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正式開幕。開幕式后,年會嘉賓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中國事務個人特使、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是和平與穩定的建設者,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秉持的理念深度契合。
26日上午,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中國事務個人特使、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人人享有健康的共同未來”圓桌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博鰲亞洲論壇
當今世界,國際形勢變亂交織,熱點地區武裝沖突頻頻,人道主義形勢嚴峻。史德林表示,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各國政府加強協作,也需要國際社會真正落實包括國際人道法在內的相關法規。
“這些法規能否得到尊重和維護,直接關系著和平的前景。”史德林說,就新一輪巴以沖突而言,扣押人質、轟炸民用基礎設施等行徑只會制造更多仇恨,嚴重阻礙巴以雙方建立互信以及達成停火協議的進程。從目前狀況來看,沖突相關方還沒有打破對抗邏輯,巴以實現全面和平仍困難重重。
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具有重要價值,這一倡議指明了通往持久和平的可行路徑,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秉持的理念深度契合。去年中國聯合巴西等國以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共同發起國際人道法倡議,旨在減少戰爭或沖突帶來的苦難,為相關地區恢復和平創造有利條件。
2024年9月,巴西、中國、法國、約旦、哈薩克斯坦和南非聯合發起了一項全球倡議,激勵國際社會做出支持國際人道法的政治承諾。
“在行動上,中國始終致力于和平解決熱點沖突、積極開展人道主義援助,為國際人道主義事業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是和平與穩定的建設者。中國軍隊多年來持續向沖突地區派出維和部隊、開展醫療援助,不僅維護了和平,也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希望。”史德林說,“與中國軍隊的密切合作,對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十分重要。”
史德林介紹,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經常為聯合國維和人員提供包括任務區狀況、國際人道法等在內的相關培訓。去年5月,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總干事曾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并為學員作演講。今年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在北京成立20周年,希望未來能進一步加深與中國軍隊之間的交流合作,為國際人道主義事業作出更多貢獻。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解放軍報記者:王敏
01
● 國合署趙峰濤副署長會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
02
●汲取“博鰲智慧” 共謀可持續發展——中國網專訪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史德林
03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匯聚各國專家 探討維護戰爭規則如何促進和平
04
●ICRC在華二十年——東亞地區代表處的前世今生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