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隆·馬斯克又一次成了全球焦點,但這次無關火星殖民,而是他宣布將于5月底辭去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職務。消息一出,輿論嘩然——這場曾被特朗普稱為“政府革命”的“特馬聯盟”改革,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130天”的宿命:程序到期還是改革撞墻?
馬斯克上任時被歸類為“特殊政府雇員”,按美國法律規定,這類人員一年內最多服務130天。他的任期自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職起算,恰好5月底結束。表面看,這是程序性離任,但背后卻暗流洶涌。
DOGE成立之初,馬斯克放話要“削減1萬億美元聯邦赤字”,甚至揚言要解雇不交周報的聯邦雇員。然而,激進裁員、關閉機構(如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舉措,不僅引發3萬名聯邦雇員被裁、7.5萬人買斷離職,更激起了全美抗議浪潮。示威者圍攻特斯拉門店、焚燒車輛,高喊“打倒馬斯克”。連特朗普的支持者都開始動搖——昆尼皮亞克大學民調顯示,超半數選民認為馬斯克和DOGE在“傷害美國”。
特馬組合的“雙輸”困局
馬斯克的政治冒險,讓特斯拉付出了慘痛代價。2025年至今,特斯拉股價暴跌41%,市值蒸發近7000億美元,馬斯克個人財富縮水超1000億美元。自由派消費者集體抵制,德國銷量暴跌76%,中國2月銷量腰斬。投資者羅斯·格伯痛批:“特斯拉需要新CEO,馬斯克毀了公司聲譽!”
特朗普嘴上力挺,行動卻微妙。他一邊宣稱要“買特斯拉支持馬斯克”,一邊暗示“DOGE使命將完成”。顯然,面對愈演愈烈的社會反彈,白宮不得不“丟卒保車”。
美股會崩盤嗎?馬斯克的“抄底”賭局
馬斯克辭職消息疊加特斯拉銷量暴雷,市場恐慌情緒蔓延。3月31日,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7%,年內累計跌幅觸目驚心。有分析師警告,若“特馬組合”徹底解體,科技股或遭拋售潮,納指可能進一步承壓。
但馬斯克仍嘴硬:“特斯拉股票長遠會反彈,現在正是買入良機!”這番喊話能否奏效?數據顯示,美國人對特斯拉的負面評價已超過正面,自由派群體中這一差距高達35%。市場信心的重建,恐怕比削減赤字更難。
一場“百日維新”的啟示
馬斯克的離任,標志著這場“美國版改革實驗”的潰敗。它暴露了美國官僚體系的頑固性,也印證了商業領袖跨界從政的局限——即便強如馬斯克,也難敵既得利益集團與民意反噬。而特斯拉的困境則揭示了一個更殘酷的現實:當CEO成為政治符號,企業的命運便不再由產品決定。
未來,馬斯克或許會回歸“科技狂人”本色,但DOGE的爛攤子和特斯拉的頹勢,注定成為他商業生涯中一道刺眼的傷疤。至于美股?崩盤或許不至于,但“馬斯克風險”的余震,還遠未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