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紅墻”藝術家?
“紅墻”藝術家: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故宮博物院等國家機關及權威收藏部門收藏的藝術家被譽為“紅墻”藝術家!
自新中國成立始,一代又一代的“紅墻”書畫家筆耕不綴,貢獻了一批又一批的傳世精品。這里面就有我們熟知的張大千、李可染、關山月、俞冰等大師。
入選“紅墻藝術家”難度極大,標準苛刻,可謂鳳毛麟角。而 2025 年,俞冰先生作為藝術家的頂級代表入選“紅墻藝術家”,與近現代藝術家的一眾泰山北斗并列其中,既代表著書畫家至高榮譽,更是俞冰先生在中國書畫界做出突出貢獻的最高肯定!
藝術簡歷
俞冰,一九六六年生,著名國畫家,先后跟隨于衍堂,王子武老師學習繪畫。出版作品專輯有:《名人堂——俞冰作品》、 《大家風范——俞冰作品》、《中國當代 畫壇精品集——俞冰作品》、《中國畫名家——俞冰》、《深圳美術家 協會畫庫—— 俞冰作品集》、《國畫名家——俞冰專輯》、 《中國實力派名家——俞冰》、《當代中國畫名家——俞冰》等。發表作品散見于《中國書畫》、《美術界》、《中國書畫報》、 《美術與空間》、《世界知識畫報》、《讀者》等刊物。
寫意為本 畫風靜穆——記著名畫家俞冰
俞冰先生最早是師從于王子武老師,期間對國畫藝術的傳統筆墨功底可謂是積淀頗深,尤其是在對人物和山水的題材創作上,他更是能以陶寫性情的寫意胸懷來彰顯個人造化!而今日欣賞俞冰先生的丹青畫作,我們也是不難看出他的寫意精神是很趨向于傳統的,并且這種傳統意識也絕非是拘泥于古的格式化套用,而是屬于一種能在古法基礎上樹立自家氣象的傳承風范!與此同時,深厚的文人精神也更是讓其作品形成了極高的文化浸潤,繼而,將筆墨的運思揮毫也都能成功轉變為一種情思之寄托。寫意,凝神遐想,寫生,妙悟自然,氣韻流暢,如此何患作品不臻!
從人物畫作中來看,俞冰先生的筆墨功底主要都是表現在對線條的把握上。筆入畫端之勢,無論中鋒、側鋒還是散鋒,都是能夠完全服務于人物的主體形象,旨在于恣肆中不失章法,于暢快中不失本真,是謂得之于心而又應之于手也,形神飽滿,生氣盎然!另外,畫中人物也多是以淳樸的民風形象為主,有時,是牛禽與農夫,提桶執鞭,盡顯樸素之平和;
有時,則又是鸕鶿與漁夫,蓑衣斗篷,更具一股閑逸之風趣!而對于觀賞者來說,欣賞這些作品也不僅只是會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內涵,同時更是能從中體會到各具特色的地域民風,雅俗共賞,愈品愈濃!
北宋韓拙曾于《山水純全集》一書中有言,是曰“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山水悉從筆墨而成”。今俞冰先生亦是深諳于此道。故,其畫中筆墨也都是能在渾厚大氣的基礎上盡顯一股氤氳之氣。心隨筆運時取象不惑,凝想形物時搜妙創真,寫意的筆墨精髓已然是在作品畫面中自成面目!
山水氣象,奇雄而不失于疊潤,水墨浸潤以致意境深邃,猶如雨后云煙般可以寄人以幽思,墨色之間更是濃而不媚俗,在隨類賦彩中使神韻渾化,最終讓蹊徑山崖,林木草亭皆能盡顯于詩情畫意,見之思居,品之思游,馳目騁懷,令人陶醉!
寫意為本,畫風靜穆。隨著當代藝術文化的不斷交流發展,畫壇內也是呈現出了許多新穎的創作形式,但毫無疑問,這其中大部分的“潮流品”也都不過是一些缺乏真情實意的空乏俗作。似花瓶一般,華其貌而空其內,難以真正打動人心。而俞冰先生的丹青畫作卻與此恰恰相反,其筆墨取法雖用古人之規矩,但卻又不隨古人之蹊徑,實乃落筆要舊而景界要新,人物、山水各得其妙,既可窺于文人心跡,也可見得審美達觀!作品值得品讀,畫意耐人尋味,大家風范,當如是也!
著名書畫藝術評論家 池文 2023年12月20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