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 日,秀山縣職業教育中心學術報告廳內氣氛熱烈,一場以”中小學十大校園犯罪類型詳解及防范” 為主題的法制安全教育講座在此舉行。本次活動由學校副校長陳猛主持,特邀平凱派出所民警謝遠志、平凱司法所工作人員楊海蘭擔任主講嘉賓,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在春日里共赴一場 “安全之約”。
活動伊始,該校副校長陳猛強調了校園安全的重要性,他指出,安全是學生成長的基石,希望通過此次講座,全體師生能將法治意識與安全防范意識入腦入心,共同守護校園凈土。
平凱派出所民警謝遠志圍繞 “校園犯罪類型解析” 展開深度講解。他結合真實案例,詳細剖析了盜竊、搶劫、故意傷害、網絡犯罪、性侵犯、毒品犯罪等十大校園常見犯罪類型,用鮮活的事例揭示了犯罪行為對受害者身心、家庭及校園秩序的嚴重危害。
謝遠志特別強調了校園欺凌、網絡詐騙和毒品犯罪的隱蔽性:“欺凌可能藏在言語羞辱、孤立排擠中,網絡詐騙會披著‘兼職’‘中獎’的外衣,毒品更可能偽裝成‘奶茶’‘糖果’……” 他呼吁同學們提高警惕,樹立 “危險就在身邊” 的防范意識,學會用法律視角辨別是非,保護自身安全。
平凱司法所工作人員楊海蘭則聚焦 “防范措施” 與 “協同共治”,帶來了干貨滿滿的 “安全攻略”。她從 “個人防護”“家校聯動”“社會協同” 三個層面展開,提出具體建議:預防欺凌與暴力:倡導同學間以禮相待,遭遇欺凌時不隱忍、不沖動,第一時間向老師、家長或警方求助;抵制網絡陷阱:不點擊陌生鏈接,不泄露個人信息,遠離網絡賭博、虛假投資等詐騙 “套路”;遠離毒品危害:認清毒品的偽裝性(如 “郵票”“電子煙油”),堅決拒絕陌生人遞來的食品、飲料;嚴守校規校紀:嚴禁攜帶刀具、易燃易爆品入校,配合學校做好安全檢查。
講座最后,工作人員向全體學生發放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宣傳手冊》,手冊涵蓋常見犯罪類型、應急處理流程、法律求助渠道等實用內容,便于同學們隨時查閱、向家人科普。
此次活動不僅為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更搭建了 “家校社” 協同育人的橋梁。未來,秀山職教中心將繼續以 “安全教育” 為筆,在校園這片沃土上,書寫守護青春的溫暖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