的制造業強國,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去工業化”浪潮。
俄烏戰爭前線的巨大消耗,成為歐洲各國的軍工能力的“照妖鏡”,截至2024年,戰場使用最多的155毫米口徑炮彈,德國的生產能力為每年38萬枚,而俄羅斯的生產能力為每年450萬枚,而且俄羅斯的生產成本僅為德國的三分之一。
這跟巔峰時期的生產能力相比,德國的去工業化十分成功。
作為能源消耗巨大的工業國家,自身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又匱乏,長期依賴進口俄羅斯的能源。
在這種能源被別人卡脖子的情況下,居然能“自廢武功”,關閉自己的核能和電能生產設備,德國政客的腦袋真的是被驢踢了。
更可悲的是,一大批德國的環保人士還在高呼“美好的一天”,他們難道不知道在電廠被引爆的同時,自己的用電價格將會飆升嗎?
極左人士違背常識的思維,實在難以理解。
但在南哥看來,德國和歐洲的“自我閹割”,不僅僅是因為環保議題,這背后是赤裸裸的全球主義政治考量,是歐洲左翼試圖長期把控政壇的手段。
“環境保護”的政治敘事十分誘人,而且一出手就占據了道德的高點,極左高呼:拆除化石歷史,建設綠色未來。這對普通民眾來說有極大的吸引力,畢竟這是關乎人類未來的高尚議題。
所以,當意識形態吞噬大腦時,就像德國目前綠黨和社民黨的情況一樣,那么正常的邏輯就沒有機會了。
除環保議題之外,歐洲左翼還推崇開放邊境﹑LGBTQ和DEI議題,用多元化,平等,包容的高尚理論制造出大量的“覺醒”人群,成為他們堅定的追隨者和選票來源。
同時,通過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學校的教育洗腦,歐洲已經成為“白左”大本營。
所以,德國開放邊境縱容非法移民,關閉核電站和燃煤發電站等行為就不難理解了。
在莫爾堡發電站被炸毀的帖子下,很多正常的歐洲民眾紛紛發帖發達自己的憤怒:
1﹑歐洲在文化、經濟和政治上正在經歷有控制的拆除。 誰?為什么? 很難說。但顯然這正在發生。 美國也是一樣,但是阻力稍微大一些。
2﹑畢竟,這是對歐洲經濟的破壞。是時候醒悟過來并開始消滅阻織此事的機構了。
3﹑我無法理解歐洲人這種自殺式的狂妄行為,我們能再一次談論精神退化嗎?
4﹑投票給基民盟老一代德國人現在你們明年冬天會徹底寒冷,而且不會有任何工業留下在默茨的掌舵下,德國將走向地獄。順便說一句,我們也了解政府和市政當局中的那些氣候白癡。
5﹑所有西歐政府的成立都是為了瓦解和摧毀他們所代表的國家,而且他們在這方面非常高效。 這不是無能或愚蠢,而是赤裸裸的叛國行為!
結語
為什么特朗普在宣誓就職美國總統的第一天,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在美國境內重啟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鉆井,鉆井﹑鉆井”。
他的目的很明確,降低國內的能源價格,讓企業使用低廉的能源價格重獲競爭力,這樣不僅能抑制通貨膨脹,還能夠讓美國的能源安全有保障。
所以,不要認為特朗普是瘋子,不顧一切地瘋狂退群。他所做的正是在糾正民主黨政府類似德國的“自殺行為”。
“環境保護”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議題,但如果矯枉過正就會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緊箍咒”,整個社會將為之買單。
如果因為極端的環境議題,犧牲國家的工業效率和能源安全,那么德國將會陷入另外一場更加嚴重的危機之中。
但新當選的德國基民盟領袖默茨,選擇與左翼的前執政黨社民黨組閣,在議會中還有綠黨對氣候政策的堅持,那么德國要真正重回“工業化”的道路還很曲折。
莫爾堡電站被毀,德國“去工業化”這盤棋,已經到了歷史關鍵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