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位于陜西省北部,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地交界處,其美食融合了陜北粗獷豪放的飲食特色,以扎實、耐飽、風味濃郁著稱。榆林美食既有游牧民族的豪放,又融合了農耕文化的質樸,適合搭配本地紅棗酒或陜北糜子黃酒,體驗塞上邊城的粗獷與醇香。下面分享一下榆林十大特色美食。
羊雜碎
榆林羊雜是陜北地區的經典早餐,以羊內臟為主料,湯濃味厚,麻辣鮮香,搭配油旋或干爐,是當地人最愛的暖身美食之一。
羊雜碎
拼三鮮
在榆林,無論是紅白喜事、年節宴客,拼三鮮都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壓軸大菜”。這道菜匯聚了 肉、湯、料的精華,口感層次豐富,堪稱陜北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作。拼三鮮是用豬、羊、雞三種高湯混合熬制,再配上酥肉、丸子、雞塊、土豆片、黃花菜、粉皮、等各種食材。連湯帶料舀一大碗,配黃米飯或饅頭,湯汁泡飯堪稱一絕!
拼三鮮
黑愣愣
黑愣愣(音:hē lēng lēng)是榆林及周邊陜北地區的一道特色粗糧小吃,用土豆(馬鈴薯)制作而成,因成品顏色灰黑、口感Q彈而得名。它既是舊時貧苦年代的“救命飯”,如今也成了健康美味的代表。黑愣愣的吃法很多,可蒸、可炒、可涼拌,甚至能做餡兒,口感軟糯又帶點嚼勁。
拌黑愣愣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陜北地區(尤其是榆林、延安)最具代表性的土豆小吃,堪稱“陜北版的意大利面”。它用最樸實的食材——土豆,做出了令人上癮的美味,既是家常飯,也是街頭小吃。洋芋擦擦是用土豆擦成絲,然后拌上面粉蒸熟,然后拌上各種調料。或者配上青椒、洋蔥、雞蛋等炒制。
炒洋芋擦擦
羊肉面
在榆林,清晨叫醒人的不是鬧鐘,而是街邊羊肉面館飄來的濃郁肉香!榆林羊肉面堪稱陜北面食界的“扛把子”,大塊羊肉配勁道面條,湯鮮肉爛,一碗下肚,塞北的寒風都不怕了!不吃羊肉面,白來榆林城,可見羊肉面在榆林的地位是有多高了。
羊肉面
黃饃饃
黃饃饃是榆林的傳統主食,是用黃米面發酵蒸制而成,色澤金黃,口感松軟微甜,是陜北人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必備的“吉祥饃”。 陜北人最愛包入 紅棗泥或 紅豆沙,甜而不膩,是婚宴上的“喜慶饃”。
黃饃饃
在榆林及陜北地區,"抿節"(也寫作"抿尖"、"抿")是一種極具特色的傳統面食,因其制作時用特制工具"抿節床"將面團抿壓成短節狀而得名。主料多用豌豆面、蕎麥面或莜麥面混合小麥面,然后搭配上各種配菜,臊子。
炸豆奶
是榆林及周邊陜北地區的一道傳統甜點小吃,外酥里嫩,豆香濃郁,既有油炸的酥脆感,又有類似奶凍的綿軟口感,是當地人喜愛的街頭甜品。榆林炸豆奶并非用牛奶制作,而是以豆漿或雜豆粉為主料,類似“豆香版炸鮮奶”。剛炸好時撒一層 白糖,或者蜂蜜,趁熱吃,外皮酥脆,內餡綿軟。
炸豆奶
鎮川干爐
干爐是榆林及周邊陜北地區的傳統面食,因其 久存不壞、攜帶方便,曾是古代商旅、戍邊將士的“硬核干糧”,如今成為榆林人日常零食和走親訪友的伴手禮。 干爐”名字由來:因烤制時不用油,純粹干烤,爐火烘熟,故名“干爐”。外皮硬脆,內里空心。
鎮川干爐
子州馃餡
子洲馃餡是榆林市子洲縣的傳統糕點,因 酥皮甜餡、圓滿吉祥 的寓意,成為陜北人婚嫁、節慶的必備禮品,堪稱“陜北版月餅”。傳統有棗泥、豆沙,現代新增五仁、白糖等口味。
子州馃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